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连晤琪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传媒业带来了阵阵新风,同时也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部分数据新闻产品在技术运用、内容立意上的欠缺,需要高校与时俱进地变革教育模式,立足通识教育,丰富学生的跨学科知识背景,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高素质拔尖创新型传媒人才,方可从根本上提供问题解决的动力。
【关键词】大数据;传媒人才;培养问题;路径
“大数据”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指的是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1]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的应用正日益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推动着各行各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数据对传媒行业的冲击势不可当,媒体也在技术革新中勇敢地伸出了合作的双手。2009年3月,英国《卫报》成为全球第一家成立数据新闻部的报纸;2012年12月,《纽约时报》推出集成文字、音视频、大数据数字模型的互动式网页新闻《雪崩》,获得普利策奖。国内推出的“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中,借助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的今日头条和创新财经数据新闻的财新传媒占得两席。但除这些佼佼者外,更多的“大数据 媒体”实践却“有开场锣、无收场戏”。究其原因,既有媒体对大数据应用的盲目跟风,导致前期准备工作不足、项目实践基础不扎实;也有大数据运营的成本和环境要求依然较高,以致后期运营乏力、难以持续等。本文试图站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对当今传媒业态和专业培养间出现的断裂状况予以分析,并尝试从创新教育培养方式的角度提供解决思路。
一、大数据时代传媒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传统大众媒介的垄断地位被逐渐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借由社交网站获得了“成为新闻报道者”的权利,社会信息得以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地传播,但同时也带来了新闻秩序的混乱。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被消解,中层、基层采编人才成为维持有序传播的关键。
大数据进入传媒领域,带来了更宽广的报道范围和更精确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垄断地位和中心格局。但新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依然仰仗于内容质量,技术作为内容表达的工具和手段,要实现高水平的新闻生产,关键还是依赖于优秀的传媒人才。因此,要发挥大数据新闻的真正作用,首要任务便是弥补新环境下的人才缺口。在媒体和社会的双重期待中,高校的新闻教育成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媒人才的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分析并找到解决办法。
(一)交叉复合型拔尖人才缺失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专业化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主要指导目标,为我国的若干重点生产建设项目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专业教育模式将新闻学视作纯属新闻传播学的一个专业,设置的课程除全校公共课外,基本上都是新闻学的专业课程,该模式一度在我国新闻学教育中占据主流地位。[2]但随着我国社会条件的变化,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弱、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尤其是在当下的新闻学教育领域,还存在着传统教育理念与新媒体的发展不相适应、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媒体传播技术不相适应、师资队伍水平与新媒体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3]
面对新形势、新发展,学界和业界都对复合型拔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综合性的思维能力解决跨学科问题成为大势所趋。20世纪90年代起,高校逐渐加设了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科目。时至今日,更有部分学校已及时引入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模式、交叉复合型培养模式应成为中国新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可以形成广博善学的能力结构,为将来走向数据新闻行业、实现不同专业间的良好沟通打下坚实基础。但颇为惋惜的是,部分通识课程的设置仅仅局限于普及专业,对学生智识和相关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离实现复合型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尚有距离。
数据新闻,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即运用各种技术软件来抓取、处理、分析和形象化呈现数据,数据呈现方式包括可视化数据图、互动图表和网络在线演示等。[4]面对当下的数据新闻革新,单一的学科知识背景已经不再是其从业的核心价值,更需要新闻人以专业视角理解筛选数据,业界急需的正是这种兼备新闻与数学、计算机等跨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他们需要经过系统培养,可以利用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设计有创意的新闻选题和操作方式,可以借助多学科的知识完成协作报道甚至直接制作新媒体报道。
(二)已有人才的质量有待提升
随着媒介的迅速发展,媒介对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人才质量还未能满足传媒业及其产品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目前国内已有的大数据与新闻结合的生产实践中,部分网络媒体的数据新闻产品仅仅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了“二次传播”,即利用已有的内容建构图表型可视化表达。制作者空有使用新技术的意识,却缺乏借助数据服务公众利益的实践。且相对于国外的一些成熟产品,国内的大多数媒体实践普遍存在互动性弱、信息有效性低、媒体融合效果尚不理想等缺陷。
