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及其性别文化的再思考

    摘 要:筝在我国流传了2000多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少风格和流派。然而古筝在当下存在“阴盛阳衰”的局面,这与我国弘扬“文化自信”的时代精神相矛盾。本文以筝及其性别文化的发展演变为个案,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当下我国民乐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期待国乐能够更加健康均衡地发展。

    关键词:筝;性别选择;文化自信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國乐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的号召下,国人对于传统音乐掀起了新的热潮。我们如何从民族音乐中汲取文化养分,建立和坚守文化自信是一个时代新课题。本文以筝及其性别文化的发展演变为个案,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当下我国民乐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期待国乐能够更加健康均衡地发展。

    1 “筝”及其性别选择的演变

    筝,又称古筝、秦筝,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筝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流派,也保留了很多传统筝曲,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林冲夜奔》等,这些名曲深深植根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学筝的人数逐年攀升。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大家对这个传统弹拨乐器抱有极高的热情,但从习筝者的性别选择观察,却存在男女比例极不协调的现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古筝变成女孩子的专属乐器,男孩子选择古筝,就被认为不合时宜。这种认识是主观和片面的,因为乐器与性别(gender,这里指社会性别属性)的关系虽看起来比较稳定,但也常常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制度及性别观念的变化,本来被视为男性化的乐器,却渐渐女性化起来,而本来女性化的乐器也可以逐渐男性化。古筝就是如此神奇地存在着。我们遵从历史,看看古筝的性别属性是如何演变的。

    关于古筝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之一说“筝”是战国时的一种兵器,用于竖着挥起打敌人,“筝横为乐,立地成兵”。后来加上琴弦,拨动时悦耳动听,发展成乐器。到了三国时期,连年征战,就在这个烽火弥漫的时代,戎马倥偬的将军们经常以筝为伴,不少将士都弹得一手好筝。其中最著名的是吕布,因有《吕布弹筝惑敌军》的典故。还有“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诗句,从中可知周瑜是筝的擅弹者。相传他精通音律,听人奏曲时哪怕有一星半点的错音,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弹奏者。正所谓“曲有误,周郎顾”。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器也越来越轻便,筝这种体态庞大、携带笨重的兵器就被逐渐遗弃了。所以眼下人们见到的筝大多是以乐器的形式出现的,形态优美,并附有装饰。从上面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出,筝在发展初期多为男性传承的一件乐器。

    秦筝在民间流传甚广,到了汉代进入宫廷,逐渐在上流社会中风行。汉代有乐府机构,乐府采集整理的相和歌中,就记载有筝的演奏场合。据《宋史·乐志》所载:“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这种相和歌主要在宦官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表演,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祭祀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筝是其中重要的伴奏乐器。此时,社会制度和音乐功能的改变,使宫廷音乐变成权力阶层显示尊严、炫耀财富的工具。女性在宫廷表演中处于“被观看”的地位,据唐崔令钦《教坊记》:平人女以容色选入内者,教习弹筝等。越来越多的女性变成了乐坊里的乐伶。

    由此“筝”从战国到汉唐经历了男性居多到女性居多的演变。特定的历史阶段、社会制度、人文思想等因素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使器物和人之间产生特殊的关系。即便如此,历代以来的各流派古筝演奏大师,男性从来没有断过。较为著名的有浙江筝派代表人物、21弦S型古筝创始人王巽之,他整理修订了《高山流水》《将军令》《月儿高》《霸王卸甲》等名曲;潮州筝派代表人物郭鹰,作品有《寒鸦戏水》《平沙落雁》;秦筝教育家周延甲及著名古筝教育家和改革家何宝泉先生都为古筝教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筝乐作曲家、理论研究学者焦派创始人焦金海创作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侗族舞曲》等优秀作品;潘妙兴,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一级古筝演奏员;赵曼琴,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杰出贡献者,创作了《井冈山上太阳红》《打虎上山》等优秀作品;王中山,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著名古筝演奏家,创作著名筝曲《溟山》等;刘乐,青年古筝演奏家,代表作品有《溟山》《云裳诉》等。

