微博的“信息茧房”效应及其思考
许竹
【摘要】根据兴趣爱好来向人们提供基于算法的精准推送是如今很多媒体的传播机制,智能化、个性化、私人定制等使得人们陷入“信息茧房”的效应中。这使得人们变得更加自信,即过度自信或者盲目自信,从而对人们日常生活、文化行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应对“信息茧房”,应建构“人行道”模式,増加信息偶遇的机会。当然,这同时需要人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来自运营商的努力,二者共同应对因为信息消费而产生的存在于个性化和公共性之间的差异平衡的问题,提高信息之间“碰面”的可能性,并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拓展信息获取范围,塑造认知的“广角”。
【关键词】微博;“信息茧房”;效应;应对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最早是通过美国学者桑斯坦[1]提出的,他通过对互联网的研究,在2006年出版了《信息乌托邦》这本书,并在书中对“信息茧房”概念进行了陈述。他认为但凡是在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传播,如果说因为一些自身的信息需求,人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自己选择的信息、领域进行了解,即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即会形成“信息茧房。并且,网络用户一旦形成阅读习惯,就会被自己的兴趣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对该领域的信息、话题极为熟悉且这一兴趣越来越稳固,而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及热点缺乏关注,使人们的注意力及兴趣锁定在较小范围内,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将自身完全封存在一个类似于蚕的虫茧一样的外壳之内,对外界的信息很少接收。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开始变得模糊,甚至失真。根据相关学者的阐释,可以将“信息茧房”的实质和内涵进行概括。主要通过四个词来诠释:一是信息消费个人化;二是意见“回音室”或者“沉默的螺旋”理论;三是信息“巴尔干化”;四是“个人日报”。
一、“信息茧房”现象
(一)现代网络的“信息茧房”现象
“我前一段时间准备买车,看了很多汽车测评类的文章,买完车之后,客户端上的内容开始变得很单一,几乎全是汽车类的资讯,都没有其他内容了。”北京市市民王先生通过今日头条获取了很多汽车的讯息,但是买完车之后,反而觉得这样的推送机制过于机械单调。上述现象,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极其常见。一方面,在这个网络普及的年代,网民的数量在不断上升。但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进行浏览,这也就产生了一种现象,人们会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爱好,去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甚至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进行交往等。比如人们对新闻有兴趣,而对音乐没兴趣,那么他们会经常性接触新闻报道的网站,相反,他们就会很少再去关注其他网站,比如音乐网站或者APP。另一方面,人们通常会习惯前往自己经常去的贴吧,进行发帖、潜水,并且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帖子,很少甚至基本不会关注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只对一种特定的信息了解,而对其他信息置之不理,以致造成一种封闭现象。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聚合类客户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利于人们对世界多元化的掌握。另外,长时间地接收针对性信息,就会在无形中丧失接收其他不同信息的可能性以及能力,最终导致给自己罩上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茧房”。
(二)微博“信息茧房”现象
微博用户的使用重心是内容传播,它可以进行各种合法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等操作,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客户端来进行个人社区的建设。此外,微博与博客不同,它的信息具有字数的限制,在西方仅仅只能发送140字符的信息,在中国多数中文微博平台的上限是140个汉字。可见微博的使用条件并不高,内容的微型化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上网操作进行微博的浏览以及信息的发布。“信息茧房”效应极易形成诸如微博这类拥有大量因为虚拟而连接在一起的受众平台,他们会处于“回音室”内,或者“沉默的螺旋”之中,群体极化产生舆论暴力的机会大大增加。另外,假设异质群体之间有效对话的机会很少,社会黏性削弱,久而久之就會产生隔阂,最终会使得社会分化。所以媒体应该具有应对“信息茧房”效应的意识。
