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总相宜
张林妍
摘要:后期制作对电视新闻专题来说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成败的关键。它可以巧妙地规避失误,可以凸现亮点,也可以烘托气氛,提炼主题。当然,好处也在恰如其分之间。
关键词:电视新闻专题 后期制作 恰如其分
电视工作者都希望自己采制的新闻作品完美,但在实际工作中有难度。电视新闻专题因真实性、严肃性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难度更大。笔者认为,想要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就要看能否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巧妆妙抹避失误
电视新闻专题的后期制作是对电视新闻专题的再创作,它可通过巧妙的特技和画面语言、字幕的剪接,纠正电视作品拍摄中出现的失误,弥补画面中的不足。2015年6月,江西中南部发生特大暴雨,兴国县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大面积严重受灾,部分乡镇还发生了泥石流塌方导致人财损失。事发突然,县电视台迅速派出记者,前往现场拍回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但是因为天气恶劣,摄像机被水淋湿,镜头内结雾,加上采访记者年轻没有经验,首次遇到这种事不懂应急处理,导致部分重要画面素材损坏,模糊不清,画面结雾较明显。如果不能及时制作出抢险救灾的电视专题,将是重大失误。好在画面中结雾部分大多集中在镜头右侧的上、下两部分。在制作过程中,笔者巧妙地在这两部分打上色底,注上栏目图标和对话字幕,实在不行的,就在该处打上爱心捐款电话的动态LOGO。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不错。这次电视专题制作任务通过淡妆和浓抹并举,有效修正了重要画面的失误,制作手法“巧相宜”, 完成得有惊无险,达到了良好效果。
凸现亮点入眼来
电视新闻专题的前期拍摄完全是按照事物发展的程序依次记录,但在后期剪辑中,则可以随意取舍和排列组合,先发生的可以放在后面,压轴戏也可以当成开场白。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增强表现力只要不改变真实性,必要的调整是允许的。例如专题片《我想有个家》,拍回来的素材是从县青少年中心救助一个孤儿开始的,解说词也是从儿童身世开始的,可以说是循规蹈矩,四平八稳。但笔者经过浏览原始素材后,大胆地决定打乱画面素材的逻辑顺序,从这个孤儿在商店里偷东西被派出所抓住的镜头开始切入,再回头讲如何救助孤儿的故事,同时和采访的记者一起根据画面重新组织解说词。节目播出后,观众们反映,一开始就被专题片中的抓小偷吸引了,然后又为孤儿的可怜身世而难过,再接着被全社会对“小偷”的各种关爱感动。节目播出不到一个星期,就收到社会捐款5万多元,孩子也被有关部门送到特殊学校学习。该节目制作第一时间凸现亮点,及时吸引并感动了观众。
声声相印悦人耳
随着电视事业的向前发展和观众欣赏品位的日益提高,人们希望电视工作者能够提供制作更加精良、信息量更加丰富的电视专题节目。在这种趋势下,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声音创作越来越受到电视工作者的重视。现在,数字化音频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视新闻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在电视新闻专题片中制作一些设想的声音效果,以增强专题片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音效编辑,最重要的是同期声和效果声的运用。用好了它们,对于增强专题片的现场性和感染力起到很大作用。例如在制作纪录片《长征组歌老区行》过程中,在讲到北京军区战士歌舞团在兴国县将军园演出时,笔者就大量运用了演出时的现场音和主要演员的采访同期声,同时还把央视老纪录片《长征组歌》演唱的原声若隐若现地放在相关的解说词背景音中。各种声音穿插贯通,交相辉映,恰如其分的运用,使得整个片子味道增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同期声类似的还有效果声的应用。效果声不是通篇都有,但许多时候,几秒甚至零点几秒的一个声音,就起到了烘托气氛、转场等诸多作用。例如笔者曾制作了《将军县喜迎党的十八大》的片头,画面制作完成后,除了配乐以外,还增加了锣鼓欢腾的声音,孩子欢笑的声音等多种效果声,极具震撼力。所以,效果声如果运用得好,是语言和音乐难以替代的。
恰到好处方有味
电视节目制作在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种包装。包装本身虽然并不负载信息,但恰当的包装可以增加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性,使主题更鲜明、生动、深刻,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和欣赏性。但是,如果过于注重包装,施以浓墨重彩,则可能因为相互抑制、内外失调而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起到相反的效果,以至于失去收视兴趣。
2015年,我台接到一个电视新闻专题制作任务,主题是县团委号召全县青少年向县实验小学一个父母离异患白血病等着骨髓移植的学生捐款。接到任务后,为了锻炼新人,台里让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记者着手制作。她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悲情音乐用于配乐,在画面剪辑上多采用儿童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奶奶痛哭流涕的镜头,字幕反反复复地播出“请大家献爱心”字样。审片时,大家都认为全片基调过于悲情,情绪渲染有些消极,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近似于街头乞讨。最后全片重新调整制作,加入了表现孩子积极求生欲望和全社会倾情相助的内容。节目播出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凡事都应有个度,电视新闻专题制作更是如此,恰当的才是最好的,所谓“淡妆浓抹要相宜”。当然,淡妆也好,浓抹也罢,说到底只是一种修饰和装扮。这种修饰和装扮要突出而不是抢主题,强化而不是淡化内容,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作者单位:兴国县广播电视台)
