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环境下的期刊出版创新

    [提 要]面对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读书类APP应用的增多,以纸媒为主的期刊如何在数字化时代突破困境,成为当前编辑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期刊生存的外在环境分析及自身内部创新发展角度进行了思考,认为打破期刊生存困境的方法在于期刊多元化形式表现,在大数据资源分析与整合基础上,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合作共赢获得经济效益。

    [关键词]智能手机应用;期刊出版;多元化;资源整合;创新;合作共赢

    [作者简介]马丽莎(1983—),女,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开心幼儿》编辑部主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中级,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儿童教育及多媒体形式下的教育文化传播。(江西南昌 33003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读书类移动应用也逐渐丰富,海量的信息加专业化分门别类的定位就可以让纸媒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面对科技时代给期刊行业带来的严峻考验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智能手机环境与期刊出版现状

    1.期刊市场现状

    与受众的兴趣相关,并不断细分,广告也随客户不断针对性的精确投放。在近些年,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丰富文化,各期刊的品种不断增加,但期刊总的发行量却不断下降。很多刊物把舞台搬到了互联网上。

    2.智能手机时代现状

    当下这个时代可以没有电脑,但是不能没有智能手机,光手机没电,就可以让让人焦虑到抓狂。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商业区中,没有Wifi的餐厅甚至都难以吸引到再次光临的年轻顾客。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大陆居民约有13亿6000万人,手机用户约5.27亿人,随着功能机的换潮,在2014年6月,我国智能手机用户的规模达到了4.8亿。人手一机的低头族,可以很轻易的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的兴趣归属阵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3.智能手机应用与期刊的对比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时间消灭空间”,智能手机的应用,随时拍照、上传、发布,让人人成为自媒体,甚至不需要网络编辑筛选信息后推送就可以在全国短时间内爆红,秒杀一日一张的报纸,更勿论周刊、月刊。

    (2)在真实性方面,新闻是动态的,随着事件的进展,深度的挖掘,手机应用中各方论战,让人目不暇接,但最终会让真相浮出水面,而等到期刊陈篇累牍完整全面出观点及分析时,人们的注意力已经被下一个事件吸引。

    (3)对于非时效性事件,手机应用不但可以随时发布,搜索,上传,而且可以与编辑互动,与同道沟通,阅读的火花可以及时碰撞。而期刊只能是一个人静静的品读与思考,缺乏及时互动。

    4.在这样的数字时代背景下谁不得不选择纸媒?

    (1)不习惯上网成天对着手机电脑却又略有文化素养的中老年人群。

    (2)18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及低幼的小朋友。对于上网,家长也是严加把控,为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多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订阅一些相关杂志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扩大孩子知识面。对于低幼小朋友,由于为保护其视力,培养其阅读习惯,有素养的家长多对为其定杂志,作为亲子伴读材料。

    (3)科研工作者。虽然专业性强的学术论文,在网络上可以及时搜索查询下载,但还是需要期刊编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认真组稿、审核、编辑、校对出版才能面见大众。

    二、智能手机环境下的期刊出版创新

    1.期刊的表现形式要多元化。

    (1)纸质期刊不再是期刊的单一表现形式,网络电子期刊,APP形式的电子期刊,分享精彩内容,可以增加人气让更多人关注,进而扩大社会影响力。

    (2)纸质期刊可以加入数字化元素,通过音频、视频及互动交流平台,让平面杂志变立体。譬如针对低幼期刊,在看故事的同时,扫描二维码,即可播放出声音,并提出一些小问题让孩子在阅读中思考。可以让不识字的孩子自己阅读图画书。譬如手指操游戏,扫描纸质书中的二维码,可以出现简短的视频,教孩子怎样做手指操,实现更多的互动。针对老年刊,对于喜欢阅读保健栏目和书画栏目的老年,在看相关文章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看到一些按摩穴位的视频和手法教学,书画笔触方面的教学,弥补平面纸媒用言语难以表述的缺陷,也可以填补光看视频来不及记录或思考的遗憾。对于专业性论文,可以留下作者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作者微博或微信,或者在杂志社构建的平台上与作者交流阅读心得,产生互动,扩大圈子。

    2.智能手机环境下的期刊盈利模式探索

    纸媒的发行力度能稳住发行量已是不易之事,广告商的广告投放已慢慢转向网络及移动应用,因此对于期刊广告来说业务量是萎缩的,再不复从前门庭若市。因此单靠卖杂志或卖纸质杂志的广告位盈利已不能满足期刊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必须通过创新模式来实现新的增长点。