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微博是作为自媒体以及社交化媒体的代表而出现的,而它的传播结构是“个人中心”+“内容关联”[2],特点就是人们在进行信息消费的时候,拥有个性化的同时还拥有自主性。微博的使用者可以是信息的产生者,同样也可以是信息的消费者,人们可以面对群体阐述自己的某一观点,可以对喜欢的内容进行传阅,比如可以对一些歌曲、视频、文章等进行分享。此外,人们还拥有较强的自主权,能够自己决定在这个平台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另一方面,微博之所以能够对人们进行准确的内容推送,主要是因为协同过滤这项技术的支持以及智能化带来的算法推送。微博通过这些技术将许多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召集在一个平台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只关注到微博带来的信息展示、交流分享的好处,却往往忽略了微博在无形中已经替我们对原本可能接触到的信息进行了一次强制筛选。筛选的结果是留下了那些经由微博定义,认为是人们感兴趣的信息。这就与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的保持信息多元化,获取自由的原则相悖。因此,“信息茧房”效应的本质就是一种传播效果,在目前微博这个平台中,其效应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所以,微博对于人们而言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信息承载的熔炉,而逐渐变为一个“井口”,形成一种坐井观天的局面。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微博的网民使用率为33.5%。它主要满足了用户获取信息和社交方面的需求,是用户获取和分享新闻热点、兴趣内容、专业知识、舆论导向的重要平台。同时,微博在帮助用户基于共同兴趣拓展社交关系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作为国内最大的信息交互平台,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度位居其他同类产品首位。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获取新鲜资讯,通过发布微博分享个人生活,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行为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进行意见的交流和碰撞。但微博看似自由的信息交互活动,实则“信息茧房”现象无处不在,许多网络暴力现象由此而来。例如,在王宝强离婚案、李小璐出轨事件中,许多网友在当事人微博下进行恶毒的言语攻击、谩骂,令人触目惊心。事件相关人员也被牵连,有的被人肉搜索隐私暴露在媒体之下、有的被诽谤。再如,微博中的“关注”机制,那些大V是颇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在微博大V意见的影响下,群体通过关注、评论、转发等行为形成群体意识。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对群体成员的个人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作用,是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4]这都与越来越显现的“信息茧房”现象关系紧密。
二、微博“信息茧房”效应
(一)“同质化”效应
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与跟自己兴趣爱好、观点意见不相同或者相反的人在一起交流,更无法与他们建立一个和谐社交关系。也就是说,一方面,人们进行社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自己认同感的寻找。人们渴望在社交的过程中得到认可。所以,微博上人们通常不会关注、接收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的信息,而仅仅接收、关注与自己想法相同的信息。长此以往,就会使得接收的信息同质化。另一方面,技术的高歌猛进,个性化信息的聚合服务更加强势,媒体基于个人兴趣,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和过滤机制,更愿意迎合人们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为用户设置议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个人习惯”“浏览记录”引导前行,“信息茧房”更加凸显。
目前人们的微博关注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的关注目的、内容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一种同质化现象。2017年新浪微博用户兴趣主要集中在明星、美女、帅哥、动漫四大类泛娱乐大众领域[5]。此外,微博平台的开放性、弱审查性以及“去把关人化”使得人们可以任意地取消或关注任何或真或伪的信息,最终留下与自己想法一致的内容。在这样的状态之下,隐形的言论自由被剥夺,微博关注对象越来越“同质化”,信息更加以“我的日报”进行呈现,后果就是人们得到的信息进一步窄化。
(二)“圈子化”效应
微博平台中另一种“信息茧房”效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圈子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或称之为“派系”或“小团体”[6]。一方面,微博用户之间的联系纽带虽不限于内容,但是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核心依然是内容。即使有些人只是观看他人的微博内容而不评价或转发,但他们之所以能够保持对他人微博的关注,主要也是为了通过内容获得信息的满足或心理的满足。一些人可以借助其既有的社会地位或影响力在微博中快速赢得众多连接即粉丝,从而变成话语权力的中心,进而形成社交圈。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微博,与其喜欢的人互粉、私信聊天、获得社会资本,这些功能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并且信息的传播也变得更加迅速。与此同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些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相同、相似的人更易聚集起来。他们之间互相关注、评论,更趋于形成一个窄化的社交圈。
