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一部历经时光磨砺的文学经典
【摘要】《斯通纳》用50年的时间为自己做出了证明,它是一本文学经典之作。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深刻洞见生活,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
【关键词】《斯通纳》;约翰·威廉斯;现实主义
【作者单位】蔡婧宇,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
近期有一本美国长篇小说《斯通纳》在网上引起热议。其实这是一本很旧的小说,初版于1965年,2016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沉寂了半个世纪,这本书如今竟然成为世界畅销书。在该书中文版的封面上,印着这样的读者推荐语:“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蒙尘50年后回归大众视野的文学经典。”这些话不仅概括了《斯通纳》所具有的文学思想价值,而且也点出了它出版后曲折地被读者接受的传奇经历。
一
《斯通纳》的中文版译者杨尚荣先生,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在云南一个小县城接到了《斯通纳》这本书的翻译任务。当时,县城里哈尼族的一位掌柜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到县城取了这本书,之后又把我带回到狭窄的旅馆大堂里。我打开书翻了两三页,顷刻间我就决定要把它全部翻译出来。”我猜测,杨先生之所以顷刻之间下定决心,主要原因应该是很快被该书吸引了,意识到这是一本好书,也说明了杨先生具备很高的文学鉴赏能力。而普通的读者如果奔着通俗读物去看的话,可能这本书会让你失望。《斯通纳》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情节,它的故事是平淡无奇的,记述了一个叫斯通纳的普通人平凡的一生。他1891年生于一个美国的普通农家,19岁有幸进入大学学习农学,20岁开始必修英国文学概论。大学二年级时,因为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开始选修文学课程,大学毕业后继续读硕士、博士。29岁博士毕业后,斯通纳如愿成为一名教师,任教于美国密苏里州的某一大学,看似有了一份体面且稳定的工作,并和一名中规中矩、受过严苛家庭教育的女孩结婚,并在他32岁时有了一个女儿,拥有一个看似美满的婚姻和家庭。但就在他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他的妻子以最冷漠的方式与他决裂,并禁止女儿与他交流。40岁,他为了不违背内心的学术标准,与院长劳曼克丝决裂,却因此受到了打压。44岁,他遇到了自己真心爱的女人,在经历了这么多心灰意冷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幸福的感觉,却又因为学校的警告和劳曼克斯的干涉而不得不放弃这段感情。45岁,当德国纳粹袭来,他在绝望中仍坚持留校。54岁,二战结束,65岁,在一场退休的欢送会之后,斯通纳死了。他的一生,经历了职场的欺压、夫妻感情的淡漠,甚至是社会的动荡。还有妻子将女儿从他的生活中夺走的痛苦,唯一一段让他感受到激情的婚外恋也由于外界的介入而不得不戛然而止。直到死,他的一生都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丰功伟绩。在小说开头作者就写道:“如果偶尔有学生碰巧看到这个名字,也许会纳闷威廉·斯通纳是谁,但促使他探究的好奇心顶多止于提个漫不经心的问题。斯通纳活着的时候同事对他并不怎么尊崇,现在几乎绝口不提了。”作者约翰·威廉斯选取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素材,讲述了他琐碎的人生经历,这样的小说是很难引起普通读者兴趣的。1965年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和书中的故事一样,并无太多波澜,似乎亦无承载太多期待。威廉斯的经纪人玛利亚·罗德尔还在图书出版前提醒他“期望不要太高”。威廉斯在回信中也表示,自己绝无幻想,“我唯一确信这是一部好小说,如果假以时日,甚至可能被证明是很有分量的好小说。”,但当时的实际销量仅为2000册。一年后,这本书已经处于快被人们遗忘的边缘了——因为销量不佳,《斯通纳》没有再加印。“这种现实主义的东西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埃德温·弗兰克(Edwin Frank),这个在约半个世纪后再次把《斯通纳》带回公众视野的美国出版人兼诗人这样分析。他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成为文学焦点的时代,《斯通纳》的风格显然与人们关注的文学并不相符。
二
《斯通纳》用50年的时间为自己做出了证明,它是一本文学经典之作。所谓文学经典,是指那些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受考验而获得公认地位的文学作品。正如《纽约客》对该书的评价:“威廉斯的写作显得澄澈、节制且准确。就像被打磨光滑的橡木上反射出本色、持久的光泽。它的行文结构潜藏得不为人察觉,且毫无瑕疵,像一栋房子,精妙绝伦到绝无仿制再建的可能。《斯通纳》一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斯通纳》迟到50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笔者在阅读该书后,体会最深的是作者对个人生命的深刻理解,这也许就是这本书能引起众多书评家和文学评论家关注的根本所在。《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斯通纳》中文版的内容这样介绍:它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了我们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是如何生活的。斯通纳生活的时代,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样的时代里,人的生存本身就需要勇气。如同我国作家余华写的一部小说《活着》,在一个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代里,活着本身就值得尊重。一个人即使没有做出非凡成就,但能够活着并且能有尊严地活着,就非常难得。因为,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之所以能引起时代的共鸣,同样是因为它反映了即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人们也会面临一个又一个困境,让人的理想、追求、个性等都会消磨殆尽。现代人越来越意识到普通人在生活重压下的渺小,那些把生活一味简单化描述的作品,那些假崇高的人物形象,只能让人感到不真实,不能揭示生活的深层次本质。约翰·威廉斯者用平和的心态来表达他的人文关怀,提醒读者如何面对生活存在的痛苦,而不必对困境的存在产生痛恨。《斯通纳》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其在深刻洞见生活,揭示生活现实困境方面是一座高大的丰碑。
