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影《猜火车》的人生意蕴

    田海松+刘艳红

    影片一开始就有一段画外音的表述:“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活。但我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我不选择人生,我还有别的选择,理由呢?没有理由,有海洛因,还需要什么理由?”四个吸毒成瘾并且严重到需要靠注射才能解决的青年人,对待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激情,整天窝在一个小房子里,过着他们吸毒的日子。甚至男主人公在影片的开头竟然会为了两粒药片而钻进十分肮脏的厕所中,甚至进入了下水道里。四个人中唯一的女性艾莉森和其他三个人都有过性生活,所以她生下了一个孩子之后却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四个人整天无所事事,时常玩一下“猜火车”的游戏来解闷。没有钱时就靠抢劫、偷东西来换取钱买毒品。他们的私生活繁乱不堪。他们放弃了思考生活的能力,认为依靠毒品度日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当然这不包括主人公马克。男主人公虽然也沉浸于毒品之中,他很喜欢现在生活的同时又非常厌倦当下这种腐烂的生活。男主人公渐渐地觉得现在的生活并不那么美好,所以他开始戒毒,但第一次的戒毒没有成功,他又回到了毒品的生活当中。在生活中,他们并不是一直无忧的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他们也会遇到麻烦,所以,当一系列麻烦之后,男主人公马克被父母强行带回家,开始了又一次的戒毒生活,这一次的戒读经历十分痛苦但有效果。在暂时的戒毒成功后,马克想要拥有正常的生活和一份正常的工作,所以他远离了之前的朋友,开始到伦敦工作,伦敦的工作使马克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正常的生活,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但是之前一起吸毒的朋友由于没有钱维持生活,所以来到伦敦找马克,打乱了马克之前平静的生活。并且其中的一人暗中进行了一项毒品贩卖的活动,这使得马克不得不插手亲自试验毒品,这一次的毒品贩卖也让他们挣了一大笔钱,但是马克越来越讨厌这种整天与毒品为伍的生活,不务正业的日子,他不愿意自己再去插手毒品的事而打乱自己之前平静的生活,所以他悄悄地拿走了这笔钱,并用这笔钱去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

    《猜火车》这部电影被评为1996年英国最具活力的影片、对当代青年产生影响的十大影片之一,以及近十年来英国最好的影片。这些荣誉不仅证明了该影片的强大影响力,也证明了该影片所带给人们心灵的强大震慑力。

    一、 影片《猜火车》中蕴含的人生意蕴

    (一)人生选择

    人生中时时刻刻都充满着选择,我们要选择自己的朋友,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甚至那些琐碎的事情——选择吃什么样的早餐,选择穿什么款式的衣服等等。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的呼应部分,也是一段这样的关于选择的论述:选择生活、工作、事业、家庭……选择是既充满理性有包含感性的,我们可能会为一时的冲动下定决心做出选择,也可能会经过长期的思考最终做出决定,所有的这些在影片中都被男主人公马克淋漓尽致地挥洒着。在最初面对生活的时候,他选择不选择,不选择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跟朋友肆意地挥霍着自己的大好时光,在毒品、抢劫、性交等行为中混混度日。这时的马克选择不去思考生活,只是在为所欲为。虽然这时的马克是感性的选择在充斥着他的大脑,可是慢慢的他也变得会去用理性的思维思考和选择自己的人生,他开始尝试第一次的戒毒,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尝试和思考过要用另一种方式去过自己的生活,所以此时的他挣扎在海洛因和戒毒之间,挣扎在逃避现实生活和直面现实的选择之间。当马克戒毒失败再一次投入肮脏混乱的生活当中时,他又一次面临选择,再一次思考自己的人生抉择,又投入到下一次的戒毒过程中,这一次在父母的帮助下,成果很好,所以马克选择去伦敦过一个远离毒品的正常生活。虽然马克中途又染上了毒品,可是他立即制止了自己继续沉沦下去的念头,虽然他背叛了朋友,可是他的人生得到了解脱,终于回归了正常的生活。[1]所以,在从开始觉得生活没有希望和动力,到后来要为了崭新的生活全力以赴,这都是马克自己的选择。当他看到整日与海洛因为伴的生活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时,当他为自己选择的颓废和自由的生活付出一次又一次的代价时,他开始思考自己选择的这种生活是否是自己正真所想要拥有的。当认真仔细地思考之后,马克开始慢慢地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状态和生活习惯。

    面对生活,有时我们主动选择着一些东西,面对自己所选的生活,即使含着泪也是幸福的,正如男主角马克选择去伦敦过上自己选择的生活时,虽然这时的生活是辛苦的,可是马克却体验到了从未体验过的满足感,所以在经受住生活的磨炼之后,马克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喜欢这种忙碌而又充实的日子。而当面对自己迫于无奈而做出的选择时,我们只是想尽快地摆脱这种选择带来的考验。影片中,由于朋友的要求,马克最后一次帮朋友实验毒品质量时,这时的他是痛苦而又不安的,经过这次迫于无奈的选择,马克也变得更加肯定要去积极地面对生活。从一开始的颓废堕落到最后的积极向上,正是由于这次的选择,马克才明白自己更适合哪种生活。但是,假如一个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不去选择,不去思考,我们就不会知道我们更适合哪种生活,那么这个人的一生恐怕就要废弃了,这是多么可惜和可怕的一件事。所有人的一生都面临不止一次的选择,因为我们从一出生就必须要进行选择:我们要选择活下去还是选择死亡……

