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学中的电子档案袋评价探析

    黄永荣

    摘 要:从电子档案袋的创建、评价方式和评价意义等层面来探讨高校美术教學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问题,要避免单一盲目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激发起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力求为高校美术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学;电子档案袋评价;评价意义

    [本文系山东省菏泽学院教改项目“高校美术教学中的电子档案袋评价研究(2015022)”的主要成果之一。]

    现代大学教育新理念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就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环节而言,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以考试成绩来考核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的眼光过多地聚集在考试分数上,从而忽视了绘画本身所蕴含的乐趣,其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很难发挥出来。

    电子档案袋评价是基于学生创建的电子档案袋之上的评价。学生创建的电子档案袋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记录其学习成长轨迹的个人学习资源袋。它和以往的纸张档案袋资料相比,具有存储更方便、实用更便捷、交流更及时和分类更合理等优点。

    没有足量学习资料的积累总结,电子档案袋评价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生充实自己的电子档案袋资料是做好下一步教学评价的关键。

    一、电子档案袋资料的创建

    开学之初,教师要求每位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建立起自己的电子档案袋。封面统一要求,包含个人的基本信息:学校、系(院、系)、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和学习者姓名等。

    电子档案袋资料有五大模块组成:学习资源库模块、教师授课模块、学生学习模块、班级学习平台模块及学习测试模块。

    学习资源库模块收集、整理艺术家海量的经典作品,使学生得以赏析交流,提高认知水平。学习资源库由共性化和个性化材料组成。共性化材料是指教师推荐收集的资料;个性化材料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认知期待、审美取向和课程内容而自主选择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化和个性化学习。

    教师授课模块存放课程教学大纲、教师教案、课件、每节课的重难点等资料,此模块创造了一个便捷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教师平时的创作练习及绘画笔记随时上传。学生可以针对这一模块内容随时反馈自己的见解,教师综合学生建议及时增添调整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模块和班级学习平台模块创造了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可以实现远程学习、在线互动。如教师可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将预习任务借助班级学习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既可以借助电子档案袋中的学习资源库和互联网资源完成预习任务,又能够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班级学习平台发出,跟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交流,实现师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习测试模块有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构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测试。理论测试以艺术理论为主,也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作品写赏析性文章。技能测试是对学生实践性创作进行考量。

    二、电子档案袋的多重评价

    电子档案袋资料能够体现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学生是电子档案袋真正的“主人”,教师不要作过多干涉。教师可以建议学生把档案袋资料按题材分门别类地整理,并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在及时沟通中提升绘画水平。

    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呈多样化,可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也可以是教师评价。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可以分为总结和修改。总结自己的阶段性成果,对积累的他人作品、自己绘制的作品和学习到的绘画技巧归纳梳理。修改是让学生再次走入作品,审视画面形象,反思绘画过程,修改不当之处,记录新的艺术感受。

    学生可以自行制定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可以包括“这一阶段我的绘画目标设置是否合理,要做哪些改进”“我的绘画目标是否完成”“这一阶段我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这一阶段我遇到了哪些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我有何收获”等内容。学生自评的过程也是对电子档案袋材料整理反思的过程。一位学生比较喜欢莫奈的作品,他在学了“色彩”这一单元后,以“校园生活”为题进行创作,描绘了一个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世界。在对电子档案袋材料自我评价后不久,又再一次进行了拓展补充。在他的评价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莫奈作为一位艺术家,他用闪烁不定之光、透明无碍之影、五彩缤纷之色对日光照耀下的自然之景进行了独特的描绘,这为每一位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绘画借鉴。”接着又写道:“不想让眼光只停留在你的作品上,我想在一个月夜,在花间,备下美酒,和你促膝对饮。高山流水,弦弦诉尽心曲,你的理想,我想用画笔再次诠释。”从这些文字中能够看出学生对喜欢的人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电子档案袋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与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他们欣喜,往往充满了成就感。