提升媒介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具备通识素养的传媒专业人才。在话语权下移的自媒体时代,新闻人应当对庞杂和无序的舆论场有所意识,意识到每一次发声都可能带来的不定向舆论后果,要有充分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审慎选择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尤其是对于数据的使用与选择,要警惕其中出现的可能暴露数据对象隐私的内容,以公正客观、正直理性的专业精神去报道数据内容,不借助数据进行诱导型报道。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带动宣传推广,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报道对象及读者。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目标以培育高素质职业人才为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照和道德培养力度较弱。在高等教育入學率日渐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变的当下,原有的教育目标影响了素质型新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在跨行业科目类的行业深度发展。
(三)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著名学者喻国明认为,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传媒的创新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的实质就是一种学习能力,即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所提供的工具和手段发现机遇、规避风险、“创造”需求(以使用的传播产品“唤起”人们潜在需求)的能力。[5]大数据涉入新闻领域,首先激发了媒介的形态创新,进而要求从业人员深刻思考变革本质。在吸取先进理念、模仿学习的基础上,新闻人自身要具有勇于创新的意识,编辑创作出更有新意、更具吸引力的数据新闻产品,达到“表里如一”的创新实践。尤其是减少内容同质化,提升数据新闻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是当下传媒人思考的重点之一。
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如果继续遵循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模式,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教育,必然导致高校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传媒的关键竞争力在于人才,传媒转型的瓶颈也就是人才培养的瓶颈。在新闻业界的呼吁下,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体制下的传统理论型人才需着力重视的。
二、大数据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路径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的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这不仅仅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和媒体要对人才培养投入精力,更是对高校新闻教育提出了“提速、保质”的要求。结合当前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新闻人才进行创新性适应性培养:
(一)以人为本,提升新闻学子的媒介素养
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传媒环境由此越发复杂化。部分媒体将追名逐利作为自己经营的主要目标,为了迎合受众或吸引眼球而抛弃传播道德和职业操守的事件时有发生。针对现阶段存在的新闻乱象频出、作品不佳等问题,需从根本上注重新闻人才尤其是新闻学子的媒介素养培训。
媒介素养的培训应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加强“做人”“做新闻人”的德性教育,重视人格的塑造,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正能量的传播者。二是要训练学生有基本的筛选信息能力,意识到信息的价值和内容选择的边界。尤其是面对新型技术手段的加入,学生应该有使用与否的意识,既要拥抱创新,也要避免盲从。要训练学生理解与对数字内容再加工的能力,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三是掌握分析、批判媒介行为的能力。在数据新闻的新领域中,西方大量媒体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操作模式。学习与观摩之余,也要有能够甄别优劣特别是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导向的意识。面对国内的数据新闻报道,也要能从中有所学有所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广泛学习,勤于思考。四是能够深入传媒信息之内,自主思考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的意义。培养学生依托用户、根据用户喜好和真实需求制作选题内容的意识。
在技术促进报道革新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当下的部分技术并没有完全整合进我们已有的文化之中,而是时不时成为一种被借用的力量来遮蔽真相。[6]对此,高校应从引入通识教育做起,着重强化新闻教育的基本理念,弘扬人文精神和新闻理想,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新闻学子的文化积淀,培养学生在信息整理阶段的人文素养和专业视角;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判断数据选择的范围是否可能侵犯用户隐私或违背用户意愿;面对报道内容及报道选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不利用数据曲解表达,不利用数据隐瞒真相。在掌握了对数据工具的表达能力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挖掘价值性观点的能力。
相关的课程设计可以借鉴美英等已具雏形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也可以借助相关案例的分析讲解带动学习与研究,尝试引入学生间相互研究或自我研究,分析评价身边人或某媒体的媒介行为,以撰写分析报告、建构评估模型,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实践性学习。灵活制定评判标准,以考察类必修课形式推出。
最终理想的培养结果是可以借助对大数据的全面性、科学性的运用,维护报道主体的尊严,重视受众意愿,关切内容倾向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做出有内容、有质量、有温度的大数据新闻。
