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金丝小枣产业链优化的思考
朱学亮+贾丽+傅明洋等
摘要:金丝小枣产业链的优化,是推动金丝小枣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于提升小枣品质、提高枣产品附加值、传播枣文化、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通过到河南、新疆、河北等地考察学习,深入枣区与枣农、营销大户、企业老板、县乡干部、基层林果技术员座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金丝小枣种植、收获、加工、销售、枣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金丝小枣产业链条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金丝小枣;产业链;优化建议;德州
金丝小枣是德州市的特色果品,皮薄肉厚、核小色美,含黄酮、皂苷、生物碱、环磷酸腺苷等多种活性物质,成熟后掰开枣肉能拉出金黄色糖丝,其中乐陵金丝小枣最为出名,被列为山东省名特资源。据说,乾隆皇帝对乐陵金丝小枣备加赞赏,授予其“枣王”称号。金丝小枣产业化发展符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规划、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规划和山东省果业振兴规划。发展时机成熟,机遇难得。产业链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链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金丝小枣种植、加工、销售、枣文化旅游等环节的健康发展。因此,优化金丝小枣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1德州市金丝小枣产业现状
金丝小枣在德州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集中在乐陵市和庆云县,两个县均被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乐陵金丝小枣于2002年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截至2013年底,全市金丝小枣面积达到4.53万hm2,占全市果树总面积的67.6% ,年产小枣19.9万t;加工企业200余家,庆云鼎力、百枣纲目、德润食品等规模以上企业30家,小枣年加工量10万t,年出口量约为0.8万t。自1989年以来成功举办了25届“中国乐陵金丝小枣文化节”,2012年建设了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整修了枣乡碑、百枣园、唐枣园、母子树、名人园、结义园等旅游景点,丰富了枣文化旅游的内容。
一直以来,德州金丝小枣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枣产品“多、小、散”的生产经营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枣农管理粗放、过多施用氮肥、超标使用农药和激素导致小枣品质下降,加工企业规模小、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造成小枣增值空间有限,枣文化旅游刚刚起步。这些都制约着德州金丝小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丝小枣产业链是将金丝小枣作为产业链的构成环节和要素,包括从金丝小枣的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的一系列环节,涉及不同的组织载体和各相关子环节,涉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的关联和整合[1]。笔者认为,金丝小枣产业链涉及到一、二、三产业,金丝小枣种植和收获属于第一产业,枣产品加工和销售属于第二产业,枣文化旅游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目前,德州市金丝小枣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但是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益不高,小枣种植有待于进一步提质增效,精深加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枣文化旅游产品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2金丝小枣产业链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种植阶段
一是小枣品质下降。一些枣农片面追求高产量,过多施用氮肥,有机肥严重不足,超标使用激素、农药,提早采收等粗放式管理,造成枣果含糖量低、果肉粗糙、水分大、口感差。二是小枣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仅农药化肥投资每667 m2枣园就需1 000多元,但小枣价格不稳定,最低时1.80元/kg,出现“丰产不丰收”现象,赶上市场不好还要赔钱,严重挫伤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三是小枣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绿盲蝽、裂果病、浆烂病等病虫害严重,部分枣农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存在打药次数过多、药剂选择不合理、用药不够科学等问题。四是枣园数量多、种植面积小。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枣园超过80%,再加上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现实中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难以推广,病虫害群防群治、标准化生产、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2收获阶段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降雨量和阴雨天数明显增多,造成金丝小枣裂果浆烂问题严重。一般年份裂果率在15%~30%,2007年小枣烂果率超过90%,2013年乐陵金丝小枣减产70%以上,不少园片绝产[2]。金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6)
丝小枣生产农业机械化程度低[3],仍以人工采摘、自然晾晒和人工手拣分级的方式为主,影响枣果质量且耗费人力。
2.3加工阶段
