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原则体现和作用

    黄涛

    摘 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也在跟随着国际的潮流。新会计准则存在着重大的突破,提升了资产负债表观在准则中的原则性表现地位。资产负债观念能够起到确认会计计量和披露会计信息的作用,其表现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关于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原则体现和作用,来更好的理解会计准则。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观;会计准则;原则体现

    0 前言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相继由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预示着我国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准则是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核心,其具体的应用和准则,对企业的会计标准体系有着新的规范作用。变化的产生不仅限于会计准则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而且在理念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改观,比如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带入。在形势的发展下,从业者需要转换思路,更好的了解资产负债表观的内涵与延伸。通过对其在会计准则中的作用和原则表现,来更深的了解会计准则,并且将新的理念贯彻到工作与学习当中。

    1 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原则体现

    (一)所得税中的原则体现

    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原则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关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情况,在《企业会计准则第l8号--所得税》的内容中有所体现。兼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原《企业会计制度》中核算所得税的方法。而在纳税影响会计中,还存在债务法和递延法。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其着眼点都在于收入费用观在利润表中的具体表现,会计利润是核心内容。而在新的会计准则中,时间性差异或永久性差异的调整,得出的纳税所得额,最终得出的应缴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与现实中的负债定义和资产的递延税款明显不符。传统会计准则中,"递延税款"被更多的应用于平衡余款项目,并不是根本的会计要素。但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其要求企业在取得负债和资产的时候,就应该遵守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规定,确定负债和计税基础的账面价值,还要区别计税基础差异,在二者兼得后,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或者负债情况。这样的改变,很好的将利润表的核心价值转移到了资产负债表上,更真实的呈现了负债和真实资产未来可回收的资产,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了企业的未来负债和资产情况,进而体现企业实际的现金流情况。

    (二)在要素定义中的体现

    资产负载表观理念,在会计要素的定义上,得到了表现上的强化,二淡化了关于收入费用表观的理念,其表现更加有相关性、真实性。将资产定义为未来经济利益,让资产更好的成为了会计要素的基础。现在未来经济利益牺牲的义务,由负债来承担;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就是收入;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就是费用等等。企业获利的资源是资产,利润随资产应运而生,在基于资产负债表观之后,要素的本质更加清晰。

    (三)在计量模式中的体现

    在传统的会计准则中,有关会计实务中收益计量模式的准则,更多的还是采用收入费用观,存在着一定的束缚。二新会计准则突破了这样的局限性,使用了国际上比较广泛的负债和资产定义,并且作为两个核心的会计要素,之后再决定另外的内容。进行计量的时候,强调会计要素的作用,除了可以采用原有历史成本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现值和公允价值等现行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由此可见,新的会计准则更注重负债和资产的质量。

    (四)确认损益方面

    资产负债表观从收入费用观的转向,在损益确认计量模式中也有所呈现。索然还并没有完善的资产与负债计价,更多的依靠历史成本计量,导致出现了历史成本计价的资产项目摊销。但是在新的变化之下,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表观在这个方面,依旧有所突破。利润金额取决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收入和费用,以及损失金额的计量,引入了利得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概念。

    2 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作用

    (一)在基本准则中的作用

    新会计准则应用了全新的收益理念,具有更全面的资产负债表观定义会计要素情况。在准则当中,首先就指定了资产的控制者和所属者,通过其所形成的交易形势,可以推算出企业未来可以获得的利益资源。负债定义的有限性,体现为资产和负载作为基本会计要素的现时义务。与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准则强化了负债确认和增加资产的条件,企业在资产负债观的约束下,需要将所有符合负债定义及确认的资产,全部确认到负债表当中,具体包括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等等。而其他不符合确认条件的资产,全都会从资产负载表中剔除。

    在会计准则中的作用,资产负债表观还体现在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与目标相互协调。这样的情况在旧准则中是不存在的,新准则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虽然不在强调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基础,但是却将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合而为一,将历史成本原则纳入到会计计量属性当中,将配比原则取消,新规划了资本性支出原则和收益性支出原则,同时增强了实质性的原则,突出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高要求。

    (二)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现值、历史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是新准则的计量属性,另外还引入了公允价值和重置成本,这更加突出了资本负债观的主导思想。其真正的价值作用,可以呈现企业的真实收益,并且在损益的变动下,依旧能够通过具体准则的应用,计算出实际的企业资产负债情况。

    在存货准则方面,由于规定了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和加权平均法,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存货的成本就可以更好的呈现。存货数字在资产负债表上,代表着过去的情况,而无法诠释企业先行的资产负债表观和行政财务状况。在允许介入借款费用之后,生产活动的销售状态,会与存货情况结合在一起,其所占用的借款资金,也会被赋予资本的定义。比如企业大型陈品较长的生产周期,按照新的准则,就应该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而体现现代化的理念。

    在无形资产准则方面,由于区别对待了企业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允许费用的资本化后,财务人员可以更进一步的掌握上市公司的阶段性数据,更便于分析企业在创新和科技方面所拥有的现金流和业绩,进而估值水平会有所提升。

    在资产减值准则方面,如果资产无法带给企业经济利益,或者是低于账面价值,那么这部分的资产便不再予以确认,或者是现在的价值无法和原账面价值相等。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出资产的减值情况,企业应该将损失的减值资产进行确认,并更改资产负债表,按照新会计准则,比较广泛的去确认这一类别的资产项目。由此可见,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更进一步趋向于资产负债观。

    在所得税准则方面,资产负债观存在着标示性的作用。新的准则全面的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企业在负债的时候,要根据未来的发展走势,来确认现行的税务情况,将账面的价值进行递延,这样便可以保证账面的真实性,计算出持续性的发展情况。

    在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方面,当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动的情况下,财务应该予以附表的形式进行体现。不仅要求企业要时时掌握变动,上传变动表格,而且要直接的将权益的获得与失去,加入到当期的损益情况当中。由于所有者权益变动发生的资本交易失败情况,也应该体现在全面的收益组成表格当中。资产负债观强调全面收益,因此这也是资产负债观在该准则中运用的结果。

    3 结束语

    资产负债表是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其重视反应企业真实的价值与财富。确认企业负债和资产的时候,在新会计准则基础上,不在受限于交易情况或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在计量方面,有着更动态的变化,从形式化转变成了实质化的状态。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中,存在着较强的指导性原则表现,但是理论上也存在着多种理解观念,其实施的真实效果会因为理念的差异二产生分歧。资产负债观理念在会计准则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为了让我国会计准则更充分的迎合国际潮流,还是应该在市场商业信用和上市公司资料质量等方面,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朱开,侯海桂. 浅析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表观[J]. 经济师,2010(05).

    [2]周雅文. 浅论会计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表观[J]. 会计师,2014(11).

    [3]孙国栋,沈蓉青. 浅议我国的新会计准则[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2).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