三
《斯通纳》的中文版封皮上印有一句话:第四眼自己。一部小说之所以能吸引读者,主要还是因为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这也是体现这部著作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主要方面。斯通纳是一个普通人,具有普通人的个性和品质,所以具有广泛的现实典型性。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个体的命运轨迹就是你身边发生的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一切,可以成为现实任何人的人生而无法自拔。因此,这样的文学人物,质朴却足够震撼。斯通纳不是我们所认知的英雄人物,不是伟大的运动员、商业巨贾、电影明星,他的一生也没有拥有过我们世俗定义的成功、价值和快乐。当婚姻彻底失败时,他选择了忍让;当女儿被妻子夺走时,他依然选择顺从;当婚外情暴露后,他不敢辞职。斯通纳的生活几乎每个方面都遭遇失望,面对诸多的混乱,斯通纳没有呼天抢地,没有奋争,他表现了一种逆来顺受且的无自卫能力的状态。
但作者约翰·威廉斯认为斯通纳的人生过得很好,甚至比大多数人要好。因为斯通纳自始至终都将他的勇气贯穿在坚持工作中。他冒着不爱国的巨大道德风险,选着坚持留校任教;他不顾忌主任劳曼克斯的权利,让劳曼克斯指导的学生在答辩中暴露虚假的丑态。他的一生始终坚持工作,并不因怯懦和迷茫而放弃和随波逐流。小说中他的挚友马斯特思说:“即便像我们这样不堪,也比外面那些人强;满身污秽,也比外面那些混蛋强。我们不做坏事,我们心口一致,我们为此得到报偿,这是一种天然美德的胜利。”
斯通纳的一生都在坚守他珍爱的事业,保持了自我的尊严,因此,在斯通纳弥留之际,“一种愉悦感油然而生,好像起于一丝夏季的微风。他模模糊糊回想着自己念念不忘的失败——好像它有多重要。此刻,在他看来,这些想法太平庸,太不重要了,与他曾经度过的生活相比太没有价值了”。
人人都是斯通纳,每个读者都可能有与主人公斯通纳相似的人生经验和精神变迁的可能性。从作者约翰·威廉斯通过文学人物斯通纳诠释自己对生命的认知与感悟中,每个读者也许能回味起自己的经历,重新审视自我,找到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真正想要坚持的是什么。
四
一部经典著作,除了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需要具备完美的艺术形式,如叙事结构、精美语言等,显然,《斯通纳》具备了这样的要素。正如亚当·福尔兹(英国布克奖提名作家)的评论:“这是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既丰富又忧郁,记录着伤痛与失去的同时也留存了美好温柔的时刻。这本小说完美展现了小说艺术的要素,它的叙事节奏与情节构架均堪称完美无缺。这本小说像一条河流,冷静而又流畅的平静笔调裹挟着磅礴延绵的力量。小说从对斯通纳平凡一生的评价开始,重点叙述了他的婚姻、学院内部的争斗等,小说以其临近死亡时对自己一生回顾结束,真如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在作者平静的叙事中完成了对斯通纳人生的展示,有淡淡的哀伤,更有深沉的思考。”《纽约客》发表的一篇名为《最伟大的美国小说,而你从未听说过》评论中认为,《斯通纳》会永远被评论家、学者和作家尊崇,因为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暗示了一句神圣的信条,这也正是这些人备受困扰仍愿意投身其中的原因:文学、语言以及心智神秘性的热爱,在字母和词语细腻、奇妙、出其不意的组合中,在最漆黑和冰冷的印刷文字中自动呈现——这是爱。
五
要了解这部文学经典,还需要我们了解作者和这部书的传播史。《斯通纳》的作者约翰·威廉斯(John Edward Williams,1922—1994)有着复杂的人生经历。他辍过学,当过电台播音,从过军。退役后,威廉斯进入大学就读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45—1985年间在母校丹佛大学任教,教授大学英语及创意写作。他一生只写了4部小说:《唯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镇》(1960)、《斯通纳》(1965)、《奥古斯都》(1973,该书当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创作《斯通纳》的那年他已经43岁,他的第二份书稿已经被7家出版社拒绝。这一次他把稿子投给了颇具文学品位的出版社Viking Press,接手稿件的年轻编辑最终说服出版社上层,同意出版书稿。后因该书销量不佳而绝版。幸运的是,它得到二手书市场的青睐,多年来辗转于各大二手书店,但《斯通纳》始终难以进入大众视野之内,许多书评人都不知晓有这本书的存在,更别说主流人群了。2003年,英国Vintage书系出版人将《斯通纳》再版,这是《斯通纳》首次回归众人视野中。到2012年,10年间共卖出4863本,这比此前美国第一版只售出两千册要好些,但仍然属于小众阅读。
2006年,美国著名文学书系NYBR Classics系列的总编埃德温·弗兰克(Edwin Frank)受一个经营书店的朋友推荐,决定在美国重新出版《斯通纳》。《斯通纳》在美国“复活”后,通过法国知名的畅销作家安娜·加瓦尔达(Anna Gavalda)将其影响力迅速波及欧洲,后由麦克尤恩的推荐和科伦·麦凯恩的赞誉让它成功继续蔓延到其他国家。接下来,我们可以用数据说话。荷兰半年内卖了12万册,德国半年里卖了5万册。2013年《斯通纳》在国际书市上大放异彩,先后登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及以色列的畅销书榜首。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接受BBC采访时说:“《斯通纳》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文学之人的传奇。”2014年,美国《纽约客》刊发的书评,则是这么写的:“《斯通纳》出版50年后的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而现在,《斯通纳》终于来到了中国。《纽约时报》杂志已经给了中国读者建议:现在你得认真地阅读《斯通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