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绝响:《百鸟朝凤》的乡土风格及文化传承
杨帆
《百鸟朝凤》故事简单,讲述了唢呐这门传统技艺的流传,道述了一个沉重、凄美的故事,那里有我们记忆中的乡土、秦川、陇田。无论是表现风格,还是艺术审美,乡土和传统文化的追忆总是来得深沉而美好,让我们不得不直视生存的欲求。《百鸟朝凤》本是一支唢呐名曲,翻拍成电影之后,绝非曲子所表现的那般简单。这首曲子只能丧事上追悼仙逝者,是对逝者超高的评价,绝非道德平庸者可享。
一、 浓郁的乡土风情
乡土是一种情感,深深地积压在我们的心底,那里住着我们的老母亲,和那座无言而给予我们深沉的爱的大山。影片《百鸟朝凤》就像一个精雕细琢的艺术品,熔铸着内心对那片乡土之情的感悟和追忆。在影片中,无双镇就像是所有中国人的乡土缩影,在那里,婚娶、丧礼、酒席都离不开唢呐,可以吹响欢快的宴乐,也能奏响丧葬的哀音。[1]
影片《百鸟朝凤》所吹奏的唢呐名曲,前身为乐曲《百鸟音》,后流传到了山东、安徽等皖北地区,随后传至河南、河北等地,是群众熟悉而喜爱的民间乐曲之一。而影片中的唢呐乐曲,奏于那片高高的黄土坡上,奏响之际瞬间将观众带到了家乡那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上。唢呐源自于巨野,究竟何时流传开来,也许连村民也记不得了,在这个闻名古今的“唢呐之乡”,世世代代的村民都擅长吹奏唢呐。而这项民间传统技艺并不是后继无人。在影片中,一班人吹着唢呐,对面是一支西洋乐队,演奏着长号架子鼓,为性感的摩登女郎伴奏,这个场面,可以说是电影中最大的戏剧冲突场面。应受到礼遇的唢呐戏班遭到了冷落,而大批的人追捧的是西洋乐队和摩登女郎。主人公天鸣无法接受,随即伴随着长长的耳鸣,他捂着自己的耳朵,不禁蹲在了地上。他的耳鸣,何尝不是一记警钟,带给观众和整个社会以警醒。而电影中的《百鸟朝凤》,似乎成为我们故去的乡土在面对城市化进程时所演奏的一曲挽歌,这里有振聋发聩的诘问,也有悲恸绝美的惋叹:文化逝去,民族何存?你我何在?
当然,现实并非影片那样如此不堪,对于巨野这个唢呐故乡而言,有唢呐吹奏的地方,就充满着人气,人们总是大老远的出现在婚娶、丧葬、庙会、宴席的现场,唢呐就像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记忆虽美好,却总是按捺不住生存欲求的不安。影片中所传达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似乎带给观众一种神圣的光芒,而这种光芒竟是由平凡的琐呐匠流溢出来,其中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惊叹。在这部如镌刻般的电影艺术瑰宝中,浇筑的是关于如何面对人生的感悟,传达的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不懈传承,流露的是对国民的深刻人文关怀。也许,只有当中华民族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之巅时,才是百鸟朝凤奏起之时。
二、 传统文化的蹒跚前进
唢呐作为一种深刻的民间艺术形式,化作了传统文化的印记符号,在逝去的历朝历代乃至如今的婚丧嫁娶中,饰演着一种文明的角色,利用气氛的调节、礼仪的烘托,成为民间群众眼中的娱乐。即便闲来无事,亦能听一段解解乏。但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时代一去不返,新娘子也不再戴凤冠霞帔听着熟悉的唢呐声出嫁,更多人选择请西洋鼓号前来演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淡忘了唢呐。于是,当它难以承担起文化角色之时,这种传统民间艺术的流失和湮灭似乎成了必然。在影片之中,为了给老爷子祝寿,天鸣带着新成立的游家班热热闹闹地吹啦着曲子,而此时一大帮扛着贝斯、长号的西洋乐队陆陆续续地进入了视野,在传统的乡村寿宴上,这支西洋乐队光鲜而扎眼,一场唢呐乐队和西洋乐队之间的较量似乎就这么上场了,这似乎是影片中乡土唢呐乐队首次对阵这支来自于现代乐队的挑战,显得滑稽异常。[2]虽然挑战者并不是那般的华丽,但也足以使唢呐乐队头破血流。当天鸣终于接下了最后一趟活之时,却发现兄弟们早已各自散去。即便在焦师傅的带领下,挨个拉拢、召唤,也再没有将传统班子凑齐,这似乎就是一种象征,天鸣的无奈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无奈,他再也回不去那个受万人敬仰的岁月,唢呐也犹如乡村弃妇一样,被丢弃在岁月的长河中。
现代社会的钢筋玻璃,将红木碧瓦深深地压在了历史的厚土之中。影片中现代化电子音响也将传统的唢呐班子挤到了小角落。无论多少艺术家撑门户,当面对现代文化而言都备显苍白、孤单,正如影片中坐落在城角的流浪者一样,孤独的吹着唢呐,即使偶尔有好心人施舍一两枚硬币,却也从不曾驻足听一听那熟悉的声音,哪怕只是一瞬间。如此种种,都寓意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明的遗弃,纵然有不舍、可怜,也再难阻挡。在影片中,主人公是以焦师傅、游天鸣为代表的唢呐民间艺术者,根据影片当时的时代背景,游天鸣在拜师之时,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改革开放已经开始,社会也开始呈多元化变迁,现代化理念逐步渗透,诸如寿宴之上的西洋乐队,天鸣之母的换亲计划,天鸣妹妹的自由恋爱等等。就传统艺术教育形式上,类似于焦师傅所教授弟子的方法已经十分落后,淘汰也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许,焦师傅对于艺术的坚持可敬,但何尝不是一种固守,当遭到时代的抛弃之时,只能抱憾终生。天鸣是新时代的技艺传承者,但是,他认识不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也不知广收学员,将传统文化艺术普及大众,而是如上一代人一样抱残守缺,制约了唢呐这门艺术的发展,所幸的是最终县文化局选择将唢呐收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对于焦师傅而言,也算临终安慰。但是,对唢呐艺术而言,却难知是喜还是是悲,或许会将其带向一个更加迷茫的未来。