    2 “筝”被贴上性别标签的成因

    现今社会,学习古筝、教习古筝、演奏古筝的大部分是女性,筝被贴上女性标签,主要有三方面成因。

    2.1 家长先入为主的传统观念。

    当家长想给孩子选择一门乐器作为业余爱好时,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考虑孩子的喜好,而是被乐器的刻板印象所左右。当孩子表现出对某种乐器的喜爱时,家长往往会站在孩子性别的角度去评判孩子的喜好,会讲“这种乐器应该是男孩学的,那种乐器应该是女孩学的”等。例如,琵琶和古筝都是女孩子的乐器,架子鼓、笛子属于男孩子的乐器……这些引导性语言,对孩子有一个明显的心理暗示。很多人认为学了古筝的男孩子会表现得阴柔倾向,变得“娘娘腔”。实际情况是男孩子具有力度和爆发力方面的优势,尤其到中高级阶段,演奏一些力量型的大篇幅曲目时,男孩子的耐力、持久力和爆发力都要优于女孩子。也许在少儿时期,男孩子多数比较好动和顽皮,没有女孩子的细腻与专注,但当他们习琴多年之后,在乐曲诠释方面的表现绝不逊色于女性。既能演奏悠扬绵长的音乐,也能驾驭力度变化大、情感内涵深刻的音乐,尤其能够很好地诠释《霸王卸甲》《林冲夜奔》《将军令》《战台风》等名曲。男性演奏家代表王中山老师的《溟山》,他的演奏动作行云如水、一气呵成,像是一条在山间游走的巨龙,气势磅礴。

    2.2 职业定位的社会预期

    社会性别的刻板印象在职业期望和职业选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性别的内涵虽然在不断地经受挑战,但在劳动分工和职业选择上,男性和女性都因社会身份的不断加强而逐步形成了各自的职业认同感。教师就是一个高度性别化的职业,目前有很多证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教学行业在逐渐女性化。对女性和男性各自擅长领域以及能够从事职业的社会期待,造成不同教育领域的性别分隔。尤其在低龄幼童的教育行业选择中,女性已经占据90%的比例。教师职业持续的性别失衡已经引起许多部门的重视,尤其在学前教育阶段,已经实施了相关政策鼓励招募男教师,以解决该行业日益女性化的问题。

    长大后,孩子如果当一个音乐教师怎样?很多男生家长包括男孩自己都会摇头表示对该职业的不认同感。男音乐教师凤毛麟角,因为人们普遍认为音乐课是教孩子唱唱跳跳、弹琴舞蹈的科目,男生是不擅长这种学科的。这种观念使得孩子从小就对教师职业的性别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

    2.3 媒体的宣传倾向。

    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各种音乐会、影视作品、商业表演、书籍报纸、广播等所展示或呈现的职业分工、性别角色、行为态度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影视剧里有关弹古筝的片段都是女性妩媚的身姿,尤其在古装剧中。在一些商业演出中,女性受欢迎度也远高于男性,她们纤纤玉手抚弄琴弦,给人一种温婉高雅、清丽脱俗的印象。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观赏的。媒体的宣传倾向强化了古筝是女性乐器这一社会认同。

    3 打破性别局限,坚守文化自信

    民族音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筝是传统音乐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从我们对古筝乐器性别选择的演变可以得出结论:古筝本身是没有性别区分的。不论在教学领域还是演奏领域的“阴盛阳衰”现象都不利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应该打破性别局限,以培养一批懂得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的继承人为宗旨。期待更多的男性学习古筝,发挥他们在演奏中不可多得的优势。让民族音乐在各个层面的教育和表演中落地生根,在民族音乐中坚守文化自信,使其更加和谐繁荣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莉莉.社会性别视角下影响中国民族乐器选择的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 刘悦.影响乐器性别刻板印象的因素分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7.

    [3] 宋方方.器乐表演的性别偏好与视觉呈现[J].交响,2017(1):89-95.

    作者简介:田果(1978—),女,河南南阳人,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