摘要:后期制作对电视新闻专题来说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成败的关键。它可以巧妙地规避失误,可以凸现亮点,也可以烘托气氛,提炼主题。当然,好处也在恰如其分之间。
关键词:电视新闻专题 后期制作 恰如其分
电视工作者都希望自己采制的新闻作品完美,但在实际工作中有难度。电视新闻专题因真实性、严肃性要求,要达到这个目标难度更大。笔者认为,想要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就要看能否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巧妆妙抹避失误
电视新闻专题的后期制作是对电视新闻专题的再创作,它可通过巧妙的特技和画面语言、字幕的剪接,纠正电视作品拍摄中出现的失误,弥补画面中的不足。2015年6月,江西中南部发生特大暴雨,兴国县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大面积严重受灾,部分乡镇还发生了泥石流塌方导致人财损失。事发突然,县电视台迅速派出记者,前往现场拍回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但是因为天气恶劣,摄像机被水淋湿,镜头内结雾,加上采访记者年轻没有经验,首次遇到这种事不懂应急处理,导致部分重要画面素材损坏,模糊不清,画面结雾较明显。如果不能及时制作出抢险救灾的电视专题,将是重大失误。好在画面中结雾部分大多集中在镜头右侧的上、下两部分。在制作过程中,笔者巧妙地在这两部分打上色底,注上栏目图标和对话字幕,实在不行的,就在该处打上爱心捐款电话的动态LOGO。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不错。这次电视专题制作任务通过淡妆和浓抹并举,有效修正了重要画面的失误,制作手法“巧相宜”, 完成得有惊无险,达到了良好效果。
凸现亮点入眼来
电视新闻专题的前期拍摄完全是按照事物发展的程序依次记录,但在后期剪辑中,则可以随意取舍和排列组合,先发生的可以放在后面,压轴戏也可以当成开场白。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增强表现力只要不改变真实性,必要的调整是允许的。例如专题片《我想有个家》,拍回来的素材是从县青少年中心救助一个孤儿开始的,解说词也是从儿童身世开始的,可以说是循规蹈矩,四平八稳。但笔者经过浏览原始素材后,大胆地决定打乱画面素材的逻辑顺序,从这个孤儿在商店里偷东西被派出所抓住的镜头开始切入,再回头讲如何救助孤儿的故事,同时和采访的记者一起根据画面重新组织解说词。节目播出后,观众们反映,一开始就被专题片中的抓小偷吸引了,然后又为孤儿的可怜身世而难过,再接着被全社会对“小偷”的各种关爱感动。节目播出不到一个星期,就收到社会捐款5万多元,孩子也被有关部门送到特殊学校学习。该节目制作第一时间凸现亮点,及时吸引并感动了观众。
声声相印悦人耳
随着电视事业的向前发展和观众欣赏品位的日益提高,人们希望电视工作者能够提供制作更加精良、信息量更加丰富的电视专题节目。在这种趋势下,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的声音创作越来越受到电视工作者的重视。现在,数字化音频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视新闻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在电视新闻专题片中制作一些设想的声音效果,以增强专题片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音效编辑,最重要的是同期声和效果声的运用。用好了它们,对于增强专题片的现场性和感染力起到很大作用。例如在制作纪录片《长征组歌老区行》过程中,在讲到北京军区战士歌舞团在兴国县将军园演出时,笔者就大量运用了演出时的现场音和主要演员的采访同期声,同时还把央视老纪录片《长征组歌》演唱的原声若隐若现地放在相关的解说词背景音中。各种声音穿插贯通,交相辉映,恰如其分的运用,使得整个片子味道增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同期声类似的还有效果声的应用。效果声不是通篇都有,但许多时候,几秒甚至零点几秒的一个声音,就起到了烘托气氛、转场等诸多作用。例如笔者曾制作了《将军县喜迎党的十八大》的片头,画面制作完成后,除了配乐以外,还增加了锣鼓欢腾的声音,孩子欢笑的声音等多种效果声,极具震撼力。所以,效果声如果运用得好,是语言和音乐难以替代的。
恰到好处方有味
电视节目制作在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种包装。包装本身虽然并不负载信息,但恰当的包装可以增加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性,使主题更鲜明、生动、深刻,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和欣赏性。但是,如果过于注重包装,施以浓墨重彩,则可能因为相互抑制、内外失调而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起到相反的效果,以至于失去收视兴趣。
2015年,我台接到一个电视新闻专题制作任务,主题是县团委号召全县青少年向县实验小学一个父母离异患白血病等着骨髓移植的学生捐款。接到任务后,为了锻炼新人,台里让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记者着手制作。她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悲情音乐用于配乐,在画面剪辑上多采用儿童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奶奶痛哭流涕的镜头,字幕反反复复地播出“请大家献爱心”字样。审片时,大家都认为全片基调过于悲情,情绪渲染有些消极,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近似于街头乞讨。最后全片重新调整制作,加入了表现孩子积极求生欲望和全社会倾情相助的内容。节目播出后取得了良好效果。
凡事都应有个度,电视新闻专题制作更是如此,恰当的才是最好的,所谓“淡妆浓抹要相宜”。当然,淡妆也好,浓抹也罢,说到底只是一种修饰和装扮。这种修饰和装扮要突出而不是抢主题,强化而不是淡化内容,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作者单位:兴国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