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形势下经济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白琳

    摘 要:新时代教育改革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新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各个高校当前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对当前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情况的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形势;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2-0082-02

    引言

    对于经济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而言,首先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清晰的了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对经济人才的需要也由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向知识经济型人才转变。一方面,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基础上的,对于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而言,有较大的的差距和区别,主要体现在对相关知识能力的掌握方面。知识经济的最主要特点是区别于其他经济体系的生产要素,即知识。传统企业的附加值主要来源于生产制造部门,而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下,企业的附加值则主要体现在研究开发部门和营销部门。因此,生产附加值的“轻型化”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另一方面,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能力的获得却不是直接来自对资源、硬件设施和相关技术的掌握,而是直接依赖于对知识或者是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应用。而我们在这里强调的知识,并不是只指在课堂上和教材中所学的知识,也包括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手段所获得的相关有效的信息。强调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功能,就目前的信息产业发展而言,知识经济成为主流趋势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在经济专业的教学中更要把握对学生知识经济的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更人性化的经济趋势或是经济发展方式,知识经济更能够体现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

    其次是对专业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果说知识经济是高校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那么创新型经济人才的培养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十三五”规划中,“创新”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理念之一加以推行。这就要求高校实时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人才发展的优先战略。在此背景之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各个高校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新时代各个高校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不仅缺乏有效的“前车之鉴”,甚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这也导致创新型教育改革推進较慢。因此,文本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协同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长久以来,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学校与社会发展、企业技术等方面脱节,学生无法真正看见外面世界的变化,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只知道书本内容,学生知识视野狭窄,综合能力应用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选拔缺乏严谨的标准,学生的创新学习、人文培养都首先受到教师的影响最深,一名同样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又如何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而这也是导致我国在经济转型的关卡时期缺乏能够解决产业技术难题、推进企业技术升级的创新人才的根本问题。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首先要与各个行业协同作战,不能“固步自封”,使企业人员、科研人员、技术人员都能够参加到教育中来,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将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形成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

    (二)科研与教学发展失衡

    科研和教学是一所学校生生不息的两大基本职能,只有将科研与育人功能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够保证学校的发展,才能够为学校的生存提供养分。然而在目前的学校职能中,教育和科研成为两个不相干的阵营。一方面,是教学与科研互不干扰,学校的科研成果逐渐带有了很强的功利性。就教师职称而言,大多数论文或者研究成果的发表,都有直接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学校科研与教学内容相互脱节,由于仍然沿袭传统的教育方法,导致学校的科研成果无法更好地为课堂服务,教师的授课内容很难跟上前沿的科研成果,导致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脱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完全失衡。基于此,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首先要把握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使教学内容与科研成果能够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教学目标,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三)经济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本文从两方面来分析当前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首先探讨了学校方面在培养创新人才体系构建时出现的问题,其次阐述了在经济专业下如何构建培养创新人才体系。社会经济的转型已经是必然趋势,相较于传统的经济专业而言,显然已经无法适应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也是势在必行。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特点,企业生产附加值的“轻型化”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一方面,知识经济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的工业经济对自然资源消耗的问题,而知识作为新型生产资料和资本,能够有效带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却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同时二者必须能够相对成比例增加,反之则会造成经济收益第二递减。在知识经济中,受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影响,知识具有完全的互补性和共享性,具有1+1>2的效果,因此提高经济专业学生的相关知识的有效利用能力,在于其和生产要素相结合时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经济专业创新才人培养构建策略

    (一)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

    当代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播等一系列环节,因此,知识的积累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但就目前经济专业教学而言,想要培养学生知识经济的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学生相关知识的传播;同时,将课本内容与时事热点紧密联系起来,保证学生能够紧跟时代发展,了解社会需要,从而提高在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对学校而言,加强校企合作,在注重教学的同时,也需要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生存能力、学生在企业实习培训的具体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通过让学生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来达到与时俱进的培养目标。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