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工智能电影的奇观特性

    赵晶?龙欣楚?李兴

    摘 要:人工智能电影自诞生以来凭借特殊的题材、强大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成为科幻电影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视觉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电影中的奇观表现,并提出具有奇观效果的人工智能影片的构建策略,希望以此为电影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和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科幻电影;奇观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革新,同样也成为促进电影发展、丰富电影题材的重要因素。这类电影在追求视觉效果与叙事深度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极具奇观的审美体验。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智能电影的社会文化价值,电影创作者努力突破传统,探索主题的广度,把握住电影中视觉奇观和内容奇观的“度”,更是这类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1 人工智能电影及其奇观特性的发展背景

    1.1 “奇观”的相关概念

    “奇观”一词最早在1975年英国电影理论家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文章中被提出,穆尔维认为奇观与电影中“控制着形象、色情的看的方式”相关。在此之前,电影中的奇观概念源自法国哲学家德波关于景象社会的分析。

    南京大学的周宪教授曾在《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中指出,“所谓奇观,在我看来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这段话概括了当代电影奇观的现象。电影中絢丽多彩的场景、奇异神秘的人物、扣人心弦的声音、离奇曲折的故事,都是构成电影奇观的重要因素。

    1.2 人工智能科幻影片的概述

    1956年,“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在达特茅斯会议上被正式提出。1927年,由弗里茨·朗执导演的第一部带有人工智能元素的科幻电影《大都会》横空出世。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类步入信息社会,在“后人类主义”的影响下,好莱坞涌现了许多十分精彩的人工智能电影,如《异形》《银翼杀手》《终结者》。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元素愈加频繁地出现在电影中。近几年,《星际穿越》《超能陆战队》《她》等电影掀起人工智能风靡全球的浪潮。这些电影的成功预示着人工智能类科幻电影能够为影视行业带来无比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同样也反映了当下人们的视觉审美取向。

    1.3 人工智能电影中奇观特性的发展背景

    从社会经济的层面分析,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开发,人工智能也在经济方面催生了无数新兴产业,带动了科技的变革,更为人工智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如今,每一个与人工智能有关的研究成果发布都能够引发社会热议,为电影的视觉奇观表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从当代文化的层面分析,人工智能电影吸收了科幻文艺作品神秘且前卫的想象力量及不同艺术风格的特色,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格局和内涵,这些具体的影像符号构成了电影的奇观表现,传达出特殊的文化观念与价值。观众通过电影的故事情节与画面,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关于人性道德、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传达;人们所追求的情感上的释放、文化上的认同等在电影里都得到了体现。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电影奇观特性的建构,离不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冲击和融合。

    2 人工智能电影的视觉奇观

    从视觉角度来说,人工智能电影呈现出的奇观效果一般来自有关未来科幻世界的画面,高科技元素的视觉特效与影片细节拟真给人们带来了视觉快感和奇观感受。

    2.1 视听语言奇观

    如果说默片为观众带来的是想象空间,那么将视听完美融合的人工智能电影就是将具象的科幻世界呈现在观众面前;不论是智能设备、智能武器,还是整个未来智能世界,都能让观者在电影制作者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里尽情畅游。但仅仅有着绚丽的画面还不够,通过声音,观众能够联想到的是更具有奇观性和冲击力的场景。声音不但能够具象地表明画面中正在发生的场景,还能够拓展出画面外的空间,承接了剧情的需要,起到了表明时空、营造气氛、烘托感情的作用。影片《超能陆战队》结尾部分,流畅的打斗动作、绚丽的烟雾特效的画面,结合爆破声、破风声以及武器的呼啸声,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和表现力,这正是视听语言的有机结合,令人回味无穷。

    2.2 角色造型奇观

    角色是视觉呈现的客体之一,观众会通过角色的情感、动作、经历来了解影片的剧情和主题。“人工智能”的形象常常会与“人”结合在一起,同时赋予“机器人”以人性。例如,人工智能在影片中经常被塑造成智能管家。在影片《钢铁侠》中,主角拥有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在《流浪地球》中,领航员号负责管理空间站事务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莫斯等。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服务性的认同。

    除此之外,机器人形象往往能够打破观众对其冷酷无情的思维定式,让观众对电影主题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在影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机器人瓦力是一个穿梭在垃圾场的破旧机器人,生锈的外壳、笨重的身躯与空旷杂乱的场景相呼应。另一个机器人伊娃来自科技发达、充满人工智能的星球,伊娃干净且富有流线感的形象与废弃站格格不入,两者造型的矛盾深化了保护环境的主题,影片引发了观众对机器人情感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2.3 场面设计奇观

