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聚落文化再构建研究

    摘 要: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重新审视传统聚落的价值,以文化自信作为传统聚落文化构建的内涵与关键。当前,传统聚落的文化构建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具有教化意义、凝聚意义与符号意义。同时,传统聚落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聚落主体消失、文化传承主体断层以及过度商业化开发。对此,多元文化传承、艺术介入保护与网络推动发展等方式,可以实现传统聚落文化的再构建。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聚落;文化构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1]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与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的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保障,旨在通过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并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以此提升农民的精神面貌,不断提升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1 重新审视传统聚落价值,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传统聚落指保留某些传统文化,具备广泛的“聚落”意义的村庄、社区、城镇的集合,是宽泛的、扩大化的“乡村”概念。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应从认识乡村,即认识传统聚落的价值开始,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1 农业价值

    传统聚落的农业价值是聚落形成之初就具备的天然性、原始性的价值,是聚落依山、水、川、岗、原等地形聚集,落地生根,耕作生产,定居繁衍的体现。传统聚落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形态,从古代的“靠天吃饭”到现代的“机械化作业”进行耕作、牧渔的农业生产,从温饱到富余,从聚落内部的生存与生活到为周边城市提供产品,体现着自身的农业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下,重新审视传统聚落的农业价值,关键是要观照如何更好地利用聚落的一系列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山林渔场等。寻找更科学的手段,进行资源的再生保护、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农业的进一步生产。

    1.2 文化价值

    传统聚落的文化是传统聚落的内核构成,是传统聚落的根。其文化价值包括:传统聚落的人文历史价值、宗族遗风价值、风俗价值、旅游推广价值以及聚落原生性随着时代推移逐渐深厚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伴随着传统聚落的兴衰更迭,融入聚落的日常生活,具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存在方式,例如,显性的文物古迹、手工艺品、民间小调等,也有隐性的乡规乡约、风俗习惯等。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该抓住传统聚落的核心构成,重视聚落文化的推广、保护、传承,重视传统聚落文化的價值,发展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民间特色手工艺产业、休闲观光产业、乡村旅游产业、艺术与科技创新产业、田园风光与养生小镇产业等,这些产业既能带动传统聚落的经济发展,又能针对性地保护聚落文化。

    1.3 自然价值

    传统聚落依地形而建,“自然性”是其最独特的气质。传统聚落的自然性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山川河流、四季变化等人力无法介入的“自然”;其二是人工修建的居所、道路、小桥与广场,渗透人为作用的“自然”。自然性成为传统聚落与城市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其独特的风貌表现。传统聚落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们世代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凸显传统聚落的自然价值,不能与城市同质化。城市的高楼大厦、玻璃幕墙以及生活方式并不需要原样移植到这里,传统聚落应该成为一种闲适的、美好的、生态的、亲切的净地。

    1.4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文化自信

    党在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涉及民生、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大工程。而文化自信是这一工程实施的动力,是为传统聚落凝神聚魄的先决条件。文化自信是指“人民对自己所属群体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高度肯定和认同”,[2]是传统聚落居民在特定环境下创造出来的一种只属于当地的符号体系,是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历史、风俗、传统、建筑、自然环境的肯定与自豪。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文化自信应是一种摒弃糟粕文化、兼容吸纳其他文化、开放发扬自身优秀文化的文化体式。其包含三层思想:第一,文化自信是一种观念,包含了聚落居民的包容的世界观、求索的人生观、世俗的道德观以及含蓄的家庭观等。这形成了传统聚落文化的最基本内涵。第二,文化自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是聚落居民长久以来几乎稳定不变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是居民在传统聚落价值观的影响下,在世代的实践与沿革中形成的用于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形式。第三,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遗产,是传统聚落以及聚落周边一定区域内保留、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闽南地区的南靖土楼、永定土楼、华安土楼为传统聚落的物质遗产,连云港板浦地区的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白虎山庙会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当地的地域特征与民俗特征,具有深刻的传统聚落烙印。

    2 传统聚落文化的现状与实施文化振兴战略的意义

    传统聚落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有活力的、极富特色的文化资源,对全面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文化自信应是关键。传统聚落内文化自信的养成可以增加居民对家乡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荣誉感,使其能够克服“乡下人”的文化自卑心理,自觉主动地为家乡的文化振兴事业努力、奋斗。文化自信的缺少造成了部分传统聚落在当代遇到困境,甚至不可逆转。