从加工率上看,全市金丝小枣总加工率仅50%(包括粗加工和深加工)左右,而且蜜枣、枣汁、枣酱、枣罐头、阿胶枣等粗加工品的比重超过80%。从加工产品上看,产品加工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原料干制为主,种类少、加工链条短、技术含量低,体现不出金丝小枣的特色。从加工能力上看,大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和技术落后,产品研发资金投入少,还没有能力研发环磷酸腺苷、枣红色素、枣肽、小枣多糖等高端产品,引领和带动产业发展能力较弱。枣木加工企业以家庭小作坊为主,产品多是简单的桌椅、拐杖、马扎等,增值空间有限。从加工产品质量来看,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产品还掺有灰尘和杂质,严重损害了“乐陵金丝小枣”的声誉。
2.4销售阶段
一是枣农市场信息不畅。多数是被动地等待商贩上门收购,主动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少,成熟季节唯恐卖枣难,枣农自我压价,再加上部分中间商或经纪人合伙压价,造成枣农利益受损。二是品牌建设和经营意识淡薄。当前能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只有鼎力、百枣纲目、汇源等少数几个品牌,而且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现象较多,让消费者信任的、能体现金丝小枣特色的品牌就更凤毛麟角了,再加上宣传不到位,导致乐陵金丝小枣的知名度不够响亮,甚至被沧州金丝小枣超越。三是外贸出口严重不足。小枣年出口率(出口量/产量)还不到5% ,即便是国内销售,也受到西部新疆大枣、河南新郑红枣及河北沧州金丝小枣的强烈冲击,没有竞争优势。
2.5枣文化旅游方面
枣文化旅游是金丝小枣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它是以枣和枣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闲、娱乐和获得知识与愉悦身心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5]。目前来看,枣文化明显挖掘不够,枣文化对枣产业的影响力不大,乐陵百枣园、庆云唐枣生态园等多停留于观光、采摘初级阶段。枣文化旅游节品级低,品牌影响力不强,乐陵金丝小枣文化节仅属地方级别,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品牌影响力,客源辐射范围小,旅游吸引力不强,再加上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没有结合枣文化特色,形成枣文化主题餐厅、酒店、旅游接待中心、景观小品等,枣文化主题彰显不够,制约枣文化旅游的发展[6]。近年来虽然开展了“百人写枣、百人画枣、百人摄枣”活动,但是重视、挖掘和弘扬枣文化的氛围还不浓厚,对德州金丝小枣有影响的名著名篇比较缺乏,枣文化艺术品和休闲娱乐型旅游产品还有待开发,小枣林业科普基地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2.6产业化组织程度方面
从整个小枣的产业链来看,枣农、企业、经销商这些经营主体之间组织化程度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合理的利益链接机制,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不同程度存在。枣农只管金丝小枣的生产,企业只管加工,经销商只管收购和销售,彼此之间联系较少,仅关注各自的收益而不顾及其他,缺乏有效调节机制,导致整个产业链运行效率低下。目前全市仅有鼎力集团和百枣纲目公司采取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风险的冲击。
3小枣产业链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小枣产业链优化可从壮大一产实现高效种植、做强二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拉动三产开发高端枣文化旅游3个方面做文章,进而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有效,使运行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
3.1壮大一产,创新种植模式,实现高效生产
一是充分发挥枣树种质资源库——百枣园的重要作用,加快筛选优良品种,同时大力推广乐金1号、2号、3号、4号和乐陵无核1号、2号等优良品种,引导枣农改劣换优。二是与省果树所、山东农大、青岛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研发推广金丝小枣高效集约栽培技术,实现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人工采收向机械采收、自然干制向机械干制、人工分拣到机器分级的转变,降低人工投入要素,提高枣农的经济效益。三是有关部门要建立定期的枣农生产管理培训机制,印发《金丝小枣安全生产农药使用规定》《金丝小枣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等技术资料,同时加强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预警建设,加大裂果病、浆烂病的研究力度,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提高减灾防灾生产能力。四是不断壮大金丝小枣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规模和数量,充分发挥鼎力枣农合作社、百枣纲目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控制农药和激素的使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加快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步伐。五是加强监管,林业部门、合作社等要加强对金丝小枣种植和采收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枣果质量安全优质。
3.2做强二产,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一是要出台扶持政策,对那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枣产品加工企业在资金和土地方面给予倾斜,大力培植小枣加工龙头企业。二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6)
是要鼓励科技创新,通过与科研院所联合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研发枣肽、枣红色素、环磷酸腺苷等高端产品。三是要建立金丝小枣营销队伍开拓市场,以金丝小枣农产品国际贸易城为主体,搭建金丝小枣交易平台,定期发布小枣供求信息,办好中国(乐陵)红枣及果品产业博览会,邀请全国知名企业开展交易、交流与合作,扩大枣产品的销售额。四是要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小枣产品质量,加强产品包装设计,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德州金丝小枣的自有品牌,提升德州金丝小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要通过强企联合、科企联姻、招大引强,大力推进精深加工,增加加工环节,丰富产品种类,合理利用小枣加工副产物,提高小枣的资源转化率,实现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根本性转变。
