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从美术零基础到建筑速写写生的教学探讨
湛晨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很多人脑中都会冒出美术生的印象。诚然,因为美术基础是学习设计专业的重要前提,在美术课程中素描、色彩、速写分别锻炼了学生对于光影、结构、空间的认知和表现力,能够将视觉识别到的物体从感性的观察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提炼,再通过手中的画笔准确地表现出来,并且主观能动地突出有意着重表现的主体,弱化次要表现对象。这样的学习是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完成的,然而,在本人任教的职业院校学生中,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十分稀有。目前,我任教的八个设计专业班中,人数总数超过370人,其中有美术基础的仅有12人,也就是说,平均30个学生中,才有一人有美术绘画基础。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只有三年学习时间,课程多时间短,所以美术课程的安排也是非常紧凑,一学期18周教学时间,第一周开学报道,最后一周是考试周,学期中偶遇节假日和校园活动等原因停课,实际上只有15周的教学时间。根据课程设置安排,一周6节美术课,排在同一天,就是一天时间,那么就是说学生实际学习的时间是15天。传统的通过几年的绘画训练方式肯定是不合适的,因此,任课老师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本文探讨的教学心得是针对规划设计专业的绘画教学历程。
不得不说当时系里选订的教材并不太适用,虽然订的教材是职业院校规划教材,但是确实不太适合本人任教的职业院校的教学。试想这本由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编著的教材,薄薄几十页,从绘画工具到素描基础,从结构素描到人像素描,从色彩静物到色彩人像再到风景色彩,从人像速写到风景速写再到建筑速写,虽然讲得全面,但也泛而浅。教材中教学示范的作品均为中央美院学生或教师绘画作品,对于零基础的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实在难以消化。总结下来,问题摆在眼前:教学时间紧,学生无基础,教材不适用,只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己给学生訂制教学计划。那么,我的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正式上课第一周(第二周),首先用两节课的时间介绍什么是绘画,什么是素描,为什么要学习绘画,从规划专业角度出发,学习绘画有什么作用。本课程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从什么地方开始,最后要达到什么程度。然后从单个石膏立方体的素描作品和实物摄影作品做对比,从理论角度来讲解怎样将眼睛看到的景象(实物照片)归纳成素描作品表现,讲解高光、亮部、中间调、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等概念。接下来的四节课时间让学生用4b铅笔练习素描线条的绘画方式,如素描斜线、素描水平线、素描竖线、素描横斜线交叉、素描斜线交叉、素描竖斜线交叉等,同时让学生务必注意素描排线中,难看的排线方式,如素描排线前后连笔、素描排线先轻后重、素描排线方格重叠等,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四节课的时间练习素描排线手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不单单是为之后学习素描绘画打下基础,更是让学生在无形中练习了手臂的控制能力。
第二周时间,教学安排主要是作品临摹,临摹作品分别是素描立方体作品临摹和素描球体作品临摹,不过在临摹之前,就要初步地让学生了解透视概念,先从身边的事物做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基本视觉透视规律,接着示范绘画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透视绘画技法。不过,这只是在教学初期让学生对“透视”概念有总体的认知,并且认识到“透视”是严谨的、科学的概念。透视概念讲授完毕后,就是临摹环节,由于在上周的学习中,学生对于长线短线、线条浓淡控制已经有了一定的练习,临摹起来并没有太大难度,只是在第一次临摹作业完成后,部分同学在画面控制上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构图上,有的画得过高、过低、画偏,当然这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因为在学习习惯中,自己在学习实践中遇到了问题而又苦恼于无法解决,经过一番努力后被点悟,往往印象更加深刻,特别是当前教学的专业是规划设计专业,更要让学生意识到规划的重要性。在一张画纸上,作画之前对整个画面布局作出规划跟在一片空地,一个城市作出规划是一样重要的。如果规划没有做好,一幅画就不能将描绘的作品完整表现,一个城市的绘画没有做好,城市的发展自然也会出现各种问题。素描石膏立方体临摹完成后,向学生讲授构图的概念,接着是素描石膏球体的临摹,主要是锻炼学生对于球面物体的表面方式。
第三周的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是石膏立方体和石膏球体的写生。学生是第一次进行写生作业,写生与临摹作业不同,临摹作业中石膏体的光线和透视都是固定的,由于学生面对石膏体的方向不同,观察石膏体的高低不同,石膏体的受光面、背光面、投影、反光、透视都有所不同,所以就要学生将之前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训作业中了。不过,在众多的不同中,唯一不变的是根据石膏体结构而产生的明暗分界线,在此,向学生强调结构的重要性,光线、透视都会因为时间、天气、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但是只要抓准了物体结构,根据结构来表现就会简单很多了。由于本课的最终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完成建筑速写写生作业,那么对于结构的观察,捕捉和表现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周的教学又回到了临摹作业,要临摹的是石膏圆柱体、石膏六棱柱、石膏切面圆柱体,临摹作品以成为结构素描为主,锻炼的是学生对透视和结构的认知与理解。