    (1)推出手机APP应用,网罗订阅基数,在一定基数上,推出增值服务,因为只有达到一定量的基数,如上万订阅量后,才有可能有读者愿意为内容付费,譬如QQ,用户达到一定量后,才有人愿意成为高级会员,享受更多的增值服务。相对于纸质杂志发行量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态,移动应用的数据则是实实在在的具有话语权。广告商需要看到杂志APP在网络中的活跃状态,如果活跃度高,下载人数、浏览人数多,广告商也愿意投放广告,为此付费。

    (2)数据资源整合、分析,挠到受众“心痒”,抓准受众“痛点”。电子文稿的重复利用率是远高于纸质文档的,可供重复下载、转发、阅读,但版权归属在转发过程中容易遗忘流失。那么在网络宣传上,转播优质文章时应反复打出期刊品牌名称,加深公众印像,并将类似文章集结成册出版,同时在线推出预订、售卖等广告及服务。

    大数据时代,分析数据可以找到受众的需求,移动互联网上可以很快的接收到受众对刊物内容的反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关注什么,他们想要什么,都可以在问卷调查中体现出来,由此刊物编辑可以进一步调整内容和设计,做出反应。受众在接触到优质美文或有触动的文章时会留有深刻印象,因此会有买单意愿出现。期刊可以结合文章特色推出相关的阅读书籍包、纪念明信片、书签、背包、卡通挂饰、纪念章等富有设计元素及特色情怀的周边物品,受众会因在某阶段爱某类文章,而怀有某种情愫,进而选择某种风格来生活,可以搭配文章推出类似格调的限量物品以提升期刊品味与品质。

    (3)推出线下服务,网络上的信息繁多,但可信度有待斟酌,而期刊却相对可靠正统得多,在期刊上推出的线下活动,更容易被受众接纳。手机低头一族最大的特点是网络活跃而线下大多数是宅到孤独寂寞冷,如果有能引爆他们兴趣点的活动,他们会非常愿意改变成天玩手机的低头样态。因此作为杂志社,要打破固守纸本的文人模式,动起来,借助本身资源,例如专家、学者、公知、趣味玩家、特色DIY手工业者、商家等,针对性的组织各层面的活动,例如高端的可以有拍卖会,学术交流研讨会,中端的可以有知识培训、拓展训练、游学,还可以有夏令营、亲子游,甚至可以是线下沙龙等等,缴纳年费或参会费即可参加。期刊编辑要让手机期刊APP应用和纸质杂志作为聚纳人气的官方阵营,而线下活动作为盈利的暴增点,要打开平面的杂志,让活动纵深延展。譬如心理方面的杂志,可以推出心理旅游,由资深心理咨询师带队,筛选符合条件参加的队员,一边惬意游山玩水,一边进行团体治疗辅导。不单是心理杂志,针对老年人的杂志,可以进行书画培训,而后在刊物中推出特色人生故事及优秀作品栏目,针对青少年杂志,可以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夏令营活动,国际文化交流夏令营、国学夏令营等,再推出成长系列特色青春栏目,针对白领杂志也可以做类似活动,一方面帮助他们解压放松身心获得成长,一方面携手他们快乐面对生活。活动都可以做成后续的报道继续刊登在杂志上,吸引更多的人气来参加。

    (4)强强合作话共赢,要转型线下进行市场线下活动,可以借助期刊本身的公信力及号召力,与有经济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校园等进行合作洽谈,挖掘他们的需求,在发展社会效益同时,通过进行针对性服务,获取经济效益的发展。比在市场上盲目大海捞针,千人拥堵独木桥要容易获得收益。

    夜思良策万千条,醒来依旧卖豆腐,口头说千遍不如踏实做一条,袖手旁观,等来的只有前朝旧梦,迎面而上反有徐徐生机。数字化环境给期刊出版,带来的并不一定是豺狼虎豹,而是一种除旧迎新,激发期刊人以新精神、新面貌、新形式来应对时代的发展,是一种格局的破而后立,是一种创新的奔跑与飞越。当然这也期待具备格局和视野的编辑们共舞,实现期刊行业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斌杰,蒋建国.新闻记者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郑秉勤.纸质期刊的现状及其利用率的改革思考[J].贵图学刊,2013,(3).

    [3]程忠炎.数字化环境下期刊出版和运作新模式探讨[J],编辑之友,2010,(1).

    [责任编辑:程文燕]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