另外,微博为了让更多拥有相同思想以及爱好兴趣的人更好地交流,开设了微群功能,这样人们就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微群参与、建设,聚在一起对感兴趣的话题讨论、传播等。实际上,这种基于相同爱好的群就是一种“小圈子”,同时也是“信息茧房”的另一种体现。在这个“小圈子”里,人们尝试在其中寻找知音,但是通常情况下只能够找到“回音”,这也就是美国学者曾经提到过的“回音室”。由于我们人类生来就具有一种从众的意识,所以如果长时间在一个密闭的圈子里进行交流,那么多数人的想法就會不停地进行扩大,而那种相反的想法就会慢慢地沉默在这个圈子里,就像“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的那样,最终造成群体极化现象。
(三)“微内容”效应
前面提到微博可以传递的信息是有字数限制的,这充分体现了微博“微内容”的特点,“微内容”指个人的、非公共的内容。它与意义重大的“巨内容”相对。所以,微博虽简洁、明了,但是也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人们所能够接收的信息都是一些日常的、微小的“只言片语”,最终导致人们开始不再追求信息的完整性。此外,当下一个标点符号、一张图、一个表情、一个字符都有可能成为一条微博,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微博的内容很难有完整性,并且价值意义也更趋肤浅。即使是一个拥有十分优秀概括能力的人,也很难仅通过140个汉字就将一件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清楚地描述。所以微博往往呈现出这样的一种内容,他们没有背景的介绍,并且缺乏一定的前因后果,仅仅是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进行描述,最终往往会使得观看者不了解事件全貌,甚至根本没理解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因此,也很容易引发人们的猜测以及臆想,出现一种断章取义的情况,进而对人们的认知和判断造成一定的影响。假设人们通过微博获取到了一些不完整的内容,这些信息碎片最终会被人们遗忘,那么,从“微内容”角度出发,这种现象无疑使得信息更加窄化,并且也限制了人们对完整信息的了解,束缚信息的三维拓展,最终“信息茧房”效应更加严重。
三、微博“信息茧房”效应的思考
(一)建构“人行道”模式,增加信息偶遇的机会
对于走出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遏制其产生的“回音室”倾向,构建微博语境下的“人行道”模式,笔者在此提出具有参考性的两点建议:
(1)通过建设信息公共区间,打破人们个人信息空间的封闭性。建设信息公共区间,突破个人有意无意设立的信息屏障非常重要。例如,在个人微博的首页比较醒目的位置设置热点信息动态栏,或者可以根据微博的关注率、转发率的排名,将关注度提高,网民热议的微博信息自动添加到人们的主页。这样便可以避免由于个人关注对象以及关注领域的受限,导致走入封闭的“信息茧房”内。
(2)建构微博公共信息、沟通系统,重塑微博的社会意义。应弱化按相关性推荐关注对象的原则,拓宽人们的关注领域。强调微博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系统的作用,促进人们对社会公共事物的关注、参与和沟通,使其成为提供公共知识、公共服务的平台,成为社会气候的风向标。
(二)微博运营商合理把关,遏制舆论暴力发生
当“信息茧房”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会使得群体出现极化现象,进而产生舆论暴力行为。另外,“信息茧房”效应最终会削弱社会黏性,因为社会成员缺少一种共同经验,不同意见群的矛盾会激化,进而越发难以理解和同情异己的观点和价值,破坏整个共同的社会维系。而为了避免这种不好的后果,必须对“信息茧房”效应进行控制,微博运营商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技术控制方法。通过运用一些基于网络算法等技术手段,如“大数据”[7],来对微博平台上人们的言论进行监督。通过对人们的言论以及信息中的一些涉及舆论暴力的词语的筛选进行监管,发现有人在微博上进行一些不良内容或者恶意内容的发布时,可以考虑通过后台管理来对该账号进行禁号处理。同时还要对已经发布的、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进行删除处理,或者进行过滤。对于那些屡教不改者,微博后台管理可以给予永久禁号处理。另一方面,还要对一些比较常见的、与舆论暴力有关联的词语进行屏蔽处理。
(2)建构社会动员系统,进行话题设置。在很多时候此方法比技术控制效果要好,因为这是一种疏导方式,不像技术控制那样用的是一种围堵策略。首先,在某些情况下,微博可以进行社会动员,发起社会行动。比如,微博中发起的“随手拍拯救被拐儿童”活动、微博助农活动等。其次,针对一些争议比较大的、热度比较高的话题进行专栏讨论,这也是微博之所以开通微话题功能的一个原因,希望借助这个渠道能对现阶段一些比较具有争议的内容进行讨论,让截然相反的两种观念不断地进行碰撞,形成一个类似于理想的“公共论坛”,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对一些舆论进行遏制处理,预防它们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舆论暴力行为。
(三)提高媒介素养,拓展信息获取范围,塑造认知的“广角”
陈力丹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有两个层次:一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知和关于媒介的知识,二是媒介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8]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对人们进行媒介素养的提升和认知“广角”的塑造。