就像影片之中唢呐曲名——《百鸟朝凤》所遭遇的命运一样,我国传统文化在如今这个现代社会风俗变迁的时代而被置于尴尬的地位,遭遇了如电影《百鸟朝凤》一般的冷落。在影片的上映之初,票房十分惨淡,很多电影院甚至不惜减少场次、取消排片,观众街头所议论的是3D、特效、大片,但关于《百鸟朝凤》这种极具浓郁乡土风格的电影却不屑一顾。[3]直到制片人不得已下跪,才引起了各界的重视。在各大媒体、手机社交移动终端,大众热切地观看、讨论着吴天明这部遗作,赞美、惋惜之声一片,若艺术需这般才能获得认同,那将是多么惋惜。关于影片《百鸟朝凤》,并不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的,而是一部少见的艺术电影,但是,得到了口碑,却赚不到票子。影片如片中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一样,蹒跚而坎坷,就像在新旧交替下的艰难摸索一样,充满主旋律的价值与大气的精神。《百鸟朝凤》的艺术表达方式、内容,无一不是承自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无不容纳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但在历史的长流中,这些都会被无情地洗去,纵然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行为,也难逃冲刷。场景中重现的旧式瓦房、熟悉的耕作,儿时记忆的婚丧习俗,所有这些,似乎都是吴天明导演所要极力告知我们的话,只是,这种犹如唢呐一样哀鸣式的传达太过悲恸。以焦师傅、天鸣等唢呐匠师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它兴,是我们感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亡,又让我们忍不住深感担忧。类似于唢呐这样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传承,向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不是。纵然有精英们的呐喊、政策的要求,但仍抵不过大众的行动,影片《百鸟朝凤》中所寓意的传统文化,在跌跌撞撞中前进,纵然有迷失、有坎坷,但好在电影人有寻找,大众也有找寻。
三、 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
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的是“技艺”,承的是“精神”。在《百鸟朝凤》这部影片中,似乎掀起了一场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所做的一番探索,当然,更多的是为了引发观影者、观众、后人的深刻思考。影片自身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宣传,因此,对于导演吴天明和制片人而言,可谓用心良苦,只为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如此才能引发更多的共鸣,才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至于失传,而是在如今这个新时代,得以保护,实现与时俱进。
从影片的主基线来看,是唢呐这项民间演奏艺术的传承。焦三爷一直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徒弟,以继承唢呐技艺,让《百鸟朝凤》这支经典曲子能够一代代地流传下去。他始终恪守“传承”的职责,那一箱满满当当、各式各样的清朝唢呐,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剧中的焦三爷虽然找到了游天鸣这个关门弟子,却找不到艺术文化的传承之道,墨守陈规导致唢呐技艺濒临失传。
影片似乎以一个反面教材,告知我们传统文化正确地传承、发展之路。[4]一方面,是传承人的培养,不在多、而在精,不在量、而在质。徒弟游天鸣就是一个例子,坚持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那份决心、倔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蓝玉,一旦面对大城市“挣大钱”的机会,就抛弃了唢呐艺术,一心只求“挣大钱”。另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扶持。将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录制成影像资料,完整地保存下来,供后人瞻仰、学习。就像影片中文化局傅局长这样,将唢呐纳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同时,还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找寻创新之道,寻找竞争,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和进步,如影片中唢呐演奏队与西洋乐队竞技一样,只有竞争能够促使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完善,做大、做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