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记忆中网络新闻的遗忘

刘雨花
摘要:今年5月以来,“魏则西求医财尽人亡事件”“医生陈仲伟被杀”“雷洋死亡”等网络热点新闻频发,但大众和媒体的注意力都很短暂,许多重大新闻虽然轰动一时很快就在新的热点新闻出现时被淹没了。本文从记忆心理学理论出发,以百度和微博指数为分析数据,观测某热点事件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与公众记忆的关系,以此来分析网络热点新闻是如何在公众记忆中被遗忘,探究公众记忆中网络舆情的遗忘机制。
关键词:舆情 记忆 遗忘
今年5月以来,网络热点新闻频发。5月1日“魏则西求医财尽人亡事件”,5月5日“医生陈仲伟被杀事件”,5月8日“雷洋涉嫖死亡事件”,之后又有“高考减招”掀起波澜。这些都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网络热点新闻,吸引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但也都在新的热点新闻出现时又偃旗息鼓,甚至销声匿迹了。最好的公关不再仅仅是删帖,而是出现另外一个热点大事件,便能迅速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可以说,一个热点事件在公众记忆力逐渐被销声匿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被其他新闻议题覆盖以至于被社会记忆遗忘的过程。因此本文将从记忆心理学理论出发,观测某热点事件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与公众记忆的关系,以此来分析网络热点新闻是如何在公众记忆中被遗忘的,探究公众记忆中网络舆情的遗忘机制。
公众记忆中网络新闻的生理性遗忘
在信息爆炸、新闻产品“麦当劳化”生产的当下,受众对于议题关注的兴趣呈现出S型曲线的规律,即对于信息的关注从缓慢递增→快速递增→缓慢递增→兴趣越来越少的过程。①而受众对于媒体给予信息的遗忘也伴随着整个记忆形成的过程。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表明了人的遗忘规律:遗忘的整个过程是不均衡的,在学习的最初遗忘很快,之后逐渐变缓,经过一定的时间,遗忘就趋于平缓了。这就是遗忘发展规律的“先快后慢”规律。也就是说,输入的信息会成为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进行及时复习,这些信息就可能会被遗忘。
在5月1日披露的“魏则西求医财尽人亡事件”中,一开始,网民们将百度推广和医疗问责推向风口浪尖,微博话题指数居高不下,微信公共平台对此网络热点新闻的评论甚嚣尘上,传统媒体的“两微一端”也对此案件进行了跟踪报道,一瞬间“魏则西案件”的网络舆情呈现出了“井喷式”地爆发。在持续了五天左右后,从5月6日起,网民对于魏则西的案件的关注度开始迅速下降。这种趋势与“先快后慢”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趋势相一致,符合人的记忆生理遗忘规律。受众记忆系统中对议题的印象与对舆论本身的关注度总体上符合人类记忆和遗忘的客观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新闻从蹿红到衰落的发展演变过程本质上是信息作用于受众的记化和遗忘系统的过程。
公众记忆中网络新闻被干扰性“搁置”
记忆的干扰理论认为,随着输入和归类越来越多的新信息,大脑提取线索的过程也越来越困难。我们所失去的,是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的通道,其原因主要是后来学习的内容在起干扰作用。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个体对于某件事情的遗忘绝大部分来自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即之后习得的经验将影响个体对于之前习得的经验的记忆。而根据这个记忆的干扰理论,那么对于网络舆论本身而言,能解救当前网络舆论主体的人或事情,只有下一个呈现在公众视野中的网络舆论主体。
