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略解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

    张文颖?李晓颖

    摘 要:在呼吁匠心传承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童寯先生的《江南园林志》这一鸿篇巨制的研究,从匠心传承的角度,分析童寯先生中年时期造园史学思想在工作态度、造园技法、职业责任感三方面对园林行业传承工匠精神作出的贡献;并以此为借鉴,探讨当今园林行业培育工匠精神的策略,以期为当代园林行业工匠精神的传承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匠心传承;童寯;《江南园林志》;史学思想

    0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代表着专注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大力弘扬,在各行各业培育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科技飞速发展、推崇绿色发展的今天,资料获取更便捷,园林行业蓬勃发展,但也出现从业人员急功近利、抄袭模仿设计作品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在园林行业中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童寯,满族人,字伯潜,是融贯中西的伟大建筑师、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同时也是近现代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位学者。他为中国园林这一国粹的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更为国内外园林研究者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其最负盛名的著述当属《江南园林志》一书,《江南园林志》是近代园林史学上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他写作,或为其补充延续,或为其摘论详述,基本未超过此书体系。如今,已有不少学者从美学等角度对此书展开研究,本文将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从传承匠心的角度,分析总结童寯先生的史学思想、营园态度,以期为当代园林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1 《江南园林志》简析

    《江南园林志》成书于抗日战争前夕。童寯目睹“旧迹凋零”,[1]有感于“吾国旧式园林,有减无增”的颓败现状,利用闲暇时间遍访江南14地约50处园林;并对其进行摄影存相、测绘记录等实地考察,搜罗古籍文献,分析论述,以述多年研究心得,最终于1937年整理装订成册,由中国营造学社刊行。

    全书总体分为文字和图像两大部分,既借鉴西方的现代研究中所常用的研究方法,也与中国著述“左图右史”的传统相一致。文字部分主要包括《造园》《假山》《沿革》《现况》《杂识》5篇。其中,《造园》篇为全书总纲;《假山》篇讨论叠山技法;《沿革》篇为在文献基础上对我国江南各地历代私园的理论性梳理总结;《现状》篇记录了江南约50处园林的现存情况,着重于园史描写,而未加详细描述分析;《杂识》篇为作者对文献辑录中一些问题的讨论和对园林相关的细节问题的杂述。全书整体文风练达隽永、古朴雅洁,常常表达个人的审美见解,流露出文人的风雅情趣。

    图像部分包括大量版画、平面图、摄影照片,但图片与文字部分联系较少,此部分历来争议较大,梁思成认为“文中refer to照片或图处甚少……颇为憾事”。[2]但笔者认为,童先生此番用意概是试图以图片仅作为辅助信息,突出文字部分的重要性,从而以符合传统的图文关系。可见童寯先生虽留学海外数年,但依然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崇尚。

    《江南园林志》成书后,广受业界赞誉,梁思成读罢此书后致信童寯说“拜读之余,不胜钦佩”,[2]著名学者黄裳曾评价此书“为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开山经典著作”,[3]更被学术界公认为是近代园林研究最有影响的著作。

    2 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中传承的工匠精神

    匠心,即工匠精神,是指坚守专注、精雕细琢、不懈创新的特质,它包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高超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

    通过对《江南园林志》一书的分析,笔者发现,童寯先生的中国园林史学思想从对造园者精益求精的造园态度的肯定、对古典园林精湛的造园技法的选择性传承、对园林艺术的竭力保护并为其正名的职业责任感等方面,均体现出他对工匠精神的传承。

    2.1 坚守初心的工作态度——对我国古代造园“为园之旨”的解读

    童寯先生受日本造园家小堀远洲与园主人约法三章的启发,与我国昔日古典园林“为园之旨”进行对比,提出了关于我国古代造园原则和态度的一些思考,以供今人学习借鉴。首先,需不吝劳烦。古时文人参与造园,园林是文人精神世界的现实物质体现,因此园主人大多秉承“清风明月本无价”的信仰,不在意工程的烦琐和实际物资的消耗。其次,需勿急于求成,古人营园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纵使山石亭榭建成了,还需待到树木成荫、苔藓尽生,方可滋生出那份古朴的韵律;古人营园正如古人经营名节一般,是修心的过程。最后,需“园未成时,不可观临,即成后主人不可常往,始得奇趣”。[1]正如司马光独乐园诗云“暂来还似客,归去不成家”,正因不常来,园主人每次来时才会报以游客的心态,发现每一处景物的精心经营;抱着这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园主才会时时看园如画、步步成景。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凡事讲求速度的时代,这份闲适淡然的造园心态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古典园林之美不仅体现在如画的构图上,更加体现在那份古朴清幽的意境上;当我们怀揣著一颗浮躁的心仅仅照搬古人的造园手法造园时,园林之美或许已经消失殆尽了。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空间载体,[4]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的传承不仅应体现在空间营造等技法方面,更应是园林人满怀诚意、以初心营园的匠心传承。

