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的法律分析

    杨欣

    摘 要:我国1995年《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以“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为原则。而经2003年修改之后,我国《商业银行法》则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很明显经过这一次的法律修改,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次序有所调整。为什么新《商业银行法》要将安全性原则放在商业银行“三性”经营原则之首,而流动性、效益性排在其?笔者将以安全性原则为重点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安全性原则;原因;目标

    1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银行管理经营风险,要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其资产、负债、利润、信誉等方面的影响,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与发展。人们之所以将钱存入银行,除了能以一定的利率获得利息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把钱存入银行更加“放心”和“安全”。现行《银行商业法》之所以将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是因为商业银行自有资本较少,经受不住较大的损失,如果遭受到较大风险,乃至于威胁到存款客户的资金安全,就有可能失去客户的信任,这样无疑是对银行的一种打击。正是因为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自于对客户的负债,即个人和企业存入银行的资金,如此高的负债比率不得不要求银行资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对商业银行经营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点:首先,由于银行靠的是负债经营,自有的资本占的比重较少,因此须保留一定的周转金。存款客户要求提款时,银行不得不满足,不然可能引发挤兑风潮;另外,银行贷款也需要一定资金保证支付。其次,如果银行贷款的规模太大,超过了本身资金来源的可用限度,又或者资金来源的期限比较短,贷款的期限却较长,则可能导致银行资金的短缺和周转不灵。又如果银行客户的信用状况不好,也可能影响银行的资金周转和收益。最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危及到银行的安全。这些事项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运营的不确定性,因此,安全性问题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银行运营资金的安全不仅可以避免客户资产遭受损失,增强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对维护国家经济的整体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现行《银行商业法》将安全性提高到最重要的位置。银行经营一旦失去了安全性,流通性与效益性也无从谈起了。

    为了实现经营安全性,就要求商业银行合理安排其资产结构与规模,维持一定的现金准备。具体来说,首先要提高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这样一方面能避免负债流动对清偿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巩固存款客户对银行的信任,防止挤兑风潮的冲击。此外,合理安排贷款和投资规模以及期限结构,使之与负债规模保持一定比例,与负债结构匹配,保持银行清偿力。通过强化对客户的资金信用调查和经营预测来避免信用风险。最后,商业银行应遵守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和制度,争取国家的法律保护与中央银行的支持,通过存款保险等措施来保障安全经营。

    2 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指的是商业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和满足必要贷款的支付能力。一方面,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对存款人要保证支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贷款一般要等合同到期时才能收回,银行在借款人没有违约的情况下,不能提前收回贷款。为了确保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它必须保证资产的适度流动性。可以看到,流动性是实现效益性的基础,只有银行科学运用资金,才能保证其业务正常运转。当银行的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以取得充足的资金,进而影响盈利水平,更有甚者,还会使商业银行资不抵债。因此流动性是商业银行不得不重视的一大原则。从银行资金来源性质和银行业务经营特点来看,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促进其流转畅通,一方面要求银行调整资产结构,维持流动性较好资产的适度比例。另一方面银行需要加强负债管理,注重从负债方面来满足银行经营的流动性要求。此外,银行要合理安排运用资金,安排好一定经营周期内存款周转金和贷款周转金需要量的运用计划。

    3 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一般也称之为盈利性原则。这是所有经营性企业都追求的共同目标,商业银行也不例外。所谓的盈利性是指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它保证商业银行能在经营活动中得到持续的发展。盈利性对于银行的意义在于提高效益,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盈利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盈利性越高,银行面临的风险可能就越大,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中将盈利性放在末位,不是说银行不需要盈利,或者不追求盈利,而是在保证银行经营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盈利。可以看到,与1993年的《商业银行法》将盈利性放在首位相比,现行法律更加重视稳健经营。商业银行将盈利性放在首位的话,存在很大隐患,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利润最大化固然是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但安全性更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是流动性、效益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必须突出“安全性”经营原则,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防范,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用资金,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实现流动性和效益性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刚.《解读商业银行“三性”经营原则次序的调整》.金融会计,2004(6).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