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红河民族文化与传承探究
【摘 要】民族文化与我们民族的生活密切相关,它能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性格、风土人情等,贯穿于民族发展的各个阶段,覆盖我们生活的不同层面,它是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物质、精神文化的总和。
【关键词】红河;民族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82-01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所熟悉并长期维持的生活内容,更是一个民族创造力与智慧的表现。在红河205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原生态民歌资源,它承载着我们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智慧,承载着民族繁衍生息的重托,它是红河民族文化里最灿烂的一页。但这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原生态民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到了濒危的地步。下面我就灿烂的红河民族文化在严峻的环境下如何传承做一粗浅的探析。
一、县情简介
红河,地处哀牢余脉红河南岸沟壑纵横的山区,山高坡陡,海拔差由全县最低的260多米到2900多米,2600多米的差距形成了典型的“垂直气候”。占地面积2057平方公里。全县28.78多万人口,其中哈尼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77.5,彝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14.2,汉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4.7,傣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2.9,瑶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0.07,是红河州的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份之一。
二、形成丰富民族文化的基本条件
红河县境内世居着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瑶族等五个民族,居住在不尽相同的垂直海拔高度之间,最高的哈尼族寨子红河哈尼多声部的发源地普春罗么,海拔2600多米,其次是彝族,大部分彝族寨子杂居在哈尼寨子当中,有一部分一直延居到山腰同汉族杂居,汉族以下的河谷地带,就是傣族的居住的地方,而瑶族则隐藏在深山之中,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山高沟深,两个山头的两寨相望,近在咫尺,鸡犬相闻,想要走村串寨,至少也要几个小时,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居住的格局,形成了同一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可以说红河原态的民歌、民族文化十里不同天,再加上民族支系的差别,就更丰富了红河的民族文化,就是这些灿烂的民族瑰宝,成就了红河“歌舞之乡”的美誉。
三、红河境内民族文化简介
在红河境内,有着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东部的阿扎河乡有两个国家级保护项目,即《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乐作舞》;歌舞类的省级保护项目三个,即《乐作舞文化艺术之乡》《哈尼族奕车传统文化保护区》《地鼓舞》;还有歌舞类地方州级保护项目《栽秧鼓舞》《奕车鼓舞》《棕扇舞》《哈尼族牛皮烟盒舞》等,这些民族歌舞都有一定数量的项目传承人,再加上少部分的傣族民歌和瑶族民歌,更充实了红河“歌舞之乡”的内容。这些民族歌舞描述着民族发展的各种情绪,记录了多少民族的辛酸,延续了多少民族的智慧,寄托着多少民族的企盼,可以说每一首民歌、每一个舞蹈都是红河民族发展的经典传承,是探究红河民族发展史的重要依据。
四、濒危状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年轻一代不再愿意在农田里劳作,微薄的收入促使他们进城打工,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所有的适龄青少年到学校念书,村子里已经没有了年轻人的身影,留下的只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这就给民歌的自然传承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指定的项目传承人工作难以开展。目前,在传承人的两个基本功能中(一、传承人传承了先辈的文化;二、他所传承下来的文化需要被传承),传承人只扮演传承的角色,而他的文化没被下一代所传承,在农村形成了有师傅没有徒弟的局面,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传承人的工作难以开展。再一方面,民歌停滞不前,没有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
五、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与传承探究
说到对民歌的保护,就不得不说非遗。近年来,我县政府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每年拨出一部分专项资金对项目和传承人进行保护,还有一部分未列入非遗项目的民族文化也在进行保护,所以我县的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我县非遗中心“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的指导下,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加强各级名录项目的保护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
保护红河的民歌、保护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留我们的祖先的精神财富。如今,在我国交通和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社会特别是文化部门感到的不再是潜在的危机,而是直接威胁到了民族文化的存亡,在这关键的时刻,民族赋予我们的责任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县的文化工作者将继续探索民歌、民族文化、非遗保护机制,制定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多举措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为红河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简介:
李白章(1973-),男,哈尼族,云南红河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专业:音乐学,工作单位:红河县文化馆。1993年7月至2010年在红河县从事音乐教育,2010年至今在红河县文化馆从事非遗、音乐创作和群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