    2.2 传承中国传统的造园审美与技法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童寯古朴自然的园林审美观。《现况》篇中,在评价拙政园现状时,童寯先生写到“今虽狐鼠穿屋……反觉逸趣横生”,[1]明确表达了自己偏爱古朴自然的园林审美观。童寯先生又以《杂识》篇引用《红楼梦》中贾宝玉论“天然”一段,反对我国园林矫枉过正、造作牵强,以“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既百般精巧,终不相宜”[1]来佐证他的园林审美。最后通过否定宋理宗折卸拆叠之亭、曹氏蓄盆荷花以仿天然等在园林中研制“新奇装置”的行为,认为其“类此机心立异,早失园林旨趣矣”。[1]可见,童寯先生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其园林审美观远追庄周、王维,近趋李渔、计成,体现出其对传统造园审美观的肯定。

    (2)“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童寯对于造园技法的三境界说。童寯先生在总结前人的造园布局论述的基础上,于《造园》篇中从布局、空间、视觉3个维度,开创性地提出造园技法及园林品评的3条标准,即造园三境界: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更以拙政园为例对此观点进行解读“园周及入门处……乃不觉而不入第三境界矣”。[1]“境界”一词在文学艺术范畴常被解读为表征所达到的层次与特质,以境界而及品评最著者当属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谈及的“三境界”说。[5]童先生提出的“园有三境界”的表达方式或是受此启发。对于三境界中前两层境界“疏密”“曲折”而言,其均可作为空间形态理解。其中,“疏密得宜”是通过空间布局疏密的变化形成方向性暗示,“曲折尽致”是指路径空间的曲折变化,是“眼前有景”的前提。而“眼前有景”则更强调视觉的感受,是有别于西方单纯轴线对景的动静结合的中国式对景,既包含建筑厅堂正面的组织景面这一静景,又囊括游人在游赏过程中随视点转换观赏到的动景,在景的频繁转换下达到人与环境相融合的目的。此三境界依照“疏密”“曲折”“对景”的序列,分别从布局、空间、视觉3个维度,由全局安排到局部设计的层次,展现园林之美。同时,先生从宏观的鸟瞰视点逐渐转向人眼视点这一景观视觉层面,后借日本著名造园家小堀远洲之口,强调此三境界之间相互转换的最高标准即“以深远不尽为极品”。[6]

    (3)“园林无花木则无生气”:童寯的花木观。自古文人多详细记录山池阁楼,略花艺树荫,纵使造园理论开山之作《园冶》也无花木专篇,唯有洛阳名园记对花木描写不厌其烦。先生不禁感慨“三卷园冶无花木专篇,殆亦‘桃李不言,似通津信者于?”[1]但童寯先生把花木、屋宇、叠石并列为造园三要素,其重要地位自是不言而喻。先生在对古籍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对于造园活动中花木要素的个人见解:

    其一,花木的选种应考虑降低维护成本。“园林无花木则无生气”,[1]花木是园林中生气的体现点,亦是园主人寓情于景的主要对象,园主人总期待日日有花可观。先生认为,若需一年四季每日有花,在公园中尚可有专人打理维持;但若是私家园林则需注意花木选种,最好使得工作量维持在最小限度,否则易造成如文震亨长物志所言“养花一岁,看花十日”的窘境。

    其二,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园林花木谱系。鉴于自古以来花木之书或关注其药用价值,或关注农桑知识,而与造园有关的则甚少,先生细数历朝历代花木之书,总结出“惟各书或缺图解,互异其说,读者不易名实对证”[1]这一现存问题,以期植物研究者可对其加以研究。

    其三,注意古树名木保护。童寯先生以《园冶》一书中提及的“新筑易乎开基,只可栽杨易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7]与陈眉公论园所谓“老树难”等经典论述,佐证其“高台大榭,转瞬可成,乔木参天,辄需时日”[1]的古树名木保护的先进理念。这对今天的造园活动依然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2.3 保护中国园林艺术的职业责任感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童寯为中国园林艺术正名。童寯先生在《杂识》篇中写到“盖人之造园,初以岩穴本性……妙在善用条件,模拟自然”,[1]认为园林之于我国,其作用始于居住,之后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丰盈,而逐渐关注山林幻境的意境营造,而其最妙之处仍在于善于利用条件模拟自然环境。后对当时世人认为我国园林“过于造作,不若西洋公园富天然之美”[1]的现象给出解读,在前人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中西方园林意境营造的特点与成因,为中国园林正名。我国园林与自然的关系“有如自绘画之于摄影,小说之于史实”,[1]正如李渔之言“未有真境之为所欲为,能出幻境纵横至上者”,其意境营造追求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以幻境出于真境为上品。且“吾国旧式园林与诗文书画,有密切关系”,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园林与诗文书画等其他艺术类别不断融合,共同发展,已成为我国辉煌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明珠。先生认为我国与西方数千年来文化的差异导致哲学观差异悬殊,加之东西方生活习惯的不同,自然会导致东西方园林意境营造的不同。两方各成系统,均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直接拿来比较并不是很适合。

