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作用与方法
刘芳
整地作为森林生产的基本工作内容,不仅可以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能够影响到树木的生存状态以及营林经济效益,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及时了解与掌握森林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作用与方法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注重的课题。
一、森林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作用
1、改善造林地条件
森林营地生产中适时整地的进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将会对树木通风环境以及光照情况产生不利影响的植物进行有效处理,并且对于土壤中生出的杂草也要清除,由于这些植物能够将树木生长中所需的土壤水分以及养分吸收,将它们清除,能够使树苗能够在自然的环境下健康生长,避免受到其他植被对于土壤养分及水分的争夺,保证树木的生长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结合树木的生长需求综合考虑,不能直接将所有植物一概而论。在喜光的树木周围需要将植被清除,从而调整其环境温度,促进自然成长。而针对喜阴的树木,要适当留存一些灌木及相似植物,制造适宜该类树木生长的阴凉环境,并且,很多森林中的植被是比较珍稀的品种,适当留存具有很多现实意义。同时,在森林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对于当地地形地貌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将土壤温度与湿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
2、提升土壤肥力
适时整地能够通过将土壤结构改变,来促进其输送效率,改善团粒结构,帮助土壤的水分维持在自然平衡状态,从而有效提升树木的土壤肥力,防止由于水分流失导致土壤干燥,对树木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树苗的生长,相关工作人员还要考虑所处环境的气候变化特征。例如,在南方区域的温度相对偏高,因此,在该区域的森林营林生产适时整地的活动开展通常选择在春季以及冬季,这两个季节的温度适宜,有利于树木的生长。而由于北方的冬天气候严寒,温度过低的气候环境同样不适合整地的进行,因此,北方的工作往往是选择在秋季。这样将气候温度加入整改条件的考量范围,对于树木的生长以及土壤环境的维持十分有利。但是如果将森林整地时间没有正确把握,可能会导致土壤水分流失,从而影响树苗的存活率,甚至造成整地失败。因此,在提升土壤费力的基础上,还要将整地时间规划明确。
3、减少病虫害
病虫害在树木的生长中有很多危害,能够直接对其质量产生影响。病虫害还会使植被受到危害,在造林地中,常常发生变枯的植物草根缠绕现象,对于树木根系的生长与延伸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不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同时可能导致树苗之间争夺土壤养分的问题,威胁到幼苗的生存。并且在生长过程中被病虫害影响,生长受阻的树木通常存活率不高。经过调查研究,通常情况下,森林营林中发生这样的状况是由于整地工作没有良好的落实,导致树木的健康受到危害。因此,增强相关工作人员造林地适时整地的重视程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但可以将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影响控制在最低,把有害生物消灭,还能够帮助幼苗提高存活率,从而促进整个森林营林的发展。另外,相关工作人员通过适时整地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造林地成本。因此,相关部门对于适时整地要提升重要意识。
4、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是土地沙漠化的主要诱因,而森林营林的适时整地工作的进行对于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减少土地荒漠化。整地的過程不仅能够帮助土壤改善结构,还可以为树木生长创造优质的环境。但是在其中适当结合有效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整地活动中,针对山区以及丘陵地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土壤进行加固措施,进一步为水土的保持提供保障,以种植耐旱以及生存能力强的树木种类为主,这些树木能够帮助土壤发挥作用,从而将环境中的水分资源进行储藏,创建出良好的水分资源的循环,进而改善水土流失的问题,保证土壤总含有较充分的水分供给,从而对森林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并且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在整地方法中,如水平沟整地、鱼鳞坑等都能够对水土流失现象发挥良好的作用,带动林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持续发展。
二、森林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方法
