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牌调解》中期转型
史枫
摘要:随着全国各大卫视综艺节目不断上马、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以及节目发展生命周期的变化,《金牌调解》在2016年呈现疲态,节目转型势在必行。然而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在保证节目原有质量的同时,又要适应新的发展模式,这是《金牌调解》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金牌调解》 生命周期 转型
2014年以来,全国各大卫视纷纷推出自己的综艺节目,比如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等节目。这些节目从一开始便吸引了无数的眼球,“抢占”了大批观众。随着综艺风潮的不断涌现,打造出许多现象级节目。2016年,又被认为是“网络综艺元年”,各大视频网站也争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综艺节目,这对开播五年,以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模式、固定的调解题材的《金牌调解》来说,自由的观看时间、自由的观看模式,更加开放的故事题材,是其转型的方向。
《金牌调解》节目的困境
一、同质节目的分流。自调解类节目大热以后,各大卫视、各地方台也陆续推出各类调解节目,比如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湖北卫视的《大王小王》、北京卫视的《第三调解室》、湖北卫视的《调解面对面》、辽宁卫视的《完美告白》、江苏卫视的《人间》、浙江六套的《钱塘老娘舅》等。这些调解类节目有的跟《金牌调解》相似,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排解矛盾、化解纠纷,集主持人、调解员、观察员为一身的室内调解类的节目。也有的节目是专门进行实地拍摄,现场为当事人解决矛盾,情景式的制作节目。还有的节目专门以当下热点故事为主题,寻找演员进行彩排,以新颖的视觉手法,用激烈、火爆的冲突,吸引观众的视觉。
但不管什么样的制作手法,或是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以上所有节目的主题都是“调解”,不同的侧重点会符合不同人的口味,这就无形中分流了许多观众,对收视率以及观众的忠实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节目固化。节目固化指的是节目制作模式的固化,更是节目形态的固化,就像本文开始所描述《金牌调解》的创办思路、主流思想以及节目辉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才成就了《金牌调解》的今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才使得《金牌调解》节目固化。如果抛开创办思路,抛开主流思想,那么《金牌调解》就不是“金牌调解”,但是如果不改变原有的思路和主流思想,那么《金牌调解》也将会走向衰亡。
《金牌调解》转型之我见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看过很多评价《金牌调解》的相关论文,也有很多人对《金牌调解》做了各种分析,包括受众群体、题材故事、制作人员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思路等。其实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很多人的说法有些片面,他们并不真正了解《金牌调解》实际情况,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很多人说调解员胡剑云出场时间太长,让人感到视觉疲劳,提出要更换调解员。其实《金牌调解》栏目组从节目创办之初就开始在做这项工作,从最早的柏万青到现在的柏燕谊,中间还穿插着一些影视明星来做客,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为什么胡剑云能长期担任调解员,就是因为他是观众心中接受度最高的一个。我们不能说他是节目的核心,但是如果少了胡剑云的存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观众至少会流失三分之一。
也有人说《金牌调解》选材老套,来调解的大部分都是年纪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金牌调解》首要定位就是真实,然而在中国人传统“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下,怎么样才能真实?《金牌调解》栏目组每天收到的报名约150个左右,其中100个左右都要问有没有私下调解或者不公开的调解。愿意调解的都是年纪偏大,对“面子”不是那么看重的。至于文化程度低这个群体,正是由于他们接受的教育少,知识有限,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以一个离婚案件为例,男方在女方怀孕期内要离婚,并把女方赶出家门,女方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来求助《金牌调解》。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可是由于女方文化程度低,任由丈夫这么做,而且被赶出家门后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和孩子应有的权益。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金牌调解》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中期转型。
一、改变思想,重新定位。《金牌调解》应该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思路,改变以电视做“电视”的思想,重新以“服务”为定位。依托省级卫视“主流、权威、公信力”的播出平台,为矛盾人群提供调解服务。开通服务热线,设置“专家会诊”,这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体前来报名,还可以从中寻找更多新颖的题材。“专家会诊”可以打造成一个网络调解模式,从中选取一些特殊题材进行剪辑,用娱乐的手段、快捷的剪辑手法、网络化的语言制作成“金牌调解网络版”,增加年轻观众的收视率。
二、改变模式,增加互动性趣味性。重新设计演播室、录制环节。演播室可以设置观众席位,每期邀请热心观众来现场,看一场真实的调解,体会当事人、调解员、观察员以及工作人员的不同感受。增加现场观众投票环节,增加观众意见环节。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但可以看到调解员和观察员的精彩调解,也可以看到“高手在民间”。这样不但可以改变《金牌调解》传统的播出模式,还可以增加节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改变传统,学习网络。随着时代变化,很多人变得不再喜欢一个人独自看电视,而是喜欢边收看节目边跟人交流,这也是“弹幕”大热的原因之一。传统的电视现阶段不可能像网络平台那样开放,也不可能像网络平台那样自由。但是《金牌调解》可以学习这种交流模式,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比如设置一个网络平台,今天这期节目里面的几位观察员,晚上在节目播出时可以在平台里与观众们交流这期节目的感受,用不同的观点打造专属热点话题。这种似网络又非网络的传播,也可以帮助《金牌调解》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结语
任何一档节目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不管是节目本身还是节目的工作人员,又或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呈现节目疲态。对于已经开播五年多的《金牌调解》来说,中期转型迫在眉睫。但任何节目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当下市场环境,结合发展需要来转型,切不可理论化,不可一刀切。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节目原有核心的同时,注入新鲜的血液,重新焕发节目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