    2.1 传统聚落文化当代面临的困境

    (1)传统聚落的衰落与消失。传统聚落是聚落文化的主体,是以一种文化母本的形式存在,它是民间文化在传承与发扬过程中的重要载体。传统聚落在历代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往往以血缘、宗族、地缘为纽带,维系着聚落共同体的完整远转。当代城镇化发展迅速,一些传统的聚落遭到破坏,被现代化的建筑所替代。据统计,从2000—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自然村(包括传统聚落)以平均每天80~100个的速度消失。[3]农业使用耕地面积正在逐步减少,农民与世代依存的土地割断,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定居,人口逐渐流向城市,一方面造成城市的拥挤,另一方面造成聚落的“空心化”问题。大型的庙会、节庆活动等呈现出逐渐消亡的态势,例如连云港市“海州白虎山庙会”是自清代就形成的一种节日盛会,中间断层了许多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才逐渐重新举办,但是已不如往日繁荣。

    传统聚落的衰落与消亡,造成民间文化依附的文化母本缺失,民间文化失去了根,其所包含的民俗、信仰、宗教、传统等都将面临消解、灭亡的困境。

    (2)传统聚落文化传承主体的断层。传统聚落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城市,造成文化传承的主体出现断裂,出现无人可传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生活较为便利,农村生活相对困难,一边是先进的城市生活,一边是落后的乡村生活,那大量的人都会选择城市。另外,急于脱贫的心理造成部分农民“跟风式”地进军城市,他们认为只要留在城市就是脱离贫困,从而选择远离农村。

    人的流失一方面造成了传统聚落的衰落与消亡,另一方面形成了传统聚落文化无人去看、去听、去学的局面。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大多还是以师徒制、家族制的方式为传承模式,某一项民俗的传承人少的只有1~2人,这样容易断层的传承机制使得传统聚落文化的生命岌岌可危。

    (3)传统聚落文化的商业化开发。为了缓解传统聚落的快速衰落与消亡问题,平衡乡村与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上来,商业化开发成为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的手段。一般有两种模式:其一,进行民俗旅游推广,打造具有风情的民俗村落,在村落内建立一些仿古建筑,重新引入民俗演出、节庆庙会等活动,吸引游客的眼球。其二,推广特色的当地产品,如手工艺制品、绿色食品、特产等,增加当地经济收入。这种传统聚落文化的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过度的开发导致的则是商业染指文化的弊端。

    传统聚落文化的商业化开发,最突出的弊端是趋同化,例如,全国多地的风俗村落千篇一律,都如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失掉了当地的特色。殊不知,传统聚落最大的卖点应该是其特色性、地域性,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与经济至上造成聚落文化的“泥土味”和乡土情怀缺失。

    2.2 传统聚落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

    传统聚落文化是人们在生存、生活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中孕育的,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依附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与传统风俗当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它反映了聚落内人们的意识需求与心理活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传统聚落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1)教化意义。我国传统聚落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蕴含着内在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等,是聚落内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它以近乎隐性的方式区别于法律,通过相对柔和的手段制约着人们。“一个人从出生时起,他所生活的社区传承下来的社交礼仪、风俗习惯、社会准则就在影响着他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模式”。[4]聚落内的人们通过传统文化内的信仰习惯、宗族制度、风俗表演等形式,对人的行为予以肯定、褒扬、讽刺,以此形成一种规则、约束,历代相传,教化人们。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的淮海戏《豆腐宴》,用戏剧表演的形式,讽刺了当下贪污腐败的现象,警示人们不要触碰红线。

    (2)凝聚意义。传统聚落具有封闭性与同质性,人们在同一文化熏染下生活在一起相对稳定。风俗习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微细的改变,而受风俗习惯教化的人们所产生的对聚落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却会与日俱增,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强大的自信。传统聚落文化会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自豪感,可以团结民众、凝聚民心。

    (3)符号意义。传统聚落文化除了其封闭性与同质性外,还具有特色鲜明的本土性、艺术性与内生性,是本地民间文化的符号表征。聚落文化内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都与本地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劳作方式与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彰显着本地区的文化特色。传统聚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让传统聚落文化符号烙在文化振兴的进程中,让优秀的聚落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3 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聚落文化的再构建

