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角色社会心理学分析

    包丹沁

    【摘 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传播发展迅猛,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影视剧运用方言手段更能满足受众心理的多元文化的需求。方言角色随之成为编剧较为费心力的关键工作之一,方言角色的设计对社会生活中受众存在着许多的影响和误导,为方言影视剧提出一些合理的对策建议来促进我国影视市场更好良性发展。

    【关键词】影视作品;方言;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80-02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放发展的同时,文化多元发展亦在大步伐推进,地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中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语言载体更是获得了空前解放。众多影视艺术作品中都不再拘泥于普通话当道的模式,方言影视剧大行其道,成为了现今电视荧屏中的一道风景。

    诚然,在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强烈的21世纪,方言作品已经得到绝大多数观众的接受,然而普通话依然是官方承认的影视剧的主流语言。2005年《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规定“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①然而随后广电总局又再次发文解释,“方言跟口音不同,在电视剧中有一些地方口音应该是一个特色,为全剧增加些看点,而通知中规定的方言主要指地方性很强的语言,这一通知主要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高度出发,并不会限制影视剧的发展。”②

    一、方言对电视剧角色推进作用

    以电视剧版《手机》为例,除了沿袭电影版的大致内容之外,还增加了一个戏份较重的配角——“黑砖头”严守礼。严守礼是男主角严守一的哥哥,与生活在文化圈的精英弟弟截然不同,严守礼是个地地道道的河南农民,第一次出场就给人深刻的印象,贼眉鼠眼、沾沾自喜、耍小聪明,以为依靠着名人弟弟自己在小镇上就能只手遮天。但是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在他的身上又不断浮现出其他的品质,质朴、纯真,与都市人的虚假、浮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严守礼的河南方言展现了地域文化的风采,“方言是一个区域民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积淀。一些民俗风情的谚语、理语、俗称、习惯语等方言词汇和语言包含了民间文化的智慧和经验。方言中有不少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显示了地域文化特色和当地民众的文化的传承。”③电视剧中除了严守礼之外,片中有一小部分篇幅都是在展现河南农村的生活风貌,片多处运用了河南方言里的特定意涵词汇,如“他爹老了”,在普通话发音中的字面含义不同,河南话的含义是指快要去世的含义。

    河南方言展示是表达对都市生活的批判,片中严守一作为著名主持人、文化界的精英,衣冠楚楚、博学睿智,虽是河南人但一直以来都以标准的普通话工作生活,看起来是上层社会的标杆。严守礼却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他文化不高,小聪明不断但却是真诚朴实的人,与严守一、费墨这些已然在都市浮华生活的冲击下变得冷漠和虚伪的都市人格格不入,而与同是乡村来的路之信、吕桂花、牛彩云等人更为投机。方言在这里将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两个阵营,讽刺都市生活使得人们变得浮躁、面目全非。

    河南方言还起到了诙谐搞笑的作用,作为一部都市伦理剧,《手机》的选题是很沉重的,编剧的意图是让观众尤其是城市观众去反思现有的生活模式,反思现代都市的生态。严守一和费墨代表着社会的精英团体,他们的对话和生活都是严谨和缺乏趣味性的。方言角色的出现恰恰缓解了整部电视剧的沉重氛围,幽默滑稽的方言以及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在都市里的格格不入都能增强剧情的娱乐性。

    二、方言角色对社会心理影响

    “方言的娱乐性价值是始于方言进入小品、相声、影视这些传统文艺形式的,赵本山的东北方言、郭达的陕西方言、大兵的湖南方言、郭德纲的各地方言,这些文艺作品的成功是与方言的语调韵律分不开的。”④方言影视剧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方言角色的设定受到一些社会文化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更大程度上对社会心理起到极大作用。

    (一)类别化产生外群体同质效应

    人类简化周围环境的一大方式就是分类,将客体归结于不同的类别来组织对世界的思维认知。人们也会在不自觉中将人分成不同的类别和群体,如我们看到舞蹈演员就会感知到很瘦,篮球运动员则很高,诸如此类的自发类别化,这就是人们常见的偏见之一。而一旦我们将人分为了不同的群体,就会夸大这一群体的内部相似性以及他们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性。

    影视作品角色设计类型化有很多体现。美国人极度崇尚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然而美国电影却是人物类别化较重的,如英雄、大盗、朋友等都是极具自身共性的角色类型,而这些角色之间又存在的极大的区别。中国影视剧在人物角色设定上已从原先主角类型化的状态下有所改善,影视剧的人物都更加饱满了。然而在大多数普通话与方言并用的影视剧中,人物类型化的情况依旧存在。方言角色作为影视剧中农村居民的代表,其发音就被归入低文化的、社会底层的人物类别,这种类别化的设定是社会对于方言使用者的一种长久偏见,但另一方面电视也对这种偏见进行了二次传播。

    此外,方言影视的分类还包含不同方言语种之间。东北官话与标准普通话差异不是十分大,在影视剧传播中障碍不大,因此在影视作品中最常出现,东北官话发音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极具韵律感,因此人物形象大多都是豪爽直率同时又冲动莽撞;吴方言被誉为“吴侬细语”,主要以上海话为代表,因为发音文气,这类角色往往知识水平较高但却又清高势利。南北方言的极大发音差异也形成了这两种方言角色的人物角色差异,然而这些固有的角色设定并不能完全涵盖两个方言地的居民,这种偏见产生于电视受众的类型化思维。