    场景设定包括时代、空间、氛围等设计因素,能够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同时也成为人工智能影片展现独特视觉审美体现的模块之一。逼真、具象的场景表现不但能够形成光怪陆离的奇观效果,也使得颠覆现实的人工智能事物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场面奇观的构成与审美距离、地域差异有关。人工智能电影为观众展现的多是现实世界无法接触的场景,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总会带有一丝好奇心与探索欲,未知事物带来的异域感是构成奇观特性的一个重要部分。另外,电影中的时间跨度也加强了奇观效果。人工智能科幻电影基本上发生在未来世界,例如在《终结者》系列中,人类与机器人数次穿越时空进行殊死搏斗,电影赋予了人类改变与救赎的机会,让身处现代的观众对过去和未来都充满着好奇。

    3 人工智能电影的内容奇观

    人工智能影片除了能通过视觉表现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外,也需要在内容上使观者产生一定的精神与情感共鸣,满足观众对自然奇观、文化奇观、精神奇观等的诉求。二者的相辅相成、深度融合会使影片更加立体、完整。

    3.1 叙事奇观

    人工智能电影创作者将观众脑海里蕴含的关于未来世界的幻想元素融入电影,让观众感受跟现实世界大相径庭的生活方式。

    《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一文将影片中的奇观表现分为4种: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和场面奇观。例如《终结者》系列动作奇观突出的惊险刺激的人体打斗,《我,机器人》中速度奇观明显的马路飞驰的赛车片段,《钢铁侠》主角出现充满力量的身体奇观,以及《黑客帝国》频繁出现未来景象的场面奇观。电影叙事还会让观众体验到不平凡的生活,如拥有人工智能管家的情景、穿越时空的情景、异形怪物搏斗的情景。这些情景或成为整部电影的主线,或穿插在电影情节中,让观众沉浸于电影情节,暂时忘记现代的日常生活。

    3.2 精神奇观

    进一步探究人工智能的精神层面可以发现,其精神内核中包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一面。在感性层面,影片往往会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对未来的探索、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克服危险与困难的勇气。影片《钢铁侠》宣扬英雄主义和自由观念,表达了人们改变自我、突破极限、实现理想的美好追求,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对成为英雄的向往,这种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主题,正是电影奇观的一种体现。

    在理性层面,这类影片的主旨往往会揭示一定的道理,或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贪欲,或引起观众对人工智能与人类世界的反思,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影片《机械姬》探讨的是人工智能拥有意识后的边界问题,让观众更深层次地认识、了解人工智能;且引发了观众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发展潜存的思考。不由让人们联想到电影中这个高科技世界背后的残酷事实。

    4 人工智能电影奇观特性的表达策略

    人工智能科幻电影具有非同一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奇观化是目前电影发展的主流方向。人工智能電影中的奇观特性体现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对人工智能电影的奇观特性分析,或许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构建策略:

    4.1 以视觉为基础

    作为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极具吸引力的视觉效果才能为奇观的表现创造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离我们不再遥远,如果找不到真实与虚拟的平衡点,奇观特性会大大减弱,所以适当的视觉效果十分关键。以视觉效果的表现为基础,是人工智能电影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4.2 以技术为媒介

    技术越是发展,电影创作者越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技术停滞时,同样也限制了电影创作者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当然,技术的发展是不断更新的,但不能全然将电影陷入特效制作,只有合理地依托技术,保持特效运用的平衡性,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

    4.3 以叙事为主体

    对于人工智能电影来说,视觉效果和技术的发展都是为剧情服务的。过分的视觉快感弱化了电影本身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削减了观众对电影主题与内涵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电影制作者需要在特效电影带来的市场面前保持清醒的态度,将视觉奇观正确地纳入电影叙事,只有将故事说好,人工智能电影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魅力。

    5 结语

    我们能够预知未来人工智能能够产生更多的价值,成为人类重要的输出力量。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人工智能电影的发展出现了暂时的停滞,人工智能电影大部分是对人与机器关系的思考,导致整个类型的电影主题过于深刻、单一,使得观影群体缩小,且部分影片过于注重奇观特性的展现。尽管特效绚丽,但画面不再重点为剧情服务,造成影片内容略微空洞的情况。

    人类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人类与地球生物的关系是否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都有可能成为人工智能主题电影新的思索内容。而在角色形象上,人工智能或许会突破拟人形或机器造型,塑造出大量结构和功能更为复杂的形象。相信以视觉为基础、以技术为媒介、以叙事为主体的人工智能电影,在未来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爽.奇观化电影的消费心理分析[J].现代交际,2018(17):88-89.

    [2] 李剑,邓晓琳.人工智能电影的流变与未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03):123-127.

    [3] 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2005(03):18-26+158.

    [4] 张咏絮.当下人工智能科幻电影的类型拓展与叙事流变[J].电影新作,2017(04):21-27.

    [5] 胡郁.人工智能的迷思——关于人工智能科幻电影的梳理与研究[J].当代电影,2016(02):50-55.

    作者简介:赵晶(1987—),女,博士,天津大学动画专业,讲师,研究方向:动画理论与创作。

    龙欣楚(1998—),女,学生,天津大学动画专业,研究方向:动画理论与创作。

    通讯作者:李兴(1973—),男,研究生,天津大学动画专业,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画理论与创作。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