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比较
【摘 要】 当今中国最为通行的两种经济学说分别是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们都源自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二者在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时候,从基础理论到运行机制都大相径庭。其中基础理论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价格的来源问题之上,西方经济学认为商品价格的本质是均衡价值,体现的是物的交换关系;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则持有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背后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之所以如此,盖因两种经济学说背后所持有的世界观分别是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的思辨哲学,从而造成了两种经济学说对待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关系采取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均衡价格论 历史唯物主义 经验主义 边际效用学说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学界中最有影响力的两种学术思潮分别是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这种两种学术思潮虽然都源自于近代西方,但是它们在解释共同的经济现象的时候,整个解释体系都存在着显著的对立冲突。这些冲突,从表面上来看是由于这两种经济学说的理論出发点(价格的来源问题)不同而导致的整个理论体系存在着明显差异,如果深入到两种经济学说的背后,会发现两种学说分别基于两种不同的欧洲学术思想传统——西方经济学的背后是英国经验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背后是更加重视思辨的德国古典哲学。正因为这两种经济学说背后的世界观基础不同,才造成了它们描述和理解的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大相径庭的。
这两种经济学说,其理论任务就旨在分析和解释种种经济现象,继而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运行机制。一般来讲,在观察经济活动之时,最容易引起关注的经济现象就是——商品价格。以上两种经济学说,正是在解释价格的本质上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从而对“价格”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产生了全然不同的理解——西方经济学从商品交换的表象中只看到物的交换关系,而商品经济背后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只能被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揭示出来。
一、对劳动价值论的分析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这种理论起源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然而这在马克思来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只能被视为是前科学的。而到了马克思所创建的新式的政治经济学中,则经过对商品本质的分析,阐述了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等理论,最终产生了真正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人类的劳动所创造的,劳动可以被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1]。抽象劳动则生产出了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的本质就是商品内部所凝结的无差别的劳动。劳动二重性理论由此就展现了“物”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亦即资本主义的本质。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通过劳动价值论科学地阐述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从而提炼出价值的概念。商品首先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就是个别商品拥有的可以满足人们客观与主观要求的各种具体属性。因为物是若干属性的集和,所以使用价值是具体的,它只能在商品的具体消费中才能被实现。使用价值是商品的重要属性,但使用价值只是表现交换价值这种社会交换关系的物质基础,并非商品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2],成为一种比例关系。这就表明,即使两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完全不一样,只要有了恰当的比例,一个使用价值和另一个使用价值可以被视为等同。既然商品能够以一定比例进行交换,则商品中必然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使用价值又是具体劳动的产物,可以被看作是物化的劳动。
当商品的使用价值被悬置起来考察的时候,商品就体现出另外一个属性——抽象劳动的产物,这个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一旦凝结起来就产生了价值,而交换价值表示的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互换数量关系。价值要进行比较,首先需要可以被计量,所依据的就是商品所含抽象劳动的多寡[3]。从价值上看,“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4]。然后马克思就用价值规律理论规定了商品的价格的内容——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而商品的价格表现方式就是——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二、对均衡价格论的分析
当今主流的西方经济学起源自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所开创的新古典经济学传统,新古典经济学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是从观察经验开始并产生假设。在产生假设后,设立因果和变量关系推断,然后经过经验和事实去证实或者证伪,最后形成普遍性的理论解释。本文所提及的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就基本是指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价值来源理论——均衡价格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对于如何解释商品价格的起源的,主要是通过马歇尔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出的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达到等同时的价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相汇合时的价格,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最终成交价格。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在向交易对方提供商品时所欲接受的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供给与其价格呈同向运动。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欲接受的价格,一般而言,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价格呈逆向运动。“当供求均衡时,一个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量可以叫做均衡产量,它的售价可以叫做均衡价格”[5],当然,消费者收入、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价格、相关商品价格等相关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了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而在另外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来看,商品价值就是由商品的均衡价格所规定的,归根到底是由商品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这也就是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说及后来的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三、对两种价值理论的比较
以价格代替价值,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出发点,这也是均衡价格理论解释价格产生的基本思路。按照这一思路,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了商品的价值,边际效用决定了需求,生产费用则决定了供给,当需求和供给的力量趋于一致之时,就得出了均衡价格。这一理论的本质就是市场交易价格决定商品价值,而商品价格则取决于所谓均衡价格。商品在市场流通中的具体供求关系,其实是一种“偶然”,既然新古典经济学用“偶然”因素来说明商品的价值,那他们也就将研究社会关系的目光局限在了具体商品在具体交易中的表现中,事实上是取消了“商品价值”这一概念。
对于“商品价格”这个概念的处理,新古典经济学把它分解为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两部分,这两种价格均来自于市场交易主体的主观判断。这种对经济现象的理解,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比较,更加接近于对经济现象的直观理解和认识,其思想方法正是源自于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传统。近代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洛克主张知识源于经验,接触经验之前的人类心灵不过是一片空白的“白板”,而经验又是得自于感官印象,所以感觉印象成为观念的唯一来源。人的心灵对由感觉而来的简单观念进行加工而形成复杂的观念,感觉在经验主义那里成为知识的基础。正是因为西方经济学依据以上认识论,认为现象和经验产生了知识,所以他们在处理经济现象的时候就通过均衡价格理论取消了“价值”(本质),只保留了“价格”(现象)。这样的理论从而把自己研究的目标局限于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与规律、资源配置与分配制度、市场调控方法等等,其研究方法则是运用数学模型,把杂多的微观与宏观经济现象作为被加工的对象,来量化分析与描述。最终结果就是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看作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形而上学的制度。从而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的局限性,甚至有意、无意地用物的交换关系来掩盖社会内部的交往关系,把研究重点放在物的发展上,忽视人的发展,把研究的焦点放在资源的边际替代和商品交换上,回避了商品交换背后的人与人的关系。在这种经济世界观的影响之下,资产阶级眼中的人类历史从创始伊始就处于一个天经地义的市场之中,完全没有社会形态的演变,而当下的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是市场经济处于理想的运行状态中而已,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学及其整个意识形态所追求的形而上学。
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明确提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内在本质属性,商品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商品价格由商品价值产生,“价格”与“价值”之间是表里关系。而价值又是由劳动者的抽象劳动所决定的,那么马克思就给商品找到了一個抽象本质,而不像均衡价格理论那样停留在市场的偶然性上面,可以从必然性的角度来分析商品交易背后的本质——人类抽象劳动的交换。马克思就是通过密切结合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物质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 深入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就超越了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关系理解为“物的交换”,而上升到了“人与人的关系”这种本质分析之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唯物史观,它是建立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基础之上,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劳动价值论。如果用唯物史观去审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则会发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有始必有终。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不过是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在它的内在矛盾驱动之下,演变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关系,绝非由西方经济学所设想的——从经济人假设所建构的理想社会秩序。所以,在马克思主义来看,资本主义西方经济学及其背后一整套意识形态企图通过“取消”价值,谋求“逃避”历史,其结局也就是被历史所必然“淘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8.
[2]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9.
[3] 以人类劳动的持续时间为度量单位
[4]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
[5]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下卷)[M].陈良璧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7.
作者简介:周博(1976.12—),男,汉族,山西大同人,讲师,博士研究生,单位: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单位邮编:623002,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方法论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