3.3拉动三产,研发特色产品,发展枣文化旅游服务业
一要深挖枣文化内涵。枣乡没有枣文化,就只能卖小枣。继续办好小枣文化节,充分发挥中国金丝小枣博物馆的作用,以实物、图片、模型、影像等多种方式展示与金丝小枣有关的历史、文化等,打造枣文化长廊,展示枣的相关书画、雕刻、摄影等艺术作品,增加人们对乐陵金丝小枣文化的认识。邀请全国知名作家来枣林采风、体验生活,深入挖掘小枣文化资源,加快枣文化产品生产,提升文化品位。二要努力开发小枣特色旅游产品。如建立向游客提供特色枣食品、枣饮品并能增加游客体验度的“枣工坊”,开发体验枣农生活劳动、枣林探秘、枣树认养等“枣园乐”休闲娱乐型旅游产品,开办枣文化特色餐厅、主题酒店,推出枣诗、猜枣谜等娱乐活动,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枣文化魅力[4]。充分发挥枣博物馆、百枣园、唐枣园的科研科普作用,打造集观光、采摘、旅游、科普、考察、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三要加大宣传力度。继续举办“枣乡风情”书画摄影展、民俗文化展、“百人写枣”书法大赛等多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重视枣文化、人人参与枣文化、人人弘扬枣文化、人人开发枣文化的浓厚氛围。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联合省内外知名旅行社,开辟“工业游”“红色游”“新农村游”等游乐项目,培养专业知识丰富、服务技巧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枣文化旅游专业讲解人员和导游队伍,促进小枣产业与高端文化旅游服务业快速融合与发展。
4结语
金丝小枣产业链优化,就是通过有效整合、延伸和提升金丝小枣产业链,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有效,金丝小枣的一、二、三产业联系更加紧密,进而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获得更高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借助科技的力量,可借鉴农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动金丝小枣种植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保障小枣及枣产品质量安全,形成集观光-采摘-休闲-科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周平平,陈秀凤.金丝小枣产业链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J].北京农业,2013(3):5960.
[2]田敬义,杨玲玲.2013年乐陵枣严重减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落叶果树,2013,45(6):4445.
[3]王玉岩.我市金丝小枣生产机械化技术探讨[A];现代农业装备与新农村建设——山东农业工程学会、山东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武媚.新郑枣文化旅游开发[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8):129131.
[5]朱清.枣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3(18):201204.
(收稿日期:20140724)
摘要:金丝小枣产业链的优化,是推动金丝小枣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对于提升小枣品质、提高枣产品附加值、传播枣文化、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都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通过到河南、新疆、河北等地考察学习,深入枣区与枣农、营销大户、企业老板、县乡干部、基层林果技术员座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对金丝小枣种植、收获、加工、销售、枣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金丝小枣产业链条的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金丝小枣;产业链;优化建议;德州
金丝小枣是德州市的特色果品,皮薄肉厚、核小色美,含黄酮、皂苷、生物碱、环磷酸腺苷等多种活性物质,成熟后掰开枣肉能拉出金黄色糖丝,其中乐陵金丝小枣最为出名,被列为山东省名特资源。据说,乾隆皇帝对乐陵金丝小枣备加赞赏,授予其“枣王”称号。金丝小枣产业化发展符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战略规划、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规划和山东省果业振兴规划。发展时机成熟,机遇难得。产业链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链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金丝小枣种植、加工、销售、枣文化旅游等环节的健康发展。因此,优化金丝小枣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1德州市金丝小枣产业现状
金丝小枣在德州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集中在乐陵市和庆云县,两个县均被命名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乐陵金丝小枣于2002年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截至2013年底,全市金丝小枣面积达到4.53万hm2,占全市果树总面积的67.6% ,年产小枣19.9万t;加工企业200余家,庆云鼎力、百枣纲目、德润食品等规模以上企业30家,小枣年加工量10万t,年出口量约为0.8万t。自1989年以来成功举办了25届“中国乐陵金丝小枣文化节”,2012年建设了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整修了枣乡碑、百枣园、唐枣园、母子树、名人园、结义园等旅游景点,丰富了枣文化旅游的内容。