    (二)人与他人的相处

    我们周围的朋友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的性格和行为造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在影片的一开始,马克就与朋友相互注射海洛因,并且过着颓废的生活,马克的朋友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着马克。对于身处的环境,马克也意识到自己正处在自己的一个小天地,并且这片天地是与大众的普通生活背道而驰的,他也知道自己的处境正在一天天地恶劣下去,正积极地做着与自己的斗争,对毒品和海洛因的依赖,不得不使他一次又一次沉沦其中,过着不能自拔的日子。但是马克的内心又是在挣扎的,生活一天又一天的继续,而生活却没有丝毫的新意,朋友对与毒品的沉沦也让他看到自己也正如他们一样,他内心感到深深的恐惧,所以他想摆脱这一切。当戴安出现在马克的生活中,并说出了一些让马克思考他自己人生的话语:世界在变,音乐在变化,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化着。所以马克不应该任由自己这么颓废下去,不应该不去选择生活,因为他现在所处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对于生活的选择,他选择没有目的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长期继续下去,马克也会厌倦,并且他已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他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戴安的这些话给了马克很大的启发和引导,马克不再只是混混度日,受到了戴安的影响,他开始鼓起勇气思考自己的未来。那个死掉的婴儿无疑也对马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他再以这种生活状态继续下去,自己将变得更加糟糕。[2]所以当我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或多或少地受着他人的影响。可能当我们害怕做一个决定时,正是由于别人的鼓舞和前车之鉴,才让我们不得不作出改变。然而这些改变不一定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主人公马克让我们可喜地看到了他正朝着正途行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出现的那些对自己生活有指引作用的人是自己的幸运星,而那些磨炼自己的人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正是因为这些人,我们才会变得更好。在最后马克自己提着那一袋钱昂首挺胸大步走在街上时,他克服了自己对生活的恐惧,也克服了对于朋友的亏欠心理。正是因为那些一起吸毒的朋友的堕落不堪,才使得马克下定了改变自己的决心。马克最终回归了大众的普通生活,开始去选择生活,去改变自己当初不好的习惯和躁乱不堪的生活。

    (三)人与自己

    人一定要学会认真分析和审视自己的现状和不足。影片中马克透过朋友和自己的生活,看到了自己处境的恶劣状态,并且想试图去改变这种生活。由萨特的观点来看:人们都是通过一次次的自己的选择,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能确定一个人存在的本质。萨特的这一言论说明了,人存在于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中,然后人经过一系列的行为影响着自己和周围的其他人以及周围的环境。好人和坏人的区分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品德所得出的,并且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影片中,马克在与朋友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好好审视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在和朋友最后一次同流合污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继续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念头,拿走了大家共同挣来的钱。在这一阶段中,马克的好人和坏人形象是相互矛盾的,他不应该背弃朋友,但是他也应该遵循自己内心深处的决定——去闯荡一片新的天地,用这些钱重新开始找回最初的自己,去选择一份美好和稳定的生活。此时的马克有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规划,所以他鼓起了勇气背弃了朋友,拿走了钱。此时的他内心是痛苦的,他不想和朋友同流合污下去,他也不想抛弃自己构思已久的美好生活的规划。并且我们自身的一些行为也在影响着别人,当薯仔眼看到马克拿走钱,而他并没有声张,或许他内心的想法也正如马克一样,远离现在的堕落,寻找一份积极向上的生活,所以马克的这一行为也在激励着薯仔眼去遵循自己的内心。可能将来的薯仔眼也会跟马克一样。马克的这一行为也说明着自己的命运是要靠自己掌握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他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规划和渴求已久的梦想。[3]

    结语

    《猜火车》这部电影以后现代电影的描绘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四个年青人对于生活的选择方式,虽然电影中有很多颓废不堪的镜头,但《猜火车》以一种客观的写实性手法展现着马克的生活。在这些画面之下,真正要向我们讲述的是:人的选择,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的人生意蕴。真正告诫我们的是:我们应该积极地去选择我们所面对的生活,应该积极思考我们人生的意义,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寻找自己渴求的生活。有些人觉得这部影片深刻揭露了一些社会现状,并且赞赏这种表现手法,觉得人人都应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应该逃避现实,即使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所以,本片带给了我们一个对自己人生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遵循自己的内心想法直面现实生活?还是逃避现实生活?这是一个值得花时间去思考的人生问题。

    参考文献:

    [1]度.青春迷幻之旅——《猜火车》——一部值得反思的电影[J].南腔北调:明星版,2007(1):50-51.

    [2][3]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588,77-78.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