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与预防
刘洪雨
摘要:猪传染性腹泻是指由于感染某些病毒或者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在猪群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疾病。该病会对仔猪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危害,加之冬春季节的仔猪数量相对较多,只要出现发病容易给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无论是养猪户还是规模化养猪场都应加以重视,并根据本地具体情况提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现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总结防控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关键词:猪;传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6-0110一02
1流行病学
1.1病原
主要有两大类的传染性因子会引起猪腹泻,一类是病毒,主要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RTV);另一类是细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沙门氏菌以及蛇形螺旋体,统称为“三毒四菌”。
1.2易感动物
各个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发病,发病率为90%~100%,其中断奶仔猪、育肥猪、母猪、公猪感染发病后会表现出轻微症状,且病死率也较低,往往在5~7天后自然康复。但小于10日龄的哺乳仔猪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逐渐降低。
1.3传播途径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携带病原的猪,其排出的粪便污染饮水、饲料以及所有用具,都会成为该病的传染因素,主要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
1.4发病特点
该病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易发,主要是由于气候寒冷、舍内潮湿、卫生不良等引起发病,往往呈暴发或者散发流行。
2临床症状
2.1病毒性腹泻
2.1.1传染性胃肠炎
患病仔猪严重腹泻,往往排出混杂未消化的凝乳块的粪便,并散发腥臭气味。病程持续时间长短和病死率高低与猪年龄呈反向关系,一般小于1周龄仔猪在表现出症状的2~7天发生死亡,而大于2~3周龄仔猪能够存活,但在某一阶段体质虚弱,可能变成僵猪。
育肥猪、母猪和公猪患病后会表现出轻重不一的临床症状,普遍是食欲减退,少数出现呕吐,严重腹泻时呈喷射状排出水样粪便。
2.1.2流行性腹泻
哺乳仔猪患病后突然出现呕吐,往往在哺乳后多见,然后很快发生严重水样腹泻,排出灰白色、黄色或者淡绿色粪便,并散发恶臭味。机体快速脱水、明显消瘦,明显口渴,被毛粗乱、失去光泽,后躯往往附着粪便,通常在发病2~5天后由于脱水而死。
保育猪、育肥猪患病后突然出现水样腹泻,排出茶褐色或者灰色粪便,且有时腹泻初期会伴有呕吐,食欲减退。病死率较低,大部分在3~7天后停止腹泻,并逐渐康复。
成年猪通常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有些会发生轻度水样腹泻或者排出软便,体重没有明显变化。妊娠母猪患病后常常不表现出明显症状,或者只发生轻度腹泻。哺乳母猪患病后,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严重腹泻,呕吐,停止泌乳,极度衰弱。
2.1.3轮状病毒感染
病猪开始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接着发生下痢,排出黄白色或者暗黑色的粪色,且比较腥臭味,往往可持续2~4天,明显脱水,体型消瘦,少数会出现呕吐。如果没有出现继发感染,病死率在10%以下。
2.2细菌性腹泻
2.2.1大肠杆菌病
仔豬黄痢,主要是一窝仔猪中的1~2头表现出全身衰弱,快速死亡,而其他猪陆续出现发病,排出混杂凝乳块的黄色浆糊状稀粪,捕捉挣扎时往往有稀粪从肛门冒出。
仔猪白痢,主要是突然出现腹泻,排出浆糊状的灰白色或者乳白色稀粪,并散发腥臭味但体温和食欲不会有明显变化,且大部分能够康复。
2.2.2仔猪副伤寒
病猪体温明显升高,往往可达到40.5~42℃,急性型食欲废绝,呼吸困难,胸腹以及耳根处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亚急性型采食减少,出现寒颤,眼有分泌物,初期发生便秘,之后发生腹泻,排出淡绿色或者淡黄色粪便,其中混杂血液及脱落的肠黏膜,并散发恶臭味。
2.2.3梭菌性肠炎
急性病猪主要症状是排出血粪,且往往附着在两后肢上,停止采食,明显脱水,体型消瘦,虚弱无力。慢性病猪发生间歇性或者持续性腹泻。
2.2.4痢疾
病猪初期体温升高至40~41.5℃,伴有腹痛,呈现里急后重,先排出软粪,之后变为稀粪,且往往混杂黏液、血液以及脱落的肠黏膜。
3防控措施
3.1治疗方案
3.1.1补液治疗
病猪特别是明显脱水时要立即进行补液治疗,常根据实际体重腹腔注射或者静脉注射适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者使用口服补液盐,并确保供给充足饮水。
3.1.2血清治疗
如果猪场条件允许,可将育肥猪或者母猪淘汰,并采集血液制成高免血清,给其他病猪进行口服或者肌内注射。另外,也可选择使用抗体类药物或者血清类制剂进行治疗,如黄芪多糖、免疫球蛋白、白细胞干扰素以及猪病毒性腹泻抗血清等。
3.1.3抗生素治疗
为避免出现继发感染或者混合感染,可选择使用新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磺胺类药物等进行治疗。
3.2免疫预防
3.2.1病毒性腹泻
可选择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一轮状病毒二联活苗,免疫效果较好。母猪适宜在产前5~6周和1周分别肌肉注射1mL;刚出生的仔猪要在哺乳前肌肉注射1mL,在断奶前7~10天再肌肉注射2mL;架子猪肌肉注射1mL。
也可选择使用猪传染性胃肠炎一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苗。母猪适宜在产前20~30天免疫接种4mL,体重小于25kg的仔猪免疫接种1mL,体重超过50kg免疫接种4mL。
3.2.2细菌性腹泻
猪大肠杆菌病,可选择使用新生仔猪腹泻K88-K99双价工程苗、K88ac-LTB双价基因工程苗、大肠杆菌一沙门氏菌二联苗高免血清注射液来预防发病。
猪副伤寒,大于1月龄的猪可采取口服或者肌肉注射1头份猪副伤寒菌苗,可减少仔猪发病。
猪梭菌性肠炎,主要使用灭活疫苗,母猪在产前30天和15天分别接种1次,也可给仔猪接种仔猪红痢(a-β)双价基因工程疫苗,都能够有效预防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