    (2)“爱护一草一椽,庶勿使为时代狂澜”——童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保护。童寯先生在著者原序中写到,“吾国凡有富宦大贾文人之地,殆皆私家园林之所荟萃”,表现出古人的文人雅趣与私家园林昔日之繁盛。古典园林作为古时生活起居的活动空间和文人雅士高洁精神的寄托之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与我国诗书画等其他艺术门类不断融合,在我国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随着新型材料与技术的引入,西方文化和战乱的影响,许多古典园林毁于一旦,造园技艺也逐渐被淘汰。先生在原序中感叹道:“造园之艺,已随其他国粹见归淘汰。”“吾国旧式园林,有减无增。著者每入名园,低回唏嘘,忘饥永日,不胜众方无积,美人迟暮之感”。[1]先生怀揣着对中国文化保护的一腔赤诚与作为从业者的使命感,发出了“惟有爱护一草一椽,庶勿使为时代狂澜,一朝尽卷去也”[1]的呼吁。童寯先生从自身做起,于战乱前夕走访诸多江南名园旧址,为后世留下大量的图片资料与现状文字;并在《江南园林志》一书中单列《假山》篇,从历代以假山闻名的名园的介绍到张南垣、戈裕良等叠山大师叠山技法特点的比较分析,再到选石与古籍中关于叠山的论述等,详细介绍了“叠山”这一我国造园艺术特有的技法,为园林史学研究、造园技法留存、古典园林保护作出巨大贡献。反观当今时代,我们做园林史研究,也应当效仿先生,以史为鉴,保护古典园林,从古典园林这一巨大宝库中汲取养分,为当今中国园林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3 童寯中国园林史学思想对今日园林行业传承匠心的启示

    “工匠精神”是一种时代气质,是今日园林企业及设计者个人内在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上述对童寯先生园林史学思想中传承的工匠精神的分析,可将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容分为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高超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对职业的责任感三部分,而培育策略则可总结为“守”“破”两部分。

    “守”即对经典技艺的学习传承,对优良品质、工作态度、行业理想的坚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童寯先生即是吾辈的榜样,作为一名建筑家,童老先生并没有拘泥于自己原本的学术领域,他怀揣职业理想,不断与时间赛跑,开拓自身的研究范围。受到梁启超“客观史学”思想的影响,他大量走访江南各地名园,实地考证,记录真实的园林状况和历史沿革;同时结合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叠山等经典造园技法,为保护园林艺术这一国粹而鞠躬尽瘁,为当时已日渐凋敝的江南园林保存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至于今日园林行业的匠心培育,吾辈应以童老先生为楷模,认真学习继承经典的造园技法,坚守职业操守,不骄不躁,以认真专注的态度打磨每一个设计作品。

    “破”即在坚守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不懈探索创新;结合当下时代特点,在传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对原有的观点技法进行合理扬弃,突破原有模式的禁锢,最终达到超越的目的。童寯先生的史学思想的形成即是他对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后,进行扬弃并融入自身见解的过程。他的造园三境界说是他在总结前人对造园布局方法论述的基础上,加上自身理解,才使其扩展为包含布局、空间、视觉三维度的较全面的造园评价标准。而先生的花木观也是在其遍读史书,总结出花木要素历来被忽视这一现状问题后,提出的看法。因此,在如今科技发达、信息获取更便捷的时代,吾辈不应局限于前人的设计思维中,而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思考,培养个人独特深入的见解,勇于创新,创造属于个人的独特风格,开创园林设计行业“芳林新叶催陈叶”的崭新局面。

    4 结语

    童寯先生编著的《江南园林志》一书,开创性地完成了我国近代园林史学研究的理论奠基,为我国地方园林研究开创先河。其园林史学思想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造园手法、美学、古典园林保护、植物造景等多个研究领域,足可见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童老先生以身作则,从工作态度、造园技法、职业责任感等方面传承工匠精神,这种对于我国园林艺术的热爱之情与满怀的赤子之心,令笔者深深折服。

    在科技发展迅猛、人们精神需求愈发丰富的今天,中国园林在寻求一种更适合它的发展途径,而工匠精神可能才是激发个人及园林行业持续蓬勃发展的内在核心竞争力。通过对童寯先生的园林史学思想的学习,对于传统园林文化,我们更应学会合理扬弃。一方面,从漫长的园林发展史中汲取养分,学习经典的造园技法,坚守职业理想,不忘初心,秉承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对待每一个设计作品;另一方面,应结合现实条件及西方先进的研究经验,发挥创新精神,打造属于当今时代的经典园林艺术作品,再现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童寯.江南园林志(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 梁思成.致童寯信[A].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10卷)[M].梁从诫,译/校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21.

    [3] 黄裳.读《江南园林志》[J].瞭望周刊,1988(04):42-43.

    [4] 冯媛,孙文静,刘路祥,田朝阳.中国传统园林现代意义的再认知——就《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一文若干观点与朱建宁教授商榷[J].新建筑,2017(05):136+14.

    [5] 顾凯.童寯与刘敦桢的中国园林研究比较[J].建筑师,2015(01):92-105.

    [6] 周宏俊.试析《江南园林志》之造园三境界[J].时代建筑,2016(05):67-71.

    [7] 佚名.园冶图说(第2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文颖(1995—),女,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通讯作者:李晓颖,女,博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风景园林設计系主任,研究方向: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农业观光园规划。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