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药在慢性肾病中的辨证应用

赵立沙 袁慧 夏欣欣 周冬枝
关键词:中药;对药;肾病;辩证施治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3.029
中图分类号:R272.9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3-0102-03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肾病多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大。而中医治疗可提高缓解率,降低复发率及西药的毒副反应。中医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为中心,多兼夹风、湿、瘀、毒,又相互影响,加速病情进展。对药是单味药与复方之间的纽带,是配伍的基础,也是中药复方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笔者发现,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常用固定对药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兹将常用对药做一分类总结,以期为提高中医治疗慢性肾病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1 补虚类
1.1 白术-山药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医学启源》曰:“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止渴,安胎。”《本草蒙筌》提到“麸皮制去燥烈而和胃”。临床上,偏于脾虚重者用麸炒白术,水肿较重者用生白术。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救阴敛阳之功,《本草求真》载其“本属食物,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两者配伍,乃取参苓白术散之义,山药以滋脾之阴,白术以理脾之阳,脾脏之阴阳调和,运化之功则健。
1.2 黄芪-当归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为“血中圣药”,既行血,又逐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两药合用为“甘温除热”之当归补血汤,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使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合用共奏补气生血、降低尿蛋白、提升血浆白蛋白、缓解肾性贫血作用。
1.3 女贞子-墨旱莲
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补肝益肾、乌须明目。《本草正》载:“养阴气,平阴火……止尿血。”墨旱莲甘、酸、寒,归肝、肾经,补肝肾阴、凉血止血。《分类草药性》谓其“止血,补肾,退火,消肿”。墨旱莲补益肝肾,养阴而不腻滞;女贞子滋肝肾之阴,补而不腻不燥。二药相须为用,均入肝、肾经,滋补肝肾,滋养而不碍胃,清凉而不苦寒,互相促进,能增强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之功。另外,墨旱莲夏至之日采,女贞子冬至之日收,二药伍用,有交通季节、顺应阴阳之妙用,效专力宏,治疗肾性血尿能明显增强疗效。
1.4 芡实-金樱子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金樱子酸、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固精缩尿、涩肠止泻。临床上,肾病水肿与脾肾两虚互为因果,故健脾补肾是治疗的关键所在。芡实、金樱子均药性平和,无明显寒热偏性,皆干涩,具有益肾固精、健脾除湿之效,二药配伍乃《洪氏集验方》之水陆二仙丹,一偏涩精止遗,一偏固肾健脾,合用则有固涩兼得之妙,对精微下泄之血尿、蛋白尿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金樱子、芡实配伍益肾固精、补肾涩精,治疗蛋白尿具有良好的疗效[1]。
2 治风类
2.1 蝉蜕-僵蚕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研究表明,其有抗惊厥、抗炎、抗氧化及免疫抑制作用,并有消除尿蛋白功效[2-3];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该对药适用于急慢性肾炎合并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峡部淋巴滤泡增生,既能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又有降低尿蛋白功效,对急慢性肾炎发作期及巩固期均有良好治疗作用[3]。二药气味俱薄,轻清上浮,合用共奏疏散风热、利咽化痰、散结解毒之效,对控制上呼吸道感染、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或消除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
2.2 蒺藜-地肤子
蒺藜性平,味苦、辛,入肝经,平肝解郁、祛风明目,《太平圣惠方》载其“治通身浮肿”。地肤子性寒,味辛、苦,归膀胱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神农本草经》载其“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其利膀胱小便积热,祛皮肤之风,湿热不扰而阴精自安;蒺藜更有行气活血功用。二药合用,共奏祛风清热、辛开苦降、去除蛋白尿之功。
3 治瘀类
3.1 丹参-川芎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名医别录》载其“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久服利人”。丹参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进肾动脉灌流量,改善微循环,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减轻或延缓肾损害[4]。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气药”,具有通达气血的功效。丹参、川芎相须配伍,可使活血化瘀之功倍增。
3.2 牛膝-泽兰
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药性论》载其“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泽兰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脾经,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两药皆有引血下行、引火下行、引药下行的作用,合用共奏活血通经、利水消肿、补肝肾之功。
3.3 三七-茜草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之功,《本草新编》认为三七根为止血之神药。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之功,《本草经疏》谓其“治尿血”。两药均有止血之功,然三七止血兼能活血,可化瘀生新;茜草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行血。二药配伍,相得益彰,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又清热的优点。临床适用于血尿的各种证候。
4 治湿类
4.1 薏苡仁-茯苓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为淡渗利湿之品,且味甘而有健脾之功。肾脏病患者表现为脾虚湿困,水肿偏于双下肢,小便不利,便溏纳少,薏苡仁可起到健脾利水消肿之功。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为利水渗湿消肿要药,利水而不伤正。肾脏病患者长期脾虚湿停,遇长夏为湿热所困,湿热邪胶着难解,薏苡仁长于清热利湿,茯苓长于健脾利水,两药合用,扶正与祛邪兼顾,共奏健脾利湿之功。
4.2 藿香-佩兰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醒脾和胃、和中止呕、解暑祛湿,为“清芳微温,善理中州湿浊痰涎,为醒脾快胃、振动清阳之妙品”。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表散暑邪、宣化湿浊、和中而定痛。《本草纲目》谓其“气香而温,味辛而散,阴中之阳,足太阴、厥阴经药也。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肝郁散,则营卫流行而病邪解……走气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亦可“除陈气也”。二药均为芳香化浊要药,相须为用,藿香馨香而不燥烈、温煦而不燥热,芳香化浊,里湿化而脾胃醒。合用二药,共奏芳香化浊、健脾利湿功效,湿浊去则蛋白自消。
5 解毒类
5.1 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白花蛇舌草味甘、淡、微苦,性凉,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消痈活血、利水通淋。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消痈、利胆祛湿。《滇南本草》谓其“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合用,具有清热消炎、凉血解毒、活血祛瘀效用,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可起到凉血解毒利湿功效。
5.2 黄芩-栀子
黄芩苦、寒,归肺、胃、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能“泻三焦火,清胃脘血”。两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可使疮疡肿毒得愈,且对各种细菌及皮肤真菌具有抑制作用。两药对肾病治疗效用可能与其抗菌、降血压等功效有关。
5.3 连翘-大黄
连翘苦、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现代研究表明,大黄有降尿素氮之功效,对改善肾功能有益[5]。连翘轻清而浮,散结消肿,善清心而去上焦诸热,为治疮之要药,可清透全身体表之热;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两药合用,可使全身之热清,积聚结节消,并使之从下而去,且对长期使用激素之痤疮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晓黎.益气活血补肾涩精汤治疗小儿蛋白尿75例[J].现代中医药, 2008,28(3):56-58.
[2] 杨璐,李国玉,王金辉.蝉蜕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J].农垦医学,2011,33(2):184-185.
[3] 李汴生,谢谋华,路翠棉.虫类对药在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0):71-72
[4] 周冬枝,吴琼.益肾保真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12):74-77.
[5] 王平,李春雨,沈晓飞,等.大黄水煎液治疗慢性肾功衰竭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26(5):91-94.
(收稿日期:2015-02-06)
(修回日期:2015-06-26;编辑:梅智胜)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