摘要:随着全国各大卫视综艺节目不断上马、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以及节目发展生命周期的变化,《金牌调解》在2016年呈现疲态,节目转型势在必行。然而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在保证节目原有质量的同时,又要适应新的发展模式,这是《金牌调解》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金牌调解》 生命周期 转型
2014年以来,全国各大卫视纷纷推出自己的综艺节目,比如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等节目。这些节目从一开始便吸引了无数的眼球,“抢占”了大批观众。随着综艺风潮的不断涌现,打造出许多现象级节目。2016年,又被认为是“网络综艺元年”,各大视频网站也争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综艺节目,这对开播五年,以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模式、固定的调解题材的《金牌调解》来说,自由的观看时间、自由的观看模式,更加开放的故事题材,是其转型的方向。
《金牌调解》节目的困境
一、同质节目的分流。自调解类节目大热以后,各大卫视、各地方台也陆续推出各类调解节目,比如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湖北卫视的《大王小王》、北京卫视的《第三调解室》、湖北卫视的《调解面对面》、辽宁卫视的《完美告白》、江苏卫视的《人间》、浙江六套的《钱塘老娘舅》等。这些调解类节目有的跟《金牌调解》相似,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排解矛盾、化解纠纷,集主持人、调解员、观察员为一身的室内调解类的节目。也有的节目是专门进行实地拍摄,现场为当事人解决矛盾,情景式的制作节目。还有的节目专门以当下热点故事为主题,寻找演员进行彩排,以新颖的视觉手法,用激烈、火爆的冲突,吸引观众的视觉。
但不管什么样的制作手法,或是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以上所有节目的主题都是“调解”,不同的侧重点会符合不同人的口味,这就无形中分流了许多观众,对收视率以及观众的忠实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节目固化。节目固化指的是节目制作模式的固化,更是节目形态的固化,就像本文开始所描述《金牌调解》的创办思路、主流思想以及节目辉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才成就了《金牌调解》的今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因素,才使得《金牌调解》节目固化。如果抛开创办思路,抛开主流思想,那么《金牌调解》就不是“金牌调解”,但是如果不改变原有的思路和主流思想,那么《金牌调解》也将会走向衰亡。
《金牌调解》转型之我见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看过很多评价《金牌调解》的相关论文,也有很多人对《金牌调解》做了各种分析,包括受众群体、题材故事、制作人员以及网络媒体的发展思路等。其实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很多人的说法有些片面,他们并不真正了解《金牌调解》实际情况,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很多人说调解员胡剑云出场时间太长,让人感到视觉疲劳,提出要更换调解员。其实《金牌调解》栏目组从节目创办之初就开始在做这项工作,从最早的柏万青到现在的柏燕谊,中间还穿插着一些影视明星来做客,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为什么胡剑云能长期担任调解员,就是因为他是观众心中接受度最高的一个。我们不能说他是节目的核心,但是如果少了胡剑云的存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观众至少会流失三分之一。
也有人说《金牌调解》选材老套,来调解的大部分都是年纪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金牌调解》首要定位就是真实,然而在中国人传统“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下,怎么样才能真实?《金牌调解》栏目组每天收到的报名约150个左右,其中100个左右都要问有没有私下调解或者不公开的调解。愿意调解的都是年纪偏大,对“面子”不是那么看重的。至于文化程度低这个群体,正是由于他们接受的教育少,知识有限,在遇到困难和矛盾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以一个离婚案件为例,男方在女方怀孕期内要离婚,并把女方赶出家门,女方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来求助《金牌调解》。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可是由于女方文化程度低,任由丈夫这么做,而且被赶出家门后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和孩子应有的权益。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金牌调解》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中期转型。
一、改变思想,重新定位。《金牌调解》应该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思路,改变以电视做“电视”的思想,重新以“服务”为定位。依托省级卫视“主流、权威、公信力”的播出平台,为矛盾人群提供调解服务。开通服务热线,设置“专家会诊”,这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体前来报名,还可以从中寻找更多新颖的题材。“专家会诊”可以打造成一个网络调解模式,从中选取一些特殊题材进行剪辑,用娱乐的手段、快捷的剪辑手法、网络化的语言制作成“金牌调解网络版”,增加年轻观众的收视率。
二、改变模式,增加互动性趣味性。重新设计演播室、录制环节。演播室可以设置观众席位,每期邀请热心观众来现场,看一场真实的调解,体会当事人、调解员、观察员以及工作人员的不同感受。增加现场观众投票环节,增加观众意见环节。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但可以看到调解员和观察员的精彩调解,也可以看到“高手在民间”。这样不但可以改变《金牌调解》传统的播出模式,还可以增加节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改变传统,学习网络。随着时代变化,很多人变得不再喜欢一个人独自看电视,而是喜欢边收看节目边跟人交流,这也是“弹幕”大热的原因之一。传统的电视现阶段不可能像网络平台那样开放,也不可能像网络平台那样自由。但是《金牌调解》可以学习这种交流模式,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比如设置一个网络平台,今天这期节目里面的几位观察员,晚上在节目播出时可以在平台里与观众们交流这期节目的感受,用不同的观点打造专属热点话题。这种似网络又非网络的传播,也可以帮助《金牌调解》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结语
任何一档节目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不管是节目本身还是节目的工作人员,又或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会呈现节目疲态。对于已经开播五年多的《金牌调解》来说,中期转型迫在眉睫。但任何节目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当下市场环境,结合发展需要来转型,切不可理论化,不可一刀切。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节目原有核心的同时,注入新鲜的血液,重新焕发节目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