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球虫病及球虫药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刘新华

    摘要:鸡患球虫病后,死亡率高,影响鸡的生长,危害养鸡业的发展。实际生产中应以预防为主,及时诊断鸡的球虫病,选用安全高效、价格合理的球虫药进行治疗,以提高养鸡经济效益。

    关键词:鸡;球虫病;球虫药

    中图分类号:S852.7;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3-0031-02

    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利于球虫卵囊的生长发育,常常呈暴发性流行。球虫病常引起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病鸡死亡率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严重滞后,抵抗力降低,易患其他疾病。

    鸡主要的艾美耳球虫有7种:①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盲肠。②毒害艾美耳球虫。其第一、二代裂殖生殖在鸡小肠,第三代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盲肠。③布氏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后段、直肠和盲肠近端区(其他六种球虫均不寄生此区)。④堆形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前段。⑤巨型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中段。⑥和缓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前段。⑦早熟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小肠上段1/3处。

    1 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型多见于幼鸡,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泄殖腔周围羽毛为稀粪所粘连。后期病鸡运动失调,翅膀轻瘫,食欲废绝,冠、髯及可视黏膜苍白,拉棕红色血粪。雏鸡死亡率在50%以上,甚至全群死亡。慢性型多见于日龄较大的雏鸡(2~4月龄)或成年鸡,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程可至数周或数月,病鸡逐渐消瘦,足和翅常发生轻瘫,间歇性下痢,有血粪,但死亡较少。

    2 病理变化

    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常使雏鸡大批死亡。此种球虫主要侵害盲肠,急性型病症可见两侧盲肠显著肿大,充满凝固新鲜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红或脱落。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力仅次于柔嫩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中段,高度肿胀,有时可达正常体积的两倍。肠壁增厚,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黏膜上有出血点,涂片可见直径达66 μm的巨大的第二代裂殖体。堆形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中等,病变可从十二指肠的浆膜面观察到,病变肠黏膜变薄,覆有横纹状的白斑,外观呈梯状;肠道苍白,含水样液体。布氏艾美耳球虫主要引起卡他性肠炎,偶见由肠黏膜脱落物和凝固的血样渗出物所形成的肠蕊,肠黏膜有出血点,肠壁变厚,排出带血的稀粪,精神不好,但持续数天后逐渐恢复。巨型艾美耳球虫主要损害小肠中段,肠管扩张,肠壁增厚,肠内容物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红色,有粘性,有时混有凝血块。由于它有特征性的大卵囊,故很易鉴别。

    3 诊断

    正确的诊断须根据粪便检查(血粪)、临床症状(精神状态差,泄殖腔周围有稀粪)、流行病学调查(幼鸡及温暖潮湿的季节多发)和病理变化(盲肠和小肠出血)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4 防治措施

    球虫病的防治方法有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两种。但免疫预防仍处于研究试用之中,药物防治仍是目前最有效、最便捷、最常用的方法。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磺胺有抗球虫药作用以来,已报道的抗球虫药有50多种,由于疗效和抗药性等问题,目前仍在使用的抗球虫药有20多种,国内应用的有10多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合成药,另一类是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

    (1)化学合成类抗球虫药:主要有氯羟吡啶(Clopidol)、氯苯胍(Robenidine)、尼卡巴嗪(Nicarbazin)、二硝托胺(Dinitolmide)、地克珠利(Diclazuril)、常山酮(Halofuginone)、氨丙啉(Amprolium)等。

    (2)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有马杜拉霉素(Maduramicin)、莫能菌素(Monensin)、拉沙洛菌素(Lasalocid)、盐霉素(Salinomycin)、甲基盐霉素(Narasin)、海南霉素(Hainanmycin)等。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提高虫体细胞膜对钾、钠、钙、镁等离子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外形成较大渗透压差,水分大量进入,虫体细胞膨胀破裂而死亡。但近年有关这类药的抗药性报道增多,特别是莫能菌素的效果明显下降。

    5 抗球虫药的使用原则

    (1)熟悉各球虫药的特点,合理选择药物。每种球虫药对球虫的作用峰期、有效虫种不尽一致,各种药物间的配伍禁忌、协同效果不完全一样,药物的安全性也相差很大,理想的抗球虫药标准:一是抗球虫谱广,性质稳定;二是能够提高饲料报酬,促进鸡的生长发育;三是组织中残留量小,无毒性,多用途,又不影响鸡产生免疫力;四是价格低廉,容易与饲料混合或易溶于水。但是对一个具体的鸡场而言,还要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考虑。这些因素包括:鸡场的不同优势虫种、鸡场球虫的抗药性特点、鸡的品种(是肉鸡还是蛋、种鸡)、使用目的(是预防还是治疗)等,各养鸡场要根据本场实际,结合药物特点选择药物。

    (2)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在球虫生活史中已完成了无性繁殖期进入有性繁殖期,目前使用的抗球虫药绝大部分是作用于生活史前期即无性繁殖期,但球虫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在无性繁殖期的裂殖生殖阶段,通过第1、2代裂殖体的发育,1个孢子化卵囊可发育成250万个裂殖子,裂殖子的释放导致肠上皮细胞的大量破坏,表现出临床症状,重者死亡。当出现血便时无性繁殖期已经结束,此时用药为时已晚,只能起到抑制球虫的进一步发育和预防后期感染,保护未出现明显症状或未感染的鸡,对病情较重的鸡基本无效。因此,鸡感染后必须在前4 d内用药才能发挥药效。雏鸡到了易感日龄2周龄后就应该使用药物来预防球虫病。特别是在易感染阶段和流行季节(雨季)更要注意预防用药。

    (3)定期更换球虫药物。长期使用一种药物,易导致球虫耐药性的产生,定期换药,是提高药效、避免耐药性的有效方法。定期换药主要有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两种。轮换用药是季节性地或定期变换用药,即每隔3个月或半年或在鸡完成一个生长期后,改换一种抗球虫药。但是不能换用同一化学结构类型的抗球虫药,也不要换用作用峰期相同的药物。 穿梭用药是在同一个饲养期内,换用两种或三种不同性质、作用峰期不相同的抗球虫药,即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至生长期使用另一种药物,目的是避免耐药虫株的产生。

    (4)肉鸡用药。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一旦发生球虫病,其损失难以在生长期内获得补偿,因此要特别注意预防。可在雏鸡饲料中用地克珠利、尼卡巴嗪、氯苯胍等药物。在生长期饲料中,用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盐霉素等药物。

    (5)蛋、种鸡用药。蛋鸡和种鸡生长周期长,在产蛋期内禁用抗球虫药,因而需从建立鸡群对球虫免疫力的角度来选择抗球虫药。在雏鸡饲料中使用抗球虫效力稍差的药物,如莫能菌素、氯羟吡啶、二硝托胺等。而在生长期使用高效抗球虫药,如拉沙里菌素、马杜拉霉素、地克珠利、百球清等,但需在产蛋前一定时间停药,以确保蛋中无药物残留。

    (6)治疗用药。鸡场一旦暴发球虫病,必须立即用药治疗。尽管此时用药对发病严重的鸡失去作用,但对控制病情还是有益的。水溶性治疗药物对第二代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阶段有效。因为在病情严重时,鸡的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但仍然饮水。属于这类的抗球虫药主要有尼卡巴嗪、水溶性氨丙啉、磺胺喹恶啉、二硝托胺等,是鸡场必须常备的抗球虫药。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