一直以来,德州金丝小枣产业发展较快,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由于枣产品“多、小、散”的生产经营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枣农管理粗放、过多施用氮肥、超标使用农药和激素导致小枣品质下降,加工企业规模小、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造成小枣增值空间有限,枣文化旅游刚刚起步。这些都制约着德州金丝小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丝小枣产业链是将金丝小枣作为产业链的构成环节和要素,包括从金丝小枣的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的一系列环节,涉及不同的组织载体和各相关子环节,涉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的关联和整合[1]。笔者认为,金丝小枣产业链涉及到一、二、三产业,金丝小枣种植和收获属于第一产业,枣产品加工和销售属于第二产业,枣文化旅游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目前,德州市金丝小枣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但是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益不高,小枣种植有待于进一步提质增效,精深加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枣文化旅游产品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2金丝小枣产业链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种植阶段
一是小枣品质下降。一些枣农片面追求高产量,过多施用氮肥,有机肥严重不足,超标使用激素、农药,提早采收等粗放式管理,造成枣果含糖量低、果肉粗糙、水分大、口感差。二是小枣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仅农药化肥投资每667 m2枣园就需1 000多元,但小枣价格不稳定,最低时1.80元/kg,出现“丰产不丰收”现象,赶上市场不好还要赔钱,严重挫伤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三是小枣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绿盲蝽、裂果病、浆烂病等病虫害严重,部分枣农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存在打药次数过多、药剂选择不合理、用药不够科学等问题。四是枣园数量多、种植面积小。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枣园超过80%,再加上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现实中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难以推广,病虫害群防群治、标准化生产、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2.2收获阶段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降雨量和阴雨天数明显增多,造成金丝小枣裂果浆烂问题严重。一般年份裂果率在15%~30%,2007年小枣烂果率超过90%,2013年乐陵金丝小枣减产70%以上,不少园片绝产[2]。金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6)
丝小枣生产农业机械化程度低[3],仍以人工采摘、自然晾晒和人工手拣分级的方式为主,影响枣果质量且耗费人力。
2.3加工阶段
从加工率上看,全市金丝小枣总加工率仅50%(包括粗加工和深加工)左右,而且蜜枣、枣汁、枣酱、枣罐头、阿胶枣等粗加工品的比重超过80%。从加工产品上看,产品加工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原料干制为主,种类少、加工链条短、技术含量低,体现不出金丝小枣的特色。从加工能力上看,大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和技术落后,产品研发资金投入少,还没有能力研发环磷酸腺苷、枣红色素、枣肽、小枣多糖等高端产品,引领和带动产业发展能力较弱。枣木加工企业以家庭小作坊为主,产品多是简单的桌椅、拐杖、马扎等,增值空间有限。从加工产品质量来看,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产品还掺有灰尘和杂质,严重损害了“乐陵金丝小枣”的声誉。
2.4销售阶段
一是枣农市场信息不畅。多数是被动地等待商贩上门收购,主动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少,成熟季节唯恐卖枣难,枣农自我压价,再加上部分中间商或经纪人合伙压价,造成枣农利益受损。二是品牌建设和经营意识淡薄。当前能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只有鼎力、百枣纲目、汇源等少数几个品牌,而且以劣充优、以假乱真现象较多,让消费者信任的、能体现金丝小枣特色的品牌就更凤毛麟角了,再加上宣传不到位,导致乐陵金丝小枣的知名度不够响亮,甚至被沧州金丝小枣超越。三是外贸出口严重不足。小枣年出口率(出口量/产量)还不到5% ,即便是国内销售,也受到西部新疆大枣、河南新郑红枣及河北沧州金丝小枣的强烈冲击,没有竞争优势。
2.5枣文化旅游方面
枣文化旅游是金丝小枣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它是以枣和枣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闲、娱乐和获得知识与愉悦身心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5]。目前来看,枣文化明显挖掘不够,枣文化对枣产业的影响力不大,乐陵百枣园、庆云唐枣生态园等多停留于观光、采摘初级阶段。枣文化旅游节品级低,品牌影响力不强,乐陵金丝小枣文化节仅属地方级别,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品牌影响力,客源辐射范围小,旅游吸引力不强,再加上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没有结合枣文化特色,形成枣文化主题餐厅、酒店、旅游接待中心、景观小品等,枣文化主题彰显不够,制约枣文化旅游的发展[6]。近年来虽然开展了“百人写枣、百人画枣、百人摄枣”活动,但是重视、挖掘和弘扬枣文化的氛围还不浓厚,对德州金丝小枣有影响的名著名篇比较缺乏,枣文化艺术品和休闲娱乐型旅游产品还有待开发,小枣林业科普基地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2.6产业化组织程度方面
从整个小枣的产业链来看,枣农、企业、经销商这些经营主体之间组织化程度低,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合理的利益链接机制,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不同程度存在。枣农只管金丝小枣的生产,企业只管加工,经销商只管收购和销售,彼此之间联系较少,仅关注各自的收益而不顾及其他,缺乏有效调节机制,导致整个产业链运行效率低下。目前全市仅有鼎力集团和百枣纲目公司采取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风险的冲击。
3小枣产业链优化的对策和建议