    从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来看,传统聚落文化逐渐呈现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定走向流动,从稳定走向变化,从同质走向异质的态势,这证明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传统聚落文化随着母本的变化而出现一种根本性的变化。《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在谈及农村传统文化时指出:“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以此指出,传统聚落文化的当代构建是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藝术纳入其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塑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建立文化自信。

    3.1 多元文化传承

    (1)改变传统“师徒制”的单一传承机制,进行多元的聚落文化传承探索。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层面,各级各部门牵头,促进传统聚落文化传承模式的革新。例如,实现因地制宜,在当地定期举办一系列不同层次的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习班、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讲座等,发掘有能力、有信念的传承人才,探索高效、合理的传承模式,普及传统文化保护的知识,掀起全面的传统聚落文化保护浪潮。只有传统文化的保护深入人心,文化的传承才会得以持续。

    (2)建立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将传统聚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人才培养方式浸润到学校、剧场、田野,将范围涉及各个职业、各个群体、各个年龄段。在学校建立专门的传统文化学习理论体系,形成科学的理论指导,重视传统聚落文化内在的社会结构、文化价值与文化因子,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科学的文化传承理论。在剧院排演新时期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以突出新时代、新农民、新面貌为标准,挖掘传统聚落艺术素材,用艺术引领文化传承。将传承与保护理念深入田间地头,培养有文化的农民,鼓励聚落人们进行创作,发扬优秀的民间文化,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以使农民拥有乡村振兴和聚落文化传承的视野。

    3.2 艺术介入传统聚落构建

    艺术介入传统聚落进行文化构建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为传统聚落的“不动产”文化建设,其二为文创项目进聚落。

    (1)传统聚落“不动产”文化建设。传统聚落的“不动产”文化意为建筑、景观、村落面貌等物质性的文化体现。乡村振兴战略下,艺术手段介入传统聚落“不动产”文化建设,表现在聚落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例如,通过绘画艺术将特色街区进行色彩渲染,通过建筑艺术将房屋依据当地习俗个性化建造或改造。同时,生态园林建设、生态养老建设、文明古镇建设等都是以艺术介入方式而进行的文化建设,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思维与意识进行传统聚落文化的建设。

    (2)文创项目进入传统聚落。文化创新、艺术创造的特色项目落地传统聚落,以当地现有的特色聚落布局,进行各类艺术的创新探索。例如,建设传统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发手工艺品品牌、策划民俗节目演出季活动等,充分利用传统聚落的各类自然与人文资源,发挥其特有的艺术美学。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艺术介入传统聚落“不动产”的建设中,还是文创项目的当地创造,都应该是以“适应”“适合”“柔和”的原则开展,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培植传统聚落内在的文化因子,恢复传统聚落的文明秩序;而不应该以硬性的方式进入传统聚落,适得其反。

    3.3 网络推动传统聚落文化发展

    关于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新時代,传统聚落内人们的生活不再是封闭性的,而是与网络世界联结在一起的。传统聚落文化在新时期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借助网络科技,通过线上和线下交互式的文化发展平台来构建,形成聚落文化的网络空间,建立乡村文化振兴的信息化和系统化。

    一方面,通过传统网络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的宣传。例如,《向往的生活》节目通过对所居乡村的日常生活、自然环境、人文交流等的拍摄,进行传统聚落的宣传,向外界展示文明的乡村生活,带动当地旅游业,刺激经济发展,展示美好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如入驻抖音、快手、美拍等直播平台的各地官方组织,通过拍摄当地的风景、美食,或是以搞笑、故事等形式展现当地风俗,激起人们对传统聚落的向往。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勾勒出传统聚落文化建设的新的蓝图。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在新时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聚落的价值,以文化自信为内涵,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重新构建适宜、和谐、稳定、特别的传统聚落,重塑乡风文明,不断地提升聚落社会的文明程度,构建新社会、新农村,展现新面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

    [2] 杨吉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1(1):25-27.

    [3] 祝昇慧.重归在野之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6.

    [4]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 郝国强,周玮杰.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4):78-83.

    [6] 曾山山,周国华.农村聚居的相关概念辨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3):26-31.

    [7] 周锦,赵正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8(9):12-14.

    作者简介:王钦(1989—),男,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舞蹈教育训练学。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