第五周是石膏几何体写生,临摹对象是石膏圆柱体、石膏六棱柱、石膏切面圆柱体,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认知到在结构的基础上,光线和体块的表现。但是,目前为止的临摹和写生都是以单个石膏体为对象。
第六周是组合石膏体素描作品临摹,依旧是以结构素描的作品为临摹对象,相对于前几周的单个石膏体临摹,多个石膏体组合起来,难度明显变大,结构变多,内容相对复杂,绘画的时间也会变长,但是日后学生不论是临摹建筑与还是写生作业,建筑的结构远比石膏体复杂,所以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第七周是组合石膏体写生作业,依旧是让学生学习从结构到光影体块的表现,将从临摹习得的技巧运用到实践作业中。
第八周时间,学生基本就开始脱离石膏体的临摹和写生了。首先,再次讲授透视的概念,演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规范画法,让学生动手练习,这是建立严谨透视观念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接下来让学生临摹绘画建筑群透视轮廓概图,主要是把结构复杂的建筑群,概括成简单几何体,根据视平线的高低不同呈现不同的透视表现,同时也是建立学生自信心最重要的一步,让学生认知到再复杂的建筑,也可以概括成简单几何体,对于简单几何体已经有一定表现力的学生而言,这是为他们之后的学习减轻畏难情绪很重要的一步。
第九周开始进入了专业手绘训练环节,从现在开始,学生就要丢掉铅笔,开始练习钢笔或针管笔绘画了(钢笔绘画)。首先是钢笔手绘表现肌理,由于现代建筑没有古典建筑那些繁琐的形体和细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建筑物侧重于空间、体、面及材料质感的表现,这些建筑物的组合形成的建筑物实体往往简洁明快,轮廓线则是流畅舒展的,根据现在建筑特征,“用器画”这种绘画技巧诞生了,就是采用何种画线工具,如丁字尺、三角板、钢笔、勾线笔等工具,以较有规律的线条进行组合,用竖线、水平线、斜线、曲线、透视灭线或数种线的组合交叉来组成画面,建筑物形式和表现技法易于和谐一致。学生首先要练习的就是钢笔绘画的线条组合:竖线的组合可组织色调在左右方向上的变化;横线可组织色调在上下方向上的变化;横线竖线合用加重了色调;也可以组织从一个角到另一个角的色调上的变化;横线、竖线、斜线的交叉使用使色调更深;横线、竖线及双向斜线可造成最深色调;横线排列略有斜度,密集处稍有交叉,视觉上有活泼感;两组较密集的平行线组成小角度的交叉,由于光渗现象而形成类似于木纹的特殊纹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单纯的机理性的线条练习。
第十周,遵循“由简到繁、由细部到整体”的学习规律,本周开始临摹学习叶丛、花草、树木的绘画方式。首先练习建筑绘画的叶丛、花草、树木的绘画方式,一方面是可以立刻将上周学习的钢笔线条运用到叶丛、花草、树木的绘画作业中;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建筑绘画中建筑环境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代建筑画往往是建筑物较为简洁而环境较为优美,如果画面中只有建筑物本身,那它仿佛置身荒野,冰冷机械。
第十一周,主要教学内容是透视与构图,在第二周的时候曾经讲过规范化透视与素描构图,本周对于透视则要求学生利用丁字尺与三角板学会规范化透视的绘画方式,并且一图例的方式講解视平线位置的选择对画面效果的影响,而本周的构图教学是针对建筑绘画的构图取景。
第十二周,在上周学习的规范化透视的绘制基础上,开始进行建筑绘画的临摹,选择造型较为简洁的建筑物,要透视较为明显,并且环境和谐的作品给学生临摹,临摹作品不少于8张,要求学生在六节课之内完成。虽然是建筑绘画,但是之前反复强调过是速写,所以在临摹训练中也要跟学生一定压力加快绘画速度。
第十三周,还是建筑绘画的临摹,本周的临摹对象是造型相对复杂的建筑物,特别是一些转折穿插的结构表现。
第十四周,学生开始脱离临摹了,在校园中找到合适的角度和建筑物进行写生作业,由于之前十几周的训练,学生基本已经摆脱了畏难情绪,勇敢地开始挑战建筑写生。当然,这一周还是会出现透视不协调、结构表现失误、构图不恰当等问题,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这些问题就逐渐解决了。
第十五周,实际上是最后一周的教学时间了,本周的教学安排还是建筑速写写生,在本周的教学结束后,基本上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之所以说基本上,是因为相对于有经验的设计师而言,学生的作品还是显得青涩,但是已经基本上掌握了绘画表现的基本经验,可以运用到实践当中,相信在日后的锻炼中,能够将技能练习得愈发成熟。
在这十五周每周一天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已经能画出有一定专业水准的建筑速写,在最初的美术零基础的时候,学生是充满畏难情绪的,在最初的素描学习中,也曾经因为表现效果不到位而烦躁沮丧甚至消极罢工过,但是到后来,学生们自己也开始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让人非常感动的是在没有布置作业的前提下,课间路过他们教室的时候,看到他们都在安静认真地进行绘画练习,这是一次实验性质的教学,从最后一周学生的作品来看,这一套训练方式是成功的。因此,将这套训练方式梳理一遍记录下来,望能与同行前辈们共同探讨。
作者单位: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