(二)建立“融学科”的培养模式
“融学科”的培养模式是指建立于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针对部分热门或有发展潜力的交叉领域,设置学院间共建课程,以专业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知识储备。主要针对的是现有部分高校中,为实践通识教育思维而盲目做出的多学科课程规划现状。
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创新人才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洞察能力、见微知著的直觉能力和一触即发的灵感及顿悟能力的养成。[7]但在我国当下的新闻教学领域,有条件、有意识开展联合办学的新闻院校较少,大部分新闻人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简单的通识教育或选修课形式进行弥补,实践性弱、仪式感强,缺乏学科间协作基础的现状依然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在生产制作新闻报道选题时缺乏多角度的思考方式,缺乏灵活使用多种报道工具的意识,缺乏理工科基础知识储备,运用新技术手段辅助报道的难度较大。
对此,高等院校可以以推广通识教育为基础,要求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多选本专业以外的课程,以开阔眼界,培养多学科思维基础。在此前提下,选择针对部分专业设立“融学科”培养模式,如设置新闻与计算机、政法、外语等学院间的交流活动,鼓励学院牵头、以正式的师生授课模式,对学科交叉范围建立融合式的指导,帮助优秀学生养成跨领域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优秀新闻人才。要真正注意到学科间交叉的领域,关注跨学科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融合性的课程设置培养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跟踪新媒体发展动态,及时把新技术、新意识和新理念引入教学实践中,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在理想的“新闻—计算机专业融学科”的培养模式中,学生可拥有对常见程序语言的理解和简單编写能力、传统新闻人必备的新闻敏感和职业能力。他们可以以合作组的方式,在校期间便完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数据新闻报道尝试。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媒体”成为媒介形态发展的趋势。这势必促进高校加大人才培养的改革力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创新作为一种主体,通过创造性行为促进客体发展的活动,可以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就是指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能以创新指导实践活动的高层次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评判标准单一化,标准化的试卷考核弱化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自主性,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天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当从创立多元化的评判标准开始。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提供部分课堂空间进行自主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准备地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感兴趣的领域。尤其是对于数据新闻的培养,可以以优秀案例分享、自主试水创作等项目带动学生对数据新闻的深度认知,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和信心。
前文中提到,部分重点大学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联合培养模式。但针对普通高校中的大部分高校,它们受软硬件的限制,难以实现高水平的联合培养,甚至难以保证学生可以完成足夠的新闻实践操作。面对这一现状,高校可以尝试走出校园,利用校际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培养人才。也可以采用高校与业界合作的实践模式,设立工作坊或实践基地等,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真正的生产实践中。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及早接触现代科技手段,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媒介产品生产过程的市场化要求,提升自主创新的进取意识。利用客座教授、交流沙龙等形式,为学生带来第一手的数据新闻使用经验。以体验式点评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前人创作的经验,并从中找到突破口进行自我创新型实践。在较好地掌握当代媒介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动传媒业的健康发展。
优秀的大数据新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新闻和计算机的双专业国际化视野,还要具备创新意识,不断革新数据可视化表达和新闻内容多样化传递,更要具备用户意识和人文精神,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的关键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学界的努力与推动,更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终身教育渠道,鞭策新闻从业者树立不断自我学习、积极获取新知的观念。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
[2]陈勇,徐小立,刘祥平.中国新闻学教育现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3]段洪秀,周晓梅.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传媒人才互动培养的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
[4]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6).
[5]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国际新闻界,2003(2).
[6]王建磊.警惕新媒介环境下的技术控制[J].新闻记者,2010(12).
[7]孙真荣.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