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摘 要: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而且长时期很难改变,除了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同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有着较大的差距以外,最根本的是:传统的观念和意识形态的陈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规范及改制成本过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未科学化;国有经济的范围太宽,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国家可以承受的能力;产权关系不明晰,所有者的地位长期虚置,无人承担责任;在管理上政企不分等等。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

    在我国,没有人完全否认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是介于一般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组织,是一种特殊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巩固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任务仍然相当繁重。

    一、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对国有的企业产权让渡的认识上对国有企业产生了阻碍。早在80年代中期,中国就开始了对国有小企业进行出售和拍卖的尝试。而到现在,国有企业的产权让渡仍然处在举步维艰的状态,原因固然很多,但重要的一个是传统的观念和陈旧的意识形态。不动的国有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和增值,就意味着损失;当然在运动中也可能出现一定的国有资产流失,但只要流动的收益大于流失的收益,流动就是必要的。因为害怕流失而不敢流动,结果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坐失。

    2.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一只只黑手贪婪地伸向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改制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国有企业改制中的职务犯罪,不仅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严重侵害了国家、企业和职工群众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1)有的犯罪分子在清理应收账款时,回笼资金不入账,形成体外循环,若形成利润,则装入个人腰包,若出现亏损,则转入企业账面;有的犯罪分子以债权不能收回为由,私下收回应收款后存入他方,倘若企业追款追得紧则退回,倘若无人问津这笔款项便转入个人名下。

    (2)由于诸多原因部分国有企业客观上存在私设小金库的情形。小金库的设立使国有资产脱离监控,成为国有企业的灰色资产。企业一旦改制,小金库以其隐秘性而往往游离于清产核资的范围之外,从而成为一些人的钱袋子。

    3.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规范,一些企业未严格按公司治理规范运作,总体上是形式上的变化大于实质上的变化,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少数企业董事长与总经理没有分设,监事会监督职能没有很好发挥,对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监督;另外,改制成本过高。一些企业人员比较多,包袱比较重,历史欠账比较多,主要依靠土地变现来安置职工。特别是一些资债相当、资不抵债的企业自身无力解决改制费用,目前除靠其他少数企业土地变现的结余资金进行有限的调剂外,还缺乏其它渠道的资金,因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改制进程。与新兴的非国有企业相比,不少国有企业缺乏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4.国有企业人员选用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公开民主机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神秘化和封闭式的状态。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用人体制不仅造成信息不畅,视野不宽,透明度差,渠道狭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和使用每一个同志,而且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仍然主要靠是否被领导者相中。这种被动状态遏制了广大人才自我评价、自我推荐、自我展示的主动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既堵塞才路,又影响事业发展。

    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更要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有企业改革应具有大胆创新的思想。对国有企业大幅度改革创新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转型过快可能带来更多的“负效应”,如: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置换和再就业安置,以及国有企业职工思想观念和筹措因职工身份置换所需付出的改革成本等,所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退出制度的同时,使国有企业做到“淡出”——逐渐退出。

    在一定的范围领域,国有企业选择适当的退出:在公共物品生产领域和特殊产品生产领域还需要通过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产权形式来予以控制,以保证国民经济整体的有的效运作;在大多数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大门应该在竞争中自由进出,因为我们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在一些以前国家垄断的领域,国有企业应放活,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有效控制应主要以政策引导为主。

    2.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政府能创造有效的市场环境比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和实施产业政策更具有本质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可以充当深谋远虑的“裁判员”,而不是参与其中的“运动员”,政府管行业而不管企业,所要做的是企业和市场自身所不及的工作,通过市场作用于企业活动。做到政企分开,使政府真正成为国有资产的拥有者和监督者、宏观经济目标的调控者,以及社会保障的维护者,政府就可以公正地行使自己的职能。同时,面对政府职能转换滞后所引发的深层次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紧迫感。

    3.完善法规体系,严格管理制度。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环节多,需要一套完备的政策法规制度作保证。国有企业要加强财务、经营等活动中的管理,严格执行合同、工程招标、承包管理以及对外经营活动中的各项管理制度,不能让制度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形同虚设;同时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工作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4.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国有资本进行有进有退的调整,抓大放小,使国有资本向国家必须控制的行业、领域集中。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国有资本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的步伐,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建立新型的劳动关系,完善企业内在机制。对国有集体大中型企业,因企制宜,实现产权多元化。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股份制,引入新的投资者。对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实现彻底的改制转制。为解决企业改制资金不足问题,要积极开拓其他资金渠道。

    5.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持续开发。在国有企业内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实现个人开发、组织开发的结合。即既要考虑到国有企业人员个人的发展意志,让其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又要从整体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和观察问题,形成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国企人员的系统思考习惯,实现组织的开发。

    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改制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目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国有企业迈出的每一个重大改革步伐,都使我们朝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迈进一步。借鉴其他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我们可以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今后的改革确定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建森.国有资产管理的特征及改革建议[N].开放导报,2006.4 第二期.

    [2]对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http://www.studa.net/zh

    engce/060324/13242121.html.

    [3]潘岳主编.《中国国有经济总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杨金凤,杭州江南专修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与经济政策研究.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