网民对于魏则西的微博提及量从5月6日起开始呈现急速下降的状态,是因为当天“医生陈仲伟被杀事件”的帖子讨论一夜之间在微博微信间形成了一个新的舆论焦点,并且5月8日再次掀起“雷洋涉嫖死亡事件”波澜。可以看出,新的信息刺激将干扰公众注意,网络新闻舆论热点的快闪更替,干扰了公众对于已有新闻热点的关注,稀释了公众对于特定新闻事件的注意力,让当前的网络舆论热点在之后的新信息的刺激下变成“明日黄花”。
网络信息的碎片化,带来了大众专注力的碎片化,上一个大众关注的热点将很快地被下一个热点新闻淹没。可见,当互联网上舆论热点的更替速度快于受众的兴趣懈怠速度和遗忘速度时,新的信息刺激将给公众已有的记忆带来干扰,使得已有记忆在个体记忆系统中被搁置,甚至被遗忘。网络新闻给予的新的信息冲击着公众的已有记忆,带来记忆心理学上的倒摄抑制,使得后习得的经验超越先前的经验。因此,对网络舆论本身来说,时间是最好的稀释剂,新舆论热点的出现会不断转移公众的视线,掩盖了未解决的旧闻,而公众的记忆就在这纷杂的网络环境刺激下不断地被刷新。
信息相似性导致公众记忆“再唤醒”
人们对记忆的遗忘效果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相关信息的刺激程度和事件随时间的慢慢消逝。从魏则西的整个案件发酵进程上看,在网络舆情集中发酵的那段时间,官方并未在网络舆情面前进行有力回应,无法给公众提供关于魏则西案件的新的信息刺激,同样也加快了公众对于该案件的遗忘进程。
从“雷洋”关键词微博提及量和“雷洋”百度指数趋势上看,除了事件刚刚爆发时引起的搜索指数增长外,5月14日都引起了明显的小幅度关注增长。这是因为5月14日雷洋案件有了新的进展——初步尸检结束,等待病理结果。新的信息的刺激,让网民们再一次投入到雷洋死因的讨论中,这就是公众记忆受信息刺激的反复性。除了舆论记忆和遗忘的反复性外,记忆还会因相似性信息的刺激而被“重唤”。在现实生活当中,归于沉寂的网络热点舆论事件并不会完全从我们脑海中抹去,有时候当我们看到相似性的热点案例出现时,“历史旧闻”也会从布满尘埃的过去记忆中变成“新闻”,变成一个个汹涌的网络舆论热潮,比如2013年复旦大学宿舍投毒案能让沉寂多年的“朱令案”再次活跃于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魏则西案件”过去20多天之后,“内蒙版魏则西”的新闻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内蒙古的一位患者——包桂荣,她的求医经历与魏则西相似,这种相似性的新闻唤醒了公众记忆中的有关魏则西的浅层记忆,瞬间有关医疗问责的网络舆论再次席卷而来。因为“内蒙版魏则西”的新闻差不多在5月21号的时候出来,所以有关魏则西的微博关键词提及量在5月22日有了明显的上升。可见,“内蒙版魏则西”事件的爆出,对于公众唤起“魏则西事件”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根据个体记忆的三存储模型,个人的短时记忆往往都会因感兴趣的信息、与过去相联系的信息被注意,然后经过提取并加以复述后,在个体记忆系统中形成长时记忆。
因此,不管是“内蒙版魏则西”还是十年后再次被挖掘出来的“朱令案”,当“过去的新闻”被套上新的由头的时候,提供了相似的记忆点,都将唤起公众记忆深处那被搁置的信息,重新唤起公众对于该事件的讨论热潮。
信息过载导致公众记忆力降低
在信息碎片化又过载的网络环境中,公众可以被一个网络热点消息瞬间点燃自身的表达激情,也会在另一个新热点的出现而瞬息转移关注,热点事件的蹿红期和衰落期都是急速上升或急速下降的。每一件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事件可以在瞬间吸引公众的眼球,但当“后浪”热点新闻一出现,“前浪”新闻又被推倒进公众记忆的垃圾桶里。在公众的注意力和记忆里,热点新闻来得快去得也快。某种意义上来说,说明大众的专注力或记忆力进一步降低。
在信息过载的自媒体时代,信息似乎变成了“快闪式”的消费品。在互联网中,公众在眼花缭乱的信息面前,失去了有效选择信息的辨别能力。公众们一方面因为斑驳陆离的新信息而好奇去密集关注,去热议,另一方面又在过载信息的冲刷中忘记了对于前一件热点事件的关注热情。在海量信息的疯狂轰炸中,公众对于信息处理能力处于被动状态,对于网络信息包括网络热点新闻的专注力和记忆力也在信息过载中被降低,使得公众对于网络热点新闻的记忆在过载信息的网络环境中不断被新信息“刷新”。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栏目责编:陈道生
注释:①邵 鹏:《论媒介记忆的维度、机制及其镜像》,《新闻前哨》,2012(6)。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