(1)尝试将微博关注变成一个动态关注,有效地将获取信息的触角进行延伸。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对目前的关注进行一个刷新处理,主要是根据所关注的人群在这一阶段的动态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信息的来源进行优化以及扩大范围。还可以尝试对现有的固定思维进行改善,比如时而主动尝试对以前从来不感兴趣的内容以及领域进行关注,然后浏览相关的信息,听听来自不同领域的声音,试着去接受他们的观点,以此来启迪思维、扩大视野。特别是这个时代的青年人以及少年,更应该适当地对一些国际知名媒体、国内权威媒体、优秀的知识精英进行关注,以他们的言论作为参考,提高对信息的筛选、辨识、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2)人们必须勇敢地走出“信息茧房”带来的局限性,尝试接受来自其他平台的信息。切勿对微博平台过于依靠,畢竟微博还是属于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媒体平台,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的包围之中。所以基于这些因素,人们只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协作素养、社会交往素养和社会参与素养,就一定可以破除信息的限制。人们在闲暇时间可以尝试关掉移动设备,将关注点放到传统媒体中,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增加信息“偶遇”的机会,最终人们可以轻松地从“小圈子”中走出来,摆脱“信息茧房”效应带来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桑斯坦.信息乌托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
[2]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11.
[3]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01-22.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95.
[5]2017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R].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7-12-25.
[6]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84.
[7]巴拉巴西.暴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3.
[8]陈力丹.关于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的网上对话[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编校:董方晓
【摘要】根据兴趣爱好来向人们提供基于算法的精准推送是如今很多媒体的传播机制,智能化、个性化、私人定制等使得人们陷入“信息茧房”的效应中。这使得人们变得更加自信,即过度自信或者盲目自信,从而对人们日常生活、文化行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应对“信息茧房”,应建构“人行道”模式,増加信息偶遇的机会。当然,这同时需要人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来自运营商的努力,二者共同应对因为信息消费而产生的存在于个性化和公共性之间的差异平衡的问题,提高信息之间“碰面”的可能性,并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拓展信息获取范围,塑造认知的“广角”。
【关键词】微博;“信息茧房”;效应;应对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最早是通过美国学者桑斯坦[1]提出的,他通过对互联网的研究,在2006年出版了《信息乌托邦》这本书,并在书中对“信息茧房”概念进行了陈述。他认为但凡是在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传播,如果说因为一些自身的信息需求,人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自己选择的信息、领域进行了解,即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即会形成“信息茧房。并且,网络用户一旦形成阅读习惯,就会被自己的兴趣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对该领域的信息、话题极为熟悉且这一兴趣越来越稳固,而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及热点缺乏关注,使人们的注意力及兴趣锁定在较小范围内,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将自身完全封存在一个类似于蚕的虫茧一样的外壳之内,对外界的信息很少接收。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开始变得模糊,甚至失真。根据相关学者的阐释,可以将“信息茧房”的实质和内涵进行概括。主要通过四个词来诠释:一是信息消费个人化;二是意见“回音室”或者“沉默的螺旋”理论;三是信息“巴尔干化”;四是“个人日报”。
一、“信息茧房”现象
(一)现代网络的“信息茧房”现象