    (二)学生互评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档案袋内最为满意的材料展示交流。成员间既可以收藏别人佳作,也可以针对学习中共同出现的问题合作探讨,然后把收获(如需要借鉴的绘画技巧、得到的启示)重新整理,放进档案袋内。教师要经常督促与激励学生,这对维持和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尤为重要。在定期检查中,建议学生把自己电子档案袋中的作品带到课堂,分成几个小组,资源共享。小组成员首先陈述这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将记录卡和自我评价表交到小组长处。小组长针对每个组员的情况给出评价等级,纳入电子档案袋中。

    学生互评量规可以参看以下几个方面:

    1.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小组评价活动,讨论是否热烈。(0~15分)

    2.评价态度是否端正,能否有个性化见解。(0~20分)

    3.收集的资料是否丰富,对其他同学的绘画作品是否认真地点评。(0~20分)

    4.依据小组评价结果分出绘画等级,按等级赋予分值。(0~20分)

    5.能否画出有个性化的作品。(0~25分)

    (三)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和互评给教师提供了很多学生的学习信息,这有利于教师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自评和互评情况,教师评价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清晰明了的评价标准,如从绘画态度、绘画目标制定、能否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获得新知情况等,并将评价细化、量化,赋予一定的分值,便于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绘画中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评价应避免套话,可操作性要强。

    教师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上评价学生,把评价定位在激励、肯定学生的进步上,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绘画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绘画的快乐;另一方面,学生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的反馈使教师进一步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不断进行调整与改进。

    教师评价量规可以参看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喜欢绘画,电子档案袋内是否收集了经典绘画作品。(0~10分)

    2.欣赏大师经典绘画作品后,是否在电子档案袋中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是否收集了与作品有关的文字资料,是否和同学就作品进行了在线交流,是否对自己以前的感受进行了及时补充。(0~20分)

    3.是否有一定数量的临摹和写生作品,这些作品有没有在线互动,是否有足够量的在线点评,对临摹作品有没有修改。(0~20分)

    4.是否有自己个性化的创作,创作之后是否有反思,是否有對自己作品的二次创作,在线交流的人数和点评量也在考虑之内。(0~25分)

    5.以一月为单位,对电子档案袋内的所有资料进行阶段性评价,划出等级,此评价占学期末成绩的一定比重。(0~25分)

    交流分享是电子档案袋评价中富有激励作用的一个环节。交流分享能带来成功的愉悦和被认可的幸福,增强学生的自信;交流分享也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在切磋中人格与学识得到升华。每学期组织“档案袋交流周”活动,观摩电子档案袋,评出等级,将优秀电子档案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展示,学生之间可以互赠作品,也可以将作品上传至网络。电子档案袋资源的共建共享反映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知识技能的积累、掌握和应用情况。

    三、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意义

    电子档案袋的建设,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把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连为一体,随时随地都可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互联网+”时代,电子档案袋评价给学生搭建起微信、QQ、博客等班级平台,学生能够在电子平台上相互欣赏绘画作品,或转发,或点评,交流探讨感受,从而能够判断自己的创作水平。

    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总结在现行教育环境下高校美术教学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应遵循的原则,积极地进行电子档案袋评价工作。电子档案袋收集了学生全程学习的多元信息,它不仅见证了学生成长过程及所取得的成就,而且还包括学生对“成长”、对“作品”的自我见解和反思。它既能帮助学生克服随看随忘、随看随丢的毛病,又能帮助学生形成绘画体系,为深化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

    电子档案袋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信心、自我评价与自我反省能力的培养,还能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并且能够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为综合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供依据,避免对学生造成的误判,从而有效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见,电子档案袋评价让师生在“创建—探讨—反思”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高校美术电子档案袋的设计、应用与评价对美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芬,赵德成.档案袋评价在中小学教师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04).

    [2]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小石.呼唤富有创新教育内涵的现代评价制度[J].创新教育,2004.

    [4]刘志军.走向理解的课程评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菏泽学院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