    (二)电视传播对受众的认知启动

    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已经普及大半个中国,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通过各种形式的节目,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返照。美国心理学家实验证明观看一定内容的影像资料或影视剧,会激活与之相关的认识网络,使这部分认知启动,如观看暴力录像,更容易激发内心与攻击暴力相关的概念;而观看更多慈善相关影片的人,参与慈善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更高。

    方言影视剧对受众的影响也是间接的,由于类别化的群体产生,会形成受众内心的认知启动。方言影视剧中对于方言角色的设定往往包含了一定的价值观冲击,最为常见的就是对于城市角色的冷漠和势利作对比,表现出方言角色特别是农村方言角色的朴实本质(在许多上海都市剧中往往上海方言作为城市的代表),个体语言与群体语言出现差异表现出了方言角色在影视剧的环境中处在小众的地位,与大众形成对比。这样的冲击将会刺激受众关注方言角色,带动受众启动与方言角色相关的认知,一方面能带动受众感知方言角色正确的价值观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动一些错误的消极的思维和情绪。这种认知启动从根本上是一把“双刃剑”。

    (三)受到从众压力产生群体思维

    影视剧是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在绝大多数受众的认知中,影视剧中的一些价值观和社会现实是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是受众群体性的集体思维。当人将自己设定于一个群体中时,作为群体成员会抵制那些对群体的设想或认知提出质疑和反对的人或思想,往往这种抵制是非理性的。

    方言影视剧中的方言角色往往代表了编剧自身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经常会引起受众的群体性思维,受众对此深信不疑,并且非理性地从众抵制相悖的思想出现。有些编剧的个人价值观有所偏差往往会使方言角色出现一些较为不良的行为习惯,引起受众的效仿和维护,如一些影片中标榜东北方言角色较为义气,将角色设定为为朋友参与打斗此类的错误行为,严重影响了影片受众尤其是方言区受众的思维模式。

    二、方言角色不良倾向的纠偏路径

    (一)广电总局精神层面需把关,降低方言地区集中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和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法律法规草案、宣传创作的方针政策、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的把握、事业产业发展规划、节目的进口和收录管理、活动宣传交流监管等一系列与影视娱乐相关的业务。⑤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将流向到大众视野的影视剧有筛选和把关的重责,在如今方言影视剧当道,以东北方言、河南方言和上海口音最多,而其他地区的方言展示机会不大,这种现象与方言发音的特性、与普通话的相似程度以及普遍大众的接受程度有关。广电总局应当适当调节各方言在影视剧中使用的频次,避免某一种方言的压倒性使用和某些方言被忽视。同时对于方言角色传播的价值观也需由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把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拒绝歪风邪气,整顿现有的影视剧市场,推出真正优质的、积极向上的方言影视剧。

    (二)单一方言角色设计需严谨,杜绝角色媚俗从众

    好的影视作品核心在于拥有正确的价值观,编剧作为一部影视剧的核心人物必须把好自己的精神关,在创作的始末牢记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使其不但体现在台词和故事梗概上,更体现在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中。单一方言角色的设定要谨慎,不能一味媚俗追求搞笑娱乐的效果,更应注重角色的内在涵养和对价值观的弘扬。在设计角色时可按照方言的特性来设计人物的生活习俗,尽量贴近方言区大众的共性,而表达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观点和行为习惯时要设计巧妙,不可将方言区其他居民涵盖入内。前几年影视剧中小偷盗贼形象多以河南方言角色为主就很大程度上歪曲影响了河南方言区居民在大众心中的形象,近些年吴方言角色势利拜金的形象充斥荧屏,也极大影响了受众对于上海地区及周边地区居民的认识。会引起群体性冲突话题的角色,要尽量不设计为方言角色,这样会防止群体性冲突转移至地区性冲突。

    (三)多种方言角色设计需积极,避免角色负面消极

    自《武林外传》红遍中国,多种方言并存的影视剧集就备受观众追捧。近年来,诸如此类的影视剧也层出不穷,前阵子热播的《龙门镖局》就是沿袭了《武林外传》的风格,同样包含了各大方言,诙谐幽默、趣味性十足。此类多种方言影视剧不适合谈论一些深刻的价值观,更适合以轻松搞笑为目的。此类影视剧中需要淡化剧集中正反面人物界限,更要淡化各方言角色之间的优劣差异,角色最好以积极乐观为主,即使加上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也不会引起社会性的偏见。多种方言并存的影视剧角色设计上难度较大,既要体现角色之间的个性差异,又不能将各方言区的角色分出优劣,因此编剧对此类影视剧的角色把握要更加细腻。

    注释:

    ①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EB/OL].http://www.bjrt.gov.cn/hydt/html,2008-03-24.

    ②广电总局.方言跟口音不同东北话不在违规之列[EB/OL].http://gb.cri.cn/8606/2005/10/13/[email protected]

    ③任真.方言影视传播的局限与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03-105.

    ④鲁海涛.消费文化视域下方言对经典影视的解构[J].电影文学,2014,(08):44-45.

    ⑤记者网.报纸广电终成一家: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

    视总局成立[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

    0311/09/915114_270721527.shtml.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