“我前一段时间准备买车,看了很多汽车测评类的文章,买完车之后,客户端上的内容开始变得很单一,几乎全是汽车类的资讯,都没有其他内容了。”北京市市民王先生通过今日头条获取了很多汽车的讯息,但是买完车之后,反而觉得这样的推送机制过于机械单调。上述现象,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极其常见。一方面,在这个网络普及的年代,网民的数量在不断上升。但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进行浏览,这也就产生了一种现象,人们会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爱好,去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甚至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进行交往等。比如人们对新闻有兴趣,而对音乐没兴趣,那么他们会经常性接触新闻报道的网站,相反,他们就会很少再去关注其他网站,比如音乐网站或者APP。另一方面,人们通常会习惯前往自己经常去的贴吧,进行发帖、潜水,并且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帖子,很少甚至基本不会关注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只对一种特定的信息了解,而对其他信息置之不理,以致造成一种封闭现象。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聚合类客户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利于人们对世界多元化的掌握。另外,长时间地接收针对性信息,就会在无形中丧失接收其他不同信息的可能性以及能力,最终导致给自己罩上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茧房”。
(二)微博“信息茧房”现象
微博用户的使用重心是内容传播,它可以进行各种合法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等操作,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客户端来进行个人社区的建设。此外,微博与博客不同,它的信息具有字数的限制,在西方仅仅只能发送140字符的信息,在中国多数中文微博平台的上限是140个汉字。可见微博的使用条件并不高,内容的微型化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上网操作进行微博的浏览以及信息的发布。“信息茧房”效应极易形成诸如微博这类拥有大量因为虚拟而连接在一起的受众平台,他们会处于“回音室”内,或者“沉默的螺旋”之中,群体极化产生舆论暴力的机会大大增加。另外,假设异质群体之间有效对话的机会很少,社会黏性削弱,久而久之就會产生隔阂,最终会使得社会分化。所以媒体应该具有应对“信息茧房”效应的意识。
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微博是作为自媒体以及社交化媒体的代表而出现的,而它的传播结构是“个人中心”+“内容关联”[2],特点就是人们在进行信息消费的时候,拥有个性化的同时还拥有自主性。微博的使用者可以是信息的产生者,同样也可以是信息的消费者,人们可以面对群体阐述自己的某一观点,可以对喜欢的内容进行传阅,比如可以对一些歌曲、视频、文章等进行分享。此外,人们还拥有较强的自主权,能够自己决定在这个平台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另一方面,微博之所以能够对人们进行准确的内容推送,主要是因为协同过滤这项技术的支持以及智能化带来的算法推送。微博通过这些技术将许多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召集在一个平台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只关注到微博带来的信息展示、交流分享的好处,却往往忽略了微博在无形中已经替我们对原本可能接触到的信息进行了一次强制筛选。筛选的结果是留下了那些经由微博定义,认为是人们感兴趣的信息。这就与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的保持信息多元化,获取自由的原则相悖。因此,“信息茧房”效应的本质就是一种传播效果,在目前微博这个平台中,其效应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所以,微博对于人们而言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信息承载的熔炉,而逐渐变为一个“井口”,形成一种坐井观天的局面。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微博的网民使用率为33.5%。它主要满足了用户获取信息和社交方面的需求,是用户获取和分享新闻热点、兴趣内容、专业知识、舆论导向的重要平台。同时,微博在帮助用户基于共同兴趣拓展社交关系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作为国内最大的信息交互平台,新浪微博的用户活跃度位居其他同类产品首位。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获取新鲜资讯,通过发布微博分享个人生活,通过转发、评论、点赞等行为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进行意见的交流和碰撞。但微博看似自由的信息交互活动,实则“信息茧房”现象无处不在,许多网络暴力现象由此而来。例如,在王宝强离婚案、李小璐出轨事件中,许多网友在当事人微博下进行恶毒的言语攻击、谩骂,令人触目惊心。事件相关人员也被牵连,有的被人肉搜索隐私暴露在媒体之下、有的被诽谤。再如,微博中的“关注”机制,那些大V是颇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在微博大V意见的影响下,群体通过关注、评论、转发等行为形成群体意识。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对群体成员的个人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作用,是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4]这都与越来越显现的“信息茧房”现象关系紧密。