1、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顾名思义就是将所有土壤翻耕,该整地方法的工程量较大,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相对较多。在通常情况下,整地深度控制在30厘米前后,有助于将造林地土壤进行全面疏松。而我国现阶段森林营林的种类较为繁多,并且具备规模大、分布广的特点,全面整地的方式在实际开展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制约,并且多数造林地所处环境也存在较大差异,甚至还有一些地区的林地非常偏远,交通不完善,使很多整地设备无法运输到达发挥作用,导致整地工作的开展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目前树木生长根系深、周期长,在整地质量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造林地整地的作用以及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在运用全面整地方式之前需要注重很多细节。例如,对所在造林地的杂草、枯草以及枯枝等清理工作,整地之前将这些处理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并且结合林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清理方法,割除、火烧或者化学药剂处理的方式都能够将杂草等物质清除,从而将树木生长环境进行改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树木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养分,促进幼苗的生长。通常在平原地带的区域进行大面积树木养殖可以通过全面整地的方法,这样的区域水土流失现象较少,树木的生长效果也更好,能够方便机械作业的开展,同时对于调节以及优化树木生长环境有着突出的作用。但是全面整地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除了对造林的地势地形有要求之外,这样的整地方法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在多数情况下,该方法不会被运用。
2、块状整地
块状整地就是以块状或者穴状的方式翻垦土地,并且本身具备较高灵活性,在整地过程中相对省工,多数情况下以圆形以及方形的形态存在,能够适应多种造林地条件,但是主要在荒地被广泛使用。例如,在荒地以及贫瘠土壤区域中,所处环境较差,由于常年干旱少雨导致土壤缺乏必需的养分和水分,造成树木的存活率较低,生长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要在这样的区域栽种一些对于水分需求较小的灌木,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并且能够在缺水的环境下生存。同时整地的密度要适宜,要根据指定标准进行操作,合理种植,使植物的生长能够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通过该整地方式,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节改善树木生长环境温度,还能够在节约时间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整地工作的开展,可以将树叶、石子等有机物终于土壤表面,逐渐提升土壤养分与肥力,帮助其对于水分的吸收与利用,并帮助幼苗在优质的环境下健康生长。同时要注意适当保留当地原有灌木,再栽种其他灌木树种,坑穴的规格和间距要严格控制。而对于根系不同的树木也可以适当增大或缩小坑穴,使后期的一系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在整地过程中要注意留出人行道,将细沙石与石块分别放在道路一侧和周围。挖坑时保证上端与下端的规格相同,以及各部分组成是由土壤、细沙和石块构成,才能在浇灌时不出现渗漏甚至塌方的问题。而如果坑穴不够坚固,还需要适当进行回填土措施。这样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应用于多数营林区域。
3、水平条整地
水平条整地就是沿着同等高度形成台阶式的条面,在山地造林中尤其适合,能够在保持水土以及帮助土壤积蓄水分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改善林地环境,有利于树木的生长。相关人员在运用水平条整地的方法时,要注意在各个方面进行考虑,特别是水平条整地的深度、长度以及宽度是由森林营林的特征以及想要实现的效果决定的,其各项规格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测量操作,保证方法的运用能够实现最初目的。一般情况下水平条整地的主要原则是适宜性,只要在合适的造林地都可以使用,并且要保证条面水平、土壤结构以及适当的距离等要求符合规范。其中深度作为关键指标,在操作中需要特别留意,大小要根据树木的根系深度确定。例如,根系深度在35厘米,则翻地深度也要在35厘米,即使在造林地环境比较恶劣的条件下,也不能低于30厘米。主要是由于整地之后,可能因为雨水的作用,使土壤深度下降,导致深度降低,而一般幼苗的根系在20厘米左右,一旦翻地深度不足,会导致树木幼苗出现窝根的问题,增加其死亡率。同时水平条的每个部分都要达到要求,保证深度的一致性,避免出现锅底坑的现象。为了更好地确保水平条整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相关人员需要在其外侧建设外埂,一般宽度与深度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在于水平条的深度与宽度相适应的范围内即可。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工作中清理出来的砂石、土壤修建,并做到牢固坚实,起码可以承载一个人的重量。另外,如果土壤不足,并且石头较多,还需要适当做好换土工作,保证幼苗的正常成长。而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薄膜技术进行补救。
(作者单位:224751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建阳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