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印记

白凤如
摘要:2016年6月初,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2015年度新闻作品评选在古城大同举行。获奖的通讯作品,除具备导向正确、基调鲜明、积极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表现出强劲正能量等优秀作品的共性之外,还呈现出鲜明的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印记。
关键词:通讯作品 媒体融合 创新
过去的一年,被称为媒体融合元年。在产业、受众、内容三重格局演变交织的背景下,人们评判一条新闻的价值不再仅仅取决于它的导向有无偏差,内容是否正确,还要取决于它能传播多远,传播多久,产生多大的舆论引导力。2015年度参评的获奖优秀通讯作品与过往相比,题材上多高开高走,技法上注意借鉴互联网生产模式,找准传播的发力点,创新方法和话语体系,对主流价值观进行有效“再编码”,积极探索解决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注意新闻与舆论概念交集趋向增大,以新闻不断确认来引导舆论
在当前全媒体的语境下,常有多方卷入的众声喧哗。从这个角度看,新闻是舆论形成的过程,而舆论则是新闻不断确认的结果。主流媒体有责任用新闻引导社会共识形成。
2015年12月3日,全国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人民日报》的《志在远方,何惧风雨兼程——中国电影的回眸与展望》,没有沿袭一般工作通讯的写法来报道电影事业的这个新成就,而是从400亿元这个新闻切入,按逻辑顺序和情感走笔,引导公众认识。指出“‘400亿是一个高点,更是一个起点,它点燃了新的梦想,让我们憧憬远山之巅,不惧风雨兼程。而比‘400亿更值得欣慰的,是比黄金更贵重的信心,是电影行业拔节生长、昂然向上的姿态。”
文章大气磅礴,情采飞扬,锐识深藏。告诉人们:“今日之电影,是现代社会的社交方式,是自我表达与文化同构的话语媒介,是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公共平台,是国家形象与民族精神的符号象征,更是经济全球化下硝烟四起的文化战场。”“中国电影所面对的,不啻是一场母语与英语的较量,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工业文明与民族文化的较量,更是一场抢占未来和机遇的较量。”在阐释如何更新、重塑对电影认识的同时,眺望前路,为中国电影“十三五”期间实现新的飞跃指出四条路径。
文章以鲁迅曾对青年的鼓励作结语,呼唤中国电影“挺直你的脊梁,前行吧,路在前方”,发出了“真正是重要党媒的权威声音”,对凝聚共识、鼓舞士气,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舆论引导性。
注意叩击人们无感的痛点,警醒社会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舆论引导需要有“问题意识”。《中国电视报》的记者从当下各式各样,不时见诸荧屏报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申报中发现问题,挖掘报道价值,警醒社会。《中国吉尼斯怪现状》以扬州耗资几十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192公斤重的“最大份炒饭”,竟有百分之七八十被送至养殖场,引起社会强烈质疑和指责开始,列举了一些地方热衷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大搞铺张浪费的实例,批评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我国越来越被娱乐化、商业化,甚至政绩化的倾向,呼吁吉尼斯世界纪录申报回归着眼创新,激励平凡的人去做不平凡事的初衷。文章抓住问题,设置议题,凝聚共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舆论引导真正产生效果。
注意构建故事思维,提升影视节目宣传的传播力、感染力
著文推介影视节目,是广播影视报刊缘于血脉的一项规定任务,但这类文章,却往往囿于记者编辑程式化地书写而使读者流失。《视周刊》的《焦波:〈乡村里的中国〉中国农村“生活标本”》是一篇对纪录片看片会的报道。作者摒弃常见的程式和套话,从2012年2月立春开始,导演焦波带着5个年轻人扎根沂蒙山深处只有167户的小山村——淄博市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住了足足373天,最后献出诚意之作的创作过程,用故事思维梳理出第168户人家、三个农民的“剧情线”、摄制组的日子、上“院线”的心愿几个小故事。故事化是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创新。一幕幕鲜活、真实的人物生活场景,将情感作为内核,理念自然深入人心,把看片会和纪录片有效地传播开来。
注意用简单的白描表现人物,拓展受众情感和思维
充满关切地报道群众面临的困难,寻求见解,温暖人心,是优秀作品的又一特色。2015年夏粮丰收之际,《扬州广播电视报》接到众多农民反映,粮库不收粮,丰产不丰收。在国家多年托底情况下,收粮环节出现了什么问题?症结何在?记者通过脚踏实地的调查采访,抽丝剥茧,寻根觅源,终于理清头绪,找出问题,向有关部门反馈并提出建议,维护了农业、农村、农民稳定,《扬州广播电视报》的《多收了三五斗》,展示了媒体的责任感,而且写作手法也可圈可点。比如,文章开始写道:“11月3日下午4点,深秋的扬州,太阳已经开始下山。仪征市马集镇新民村村民蔡师傅骑着电动车去家前面的马路上翻收晾晒的稻谷,遇到了村民沈师傅。‘粮站今天收粮了吗?‘没呢,我都去看过好几趟了!秋收以来,蔡师傅每遇到村民都会问一次,而答案每次都让他有些失望。‘那到底收不收啊?什么时候才收啊?‘不知道,也没个准信,每次问都说再等两天。蔡师傅有些着急,可着急也没用。他把晾在路边的稻子,用木耙搅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深深地叹了口气。”小细节的结构,简单的白描,生动地表现出蔡师傅卖粮的急切、无奈和苦涩心情,成为拓展观众情感和思维的着力点。
(作者单位:大同广播电视报)
本文责编:曾 鸣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