二、微博“信息茧房”效应
(一)“同质化”效应
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与跟自己兴趣爱好、观点意见不相同或者相反的人在一起交流,更无法与他们建立一个和谐社交关系。也就是说,一方面,人们进行社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自己认同感的寻找。人们渴望在社交的过程中得到认可。所以,微博上人们通常不会关注、接收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的信息,而仅仅接收、关注与自己想法相同的信息。长此以往,就会使得接收的信息同质化。另一方面,技术的高歌猛进,个性化信息的聚合服务更加强势,媒体基于个人兴趣,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和过滤机制,更愿意迎合人们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为用户设置议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个人习惯”“浏览记录”引导前行,“信息茧房”更加凸显。
目前人们的微博关注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的关注目的、内容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一种同质化现象。2017年新浪微博用户兴趣主要集中在明星、美女、帅哥、动漫四大类泛娱乐大众领域[5]。此外,微博平台的开放性、弱审查性以及“去把关人化”使得人们可以任意地取消或关注任何或真或伪的信息,最终留下与自己想法一致的内容。在这样的状态之下,隐形的言论自由被剥夺,微博关注对象越来越“同质化”,信息更加以“我的日报”进行呈现,后果就是人们得到的信息进一步窄化。
(二)“圈子化”效应
微博平台中另一种“信息茧房”效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圈子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或称之为“派系”或“小团体”[6]。一方面,微博用户之间的联系纽带虽不限于内容,但是微博用户之间的关系核心依然是内容。即使有些人只是观看他人的微博内容而不评价或转发,但他们之所以能够保持对他人微博的关注,主要也是为了通过内容获得信息的满足或心理的满足。一些人可以借助其既有的社会地位或影响力在微博中快速赢得众多连接即粉丝,从而变成话语权力的中心,进而形成社交圈。另一方面,人们通过微博,与其喜欢的人互粉、私信聊天、获得社会资本,这些功能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并且信息的传播也变得更加迅速。与此同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些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相同、相似的人更易聚集起来。他们之间互相关注、评论,更趋于形成一个窄化的社交圈。
另外,微博为了让更多拥有相同思想以及爱好兴趣的人更好地交流,开设了微群功能,这样人们就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微群参与、建设,聚在一起对感兴趣的话题讨论、传播等。实际上,这种基于相同爱好的群就是一种“小圈子”,同时也是“信息茧房”的另一种体现。在这个“小圈子”里,人们尝试在其中寻找知音,但是通常情况下只能够找到“回音”,这也就是美国学者曾经提到过的“回音室”。由于我们人类生来就具有一种从众的意识,所以如果长时间在一个密闭的圈子里进行交流,那么多数人的想法就會不停地进行扩大,而那种相反的想法就会慢慢地沉默在这个圈子里,就像“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的那样,最终造成群体极化现象。
(三)“微内容”效应
前面提到微博可以传递的信息是有字数限制的,这充分体现了微博“微内容”的特点,“微内容”指个人的、非公共的内容。它与意义重大的“巨内容”相对。所以,微博虽简洁、明了,但是也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人们所能够接收的信息都是一些日常的、微小的“只言片语”,最终导致人们开始不再追求信息的完整性。此外,当下一个标点符号、一张图、一个表情、一个字符都有可能成为一条微博,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微博的内容很难有完整性,并且价值意义也更趋肤浅。即使是一个拥有十分优秀概括能力的人,也很难仅通过140个汉字就将一件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清楚地描述。所以微博往往呈现出这样的一种内容,他们没有背景的介绍,并且缺乏一定的前因后果,仅仅是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进行描述,最终往往会使得观看者不了解事件全貌,甚至根本没理解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因此,也很容易引发人们的猜测以及臆想,出现一种断章取义的情况,进而对人们的认知和判断造成一定的影响。假设人们通过微博获取到了一些不完整的内容,这些信息碎片最终会被人们遗忘,那么,从“微内容”角度出发,这种现象无疑使得信息更加窄化,并且也限制了人们对完整信息的了解,束缚信息的三维拓展,最终“信息茧房”效应更加严重。
三、微博“信息茧房”效应的思考
(一)建构“人行道”模式,增加信息偶遇的机会
对于走出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茧房”效应,遏制其产生的“回音室”倾向,构建微博语境下的“人行道”模式,笔者在此提出具有参考性的两点建议:
(1)通过建设信息公共区间,打破人们个人信息空间的封闭性。建设信息公共区间,突破个人有意无意设立的信息屏障非常重要。例如,在个人微博的首页比较醒目的位置设置热点信息动态栏,或者可以根据微博的关注率、转发率的排名,将关注度提高,网民热议的微博信息自动添加到人们的主页。这样便可以避免由于个人关注对象以及关注领域的受限,导致走入封闭的“信息茧房”内。