小枣产业链优化可从壮大一产实现高效种植、做强二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拉动三产开发高端枣文化旅游3个方面做文章,进而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有效,使运行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
3.1壮大一产,创新种植模式,实现高效生产
一是充分发挥枣树种质资源库——百枣园的重要作用,加快筛选优良品种,同时大力推广乐金1号、2号、3号、4号和乐陵无核1号、2号等优良品种,引导枣农改劣换优。二是与省果树所、山东农大、青岛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研发推广金丝小枣高效集约栽培技术,实现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人工采收向机械采收、自然干制向机械干制、人工分拣到机器分级的转变,降低人工投入要素,提高枣农的经济效益。三是有关部门要建立定期的枣农生产管理培训机制,印发《金丝小枣安全生产农药使用规定》《金丝小枣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等技术资料,同时加强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预警建设,加大裂果病、浆烂病的研究力度,及时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提高减灾防灾生产能力。四是不断壮大金丝小枣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规模和数量,充分发挥鼎力枣农合作社、百枣纲目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控制农药和激素的使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浇水、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加快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步伐。五是加强监管,林业部门、合作社等要加强对金丝小枣种植和采收各个环节的监管,确保枣果质量安全优质。
3.2做强二产,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一是要出台扶持政策,对那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枣产品加工企业在资金和土地方面给予倾斜,大力培植小枣加工龙头企业。二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6)
是要鼓励科技创新,通过与科研院所联合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研发枣肽、枣红色素、环磷酸腺苷等高端产品。三是要建立金丝小枣营销队伍开拓市场,以金丝小枣农产品国际贸易城为主体,搭建金丝小枣交易平台,定期发布小枣供求信息,办好中国(乐陵)红枣及果品产业博览会,邀请全国知名企业开展交易、交流与合作,扩大枣产品的销售额。四是要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小枣产品质量,加强产品包装设计,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德州金丝小枣的自有品牌,提升德州金丝小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要通过强企联合、科企联姻、招大引强,大力推进精深加工,增加加工环节,丰富产品种类,合理利用小枣加工副产物,提高小枣的资源转化率,实现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根本性转变。
3.3拉动三产,研发特色产品,发展枣文化旅游服务业
一要深挖枣文化内涵。枣乡没有枣文化,就只能卖小枣。继续办好小枣文化节,充分发挥中国金丝小枣博物馆的作用,以实物、图片、模型、影像等多种方式展示与金丝小枣有关的历史、文化等,打造枣文化长廊,展示枣的相关书画、雕刻、摄影等艺术作品,增加人们对乐陵金丝小枣文化的认识。邀请全国知名作家来枣林采风、体验生活,深入挖掘小枣文化资源,加快枣文化产品生产,提升文化品位。二要努力开发小枣特色旅游产品。如建立向游客提供特色枣食品、枣饮品并能增加游客体验度的“枣工坊”,开发体验枣农生活劳动、枣林探秘、枣树认养等“枣园乐”休闲娱乐型旅游产品,开办枣文化特色餐厅、主题酒店,推出枣诗、猜枣谜等娱乐活动,让游客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枣文化魅力[4]。充分发挥枣博物馆、百枣园、唐枣园的科研科普作用,打造集观光、采摘、旅游、科普、考察、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三要加大宣传力度。继续举办“枣乡风情”书画摄影展、民俗文化展、“百人写枣”书法大赛等多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重视枣文化、人人参与枣文化、人人弘扬枣文化、人人开发枣文化的浓厚氛围。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联合省内外知名旅行社,开辟“工业游”“红色游”“新农村游”等游乐项目,培养专业知识丰富、服务技巧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枣文化旅游专业讲解人员和导游队伍,促进小枣产业与高端文化旅游服务业快速融合与发展。
4结语
金丝小枣产业链优化,就是通过有效整合、延伸和提升金丝小枣产业链,使其结构更加合理有效,金丝小枣的一、二、三产业联系更加紧密,进而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获得更高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借助科技的力量,可借鉴农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推动金丝小枣种植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保障小枣及枣产品质量安全,形成集观光-采摘-休闲-科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周平平,陈秀凤.金丝小枣产业链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J].北京农业,2013(3):5960.
[2]田敬义,杨玲玲.2013年乐陵枣严重减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落叶果树,2013,45(6):4445.
[3]王玉岩.我市金丝小枣生产机械化技术探讨[A];现代农业装备与新农村建设——山东农业工程学会、山东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武媚.新郑枣文化旅游开发[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8):129131.
[5]朱清.枣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3(18):201204.
(收稿日期:201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