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建设与培养人才的获得感

    陈江波 王占霞

    摘 要:微课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人才的学习热情度和积极性;微课改革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实现“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通过对微课的系统化改革,可以有效地回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期待,回应国家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期待,有助于培养具有获得感的人才。

    关键词:微课;交互性;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2-0092-02

    一、微课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培育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人的获得感

    教育部将2017年确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需要站在更新教学理念的高度,以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视域,对课程进行系统化改革。“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的最新要求。只有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政治思辨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获得感”,从而实现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微课有助于培养人才的学习热情度和积极性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存在偏差,学生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相关的课程很少给予像数学、物理学专业课那样的重视。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程度不够高,没有将教材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存在应付课程学习,拿到学分即可的现象,不能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心化于行。并且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一般都是为了应付课程安排,而非积极主动的参与。同时,当前《概论》课程教学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二是“教”与“学”相互脱节。通过专题式教学内容改革,可以及时补充课程新理论、解读国家新政策,增强课程内容的时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微课到MOOC,高校运用互联网技术组织教学的实践不断深入,技术手段日趋成熟。运用微课式现代化教学方法可以较好地适应专题式教学内容集中、知识点清晰的特点,并且将最新理论及时补充到课程体系中,符合“自媒体”时代特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通过微课教学形式改革可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师生交流互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热情度、积极性。

    二、微课改革有助于培养具有获得感的人才

    “微课”教学模式可以综合运用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多媒体、自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深入细致地开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研究。

    微课改革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实现“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既要从内容出发,以理論的彻底性说服学生、教育学生,也要从形式出发,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针对微课的内容,学生亲身去调研、采访,教师指导、关心学生、提升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制作微视频、微电影,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考试改革中可以发挥考试对于教学的指挥棒作用,配合新内容、新形式,从单纯结果考核向注重过程考核转化,构建日常学习态度考核、微课项目能力考核、期中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期末理论知识系统考核相结合的、科学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

    三、加快全方位人才培养中的微课体系建设

    1.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一是坚持内容导向,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原则,设计一系列紧密联系改革实际的题目,以专题化教学推进课程内容改革,重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是严把“内容关”,以鲜活专题设计推进内容创新,丰富课程体系,“依靠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充分结合国情、社情、省情、校情设计本门课程的系列教学专题。在每个具体的教学专题中及时融入新形势、新理论、新案例等设计。同时,精心设计思考题和课堂互动活动,强化课程实践环节,让学生深化课程实践内容。

    2.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与“学”互动。课堂教学中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以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提升课程针对性,重点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坚持过程导向,以互动式教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新性。通过对微课的系统化改革,可以有效地回应学生对学习知识、解决思想困惑的课程期待,回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期待,回应国家对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期待。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思想淡漠、世界观不成熟等问题,提升学生的理论与政治素养,真正实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效育人机制。

    3.严把“备课关”,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积极开展集体讨论、集体备课与试讲,鼓励每个专题负责教师上台说课,具体介绍专题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要点、案例运用、教学特点、实践教学设想等。

    4.开展微课相关宣传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微课对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人才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重要。但刚毕业的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所以,广大教师要通过微课的设计和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应开展相关讲座,增进学生对微课的理解,慢慢转变学生的思维,充分吸收学生对于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应用到实际的微课教学之中,增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5.把素質教育培养全面性人才的主观试题纳入考试体系。要严把考核“质量关”,探索课程成绩评定新方法。重视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明确规定,在学生总成绩评定中,期末考试成绩不高于60%,而平时的过程学习表现占要40%以上。注重学生在平时微课中的互动、采访、微电影等中的表现。为适应专题教学,对考试题型也要做相应的变动,增加全面型人才建设的主观试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婉玲.试析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7,(1):125-127.

    [2]? 李婉玲.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139,141.

    [3]? 周志勇.微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10):66-69.

    [4]? 张千友.新建本科院校:“翻转课堂”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主修经济学课程群22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职教论坛,2016,(36):22-26.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course and the Sense of Talent Acquisition

    CHEN Jiang-bo,WANG Zhan-xia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Center,Harbin Commerci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micro-class construc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talent quality and ability,which can highlight the students main position and help to cultivate the enthusiasm and enthusiasm of the talent.The starting point and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micro-class reform is to realize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creating people by virtue”.

    Key words:Microcourse;Interactive;humanistic Care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