(2)建构微博公共信息、沟通系统,重塑微博的社会意义。应弱化按相关性推荐关注对象的原则,拓宽人们的关注领域。强调微博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系统的作用,促进人们对社会公共事物的关注、参与和沟通,使其成为提供公共知识、公共服务的平台,成为社会气候的风向标。
(二)微博运营商合理把关,遏制舆论暴力发生
当“信息茧房”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会使得群体出现极化现象,进而产生舆论暴力行为。另外,“信息茧房”效应最终会削弱社会黏性,因为社会成员缺少一种共同经验,不同意见群的矛盾会激化,进而越发难以理解和同情异己的观点和价值,破坏整个共同的社会维系。而为了避免这种不好的后果,必须对“信息茧房”效应进行控制,微博运营商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技术控制方法。通过运用一些基于网络算法等技术手段,如“大数据”[7],来对微博平台上人们的言论进行监督。通过对人们的言论以及信息中的一些涉及舆论暴力的词语的筛选进行监管,发现有人在微博上进行一些不良内容或者恶意内容的发布时,可以考虑通过后台管理来对该账号进行禁号处理。同时还要对已经发布的、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进行删除处理,或者进行过滤。对于那些屡教不改者,微博后台管理可以给予永久禁号处理。另一方面,还要对一些比较常见的、与舆论暴力有关联的词语进行屏蔽处理。
(2)建构社会动员系统,进行话题设置。在很多时候此方法比技术控制效果要好,因为这是一种疏导方式,不像技术控制那样用的是一种围堵策略。首先,在某些情况下,微博可以进行社会动员,发起社会行动。比如,微博中发起的“随手拍拯救被拐儿童”活动、微博助农活动等。其次,针对一些争议比较大的、热度比较高的话题进行专栏讨论,这也是微博之所以开通微话题功能的一个原因,希望借助这个渠道能对现阶段一些比较具有争议的内容进行讨论,让截然相反的两种观念不断地进行碰撞,形成一个类似于理想的“公共论坛”,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对一些舆论进行遏制处理,预防它们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舆论暴力行为。
(三)提高媒介素养,拓展信息获取范围,塑造认知的“广角”
陈力丹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有两个层次:一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知和关于媒介的知识,二是媒介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8]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对人们进行媒介素养的提升和认知“广角”的塑造。
(1)尝试将微博关注变成一个动态关注,有效地将获取信息的触角进行延伸。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对目前的关注进行一个刷新处理,主要是根据所关注的人群在这一阶段的动态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信息的来源进行优化以及扩大范围。还可以尝试对现有的固定思维进行改善,比如时而主动尝试对以前从来不感兴趣的内容以及领域进行关注,然后浏览相关的信息,听听来自不同领域的声音,试着去接受他们的观点,以此来启迪思维、扩大视野。特别是这个时代的青年人以及少年,更应该适当地对一些国际知名媒体、国内权威媒体、优秀的知识精英进行关注,以他们的言论作为参考,提高对信息的筛选、辨识、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2)人们必须勇敢地走出“信息茧房”带来的局限性,尝试接受来自其他平台的信息。切勿对微博平台过于依靠,畢竟微博还是属于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媒体平台,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的包围之中。所以基于这些因素,人们只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协作素养、社会交往素养和社会参与素养,就一定可以破除信息的限制。人们在闲暇时间可以尝试关掉移动设备,将关注点放到传统媒体中,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增加信息“偶遇”的机会,最终人们可以轻松地从“小圈子”中走出来,摆脱“信息茧房”效应带来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桑斯坦.信息乌托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
[2]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11.
[3]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01-22.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95.
[5]2017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R].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7-12-25.
[6]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84.
[7]巴拉巴西.暴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3.
[8]陈力丹.关于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的网上对话[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