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
陈露
摘 要: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奠定了其唯物史观的基础,是解开社会之谜的重要工具,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认为社会结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结构是社会的现实基础,由此进一步得出社会结构具有客观性和主体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以及动态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当前,立足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不断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衍生的结构性问题,都需要发挥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准确把握问题实质。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A81?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1-0001-02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在社会结构研究领域的结晶,为唯物史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社会科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恩格斯曾指出,贯穿《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而马克思自己也承认,社会结构理论是指导自己“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一、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前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发展的奇迹也被视为“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复杂多样性也日益显露。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挑战也前所未有,这“两个前所未有”表明当前我国社会开始步入矛盾的并发期,表现为社会结构变动、社会秩序错乱、社会问题涌现、社会风险易发的复杂交织状态,急需立足整体层面,从社会结构视角切入。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加说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与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挑战。同时,强调“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即尝试通过完善社会体制建设来协调社会结构,也表明我国社会建设中心的变化,即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进入到“以社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社会建设新阶段[2]。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加强社会结构研究,深入解读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发挥其理论的时代价值。
二、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结构做了详细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力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可以得知,马克思强调社会结构主要是指在长期实践的社会历史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而社会结构整体正是由各种关系的总和构成,具体包括自然与人的主客关系、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结构与法律及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不同要素的关系之间,分别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和独特的功能。因此,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亲密的天然联系,社会结构是解开社会发展之谜的一把钥匙。
因而,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具有三层含义:其一,社会结构是由社会关系网络构成,其中生产力结构是由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构成,经济结构是由人与人之间物质生产关系构成,政治结构是由社会政治关系构成,文化结构是由各种文化思想关系构成,三种社会关系构成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共同组合整体的社会结构。其二,强调物质生产关系的根源作用,“我们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有状态中去解释。”[3]即,社会现实基础是指由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经济结构,而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意识,是指法律和政治所组成的竖立于社会结构之上的上层建筑。其三,“马克思强调现实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是历史的决定因素,这并非是一种‘经济决定论。而是承认社会结构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三对矛盾综合作用的整体发展过程。”[4]概言之,社会结构中各个因素,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着社会发展,其中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便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运动。
三、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特点
1.客观性和主体性。首先,马克思认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客观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构成的客观系统便是社会结构,这一系统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而社会发展的天然强制性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伴随而来的生产关系变革,即强调了生产力的基础决定地位,以及与物质生产关系之间矛盾互动关系,侧面肯定社会结构的客观性,为社会的结构性分析提供了内在动态的视角。其次,社会结构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以人的活动为基础,人的活动根源于人的需要,生存需要是基本需要,则物质资料生产成为人的首要活动,由此人与自然、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经济结构。在物质生存需要满足后,人们需要文化活动满足精神文化需要,体现人的创造性,构成社会的文化结构。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需要某种社会秩序确保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得以进行,由此产生专门生产社会秩序的活动领域——政治活动领域,构成了社会的政治结构。由此,人的需要及其活动便构成社会结构的主体依据,而社会结构便兼具客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2.整体性和层级性。马克思强调社会结构的整体性特点。一方面,社会结构内部各要素,诸如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原子,也不是简单拼凑的堆砌,而是通过一定组合方式构成的复杂有机的整体,其整体性形成并依赖于社会结构自身的形成过程,因为社会结构整体中的各要素相互作用、互相联系构成了整体,而要素自身又作为整体内的组成部分存在于其中。另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剖析社会构成的要素,并根据要素的地位作用不同分类,划分出社会结构的内在层次体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运动作为第一层级,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复杂关系是第二层级,两个层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衡推动,由此构成自我协调的整体社会,而社会结构通过各层次要素之间功能的相互适应和互补来保持整体的动态平衡。所以,社会结构系统是由各层次的要素构成的,而要素则属于系统中的不同层次,并且系统整体与不同层次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因此,社会结构是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整体性和层级性是社会基本结构无法割裂的内在特征。
3.动态性和发展性。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是为了满足其需要,而人的需要是发展变化的,社会便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发展,由此构成一个关于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所以,社会结构的动态性便在于人与社会的互动以及人的需要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马克思强调,“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1]社会结构的变迁,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1],而“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因此,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矛盾关系体便是社会结构的本质,而社会结构调整变化也是基于矛盾关系和矛盾运动,那么矛盾性便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应有之义。
四、结语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历来主张从现实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出发,在发展中带着问题意识思考问题。因此,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出发,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结合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衍生的社会结构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准确把握问题实质,更能够充分发挥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102.
[2]?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83.
[4]?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