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左中盐碱地利用前景及改良方法
王晓龙 韩斯琴 包建华
【摘? ?要】 科尔沁草原上的科左中旗具有大面积的盐碱地草原,这些盐碱地草原上基本不能种植农作物,也不能种植牧草。平常只能用于一些简单的放牧。由于盐碱地上生长的牧草都不是优质牧草,利用率极低。如何改良和利用这些盐碱地草原是我们草原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科左中旗;盐碱地;改良;利用
中图分类号:S46? ? ? ? ? ? ? ?文献识别码:A? ? ? ? ? ? ? ?文章编号:2096-1073(2020)01-0082-83
科左中旗地处科尔沁草原中心,分布着相当大面积的盐碱地,大概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10%左右。盐碱地其实是盐化土地和碱化土地的合称。也就是盐地碱地的总称。故名字义,盐化土地的土壤成分里含有大量的盐,碱化土地里含有大量的碱 。盐碱地的命名是又含有盐或含有碱的成分而定的,含盐分的地方叫盐地,含碱的地方叫碱地,综合起来叫盐碱地。
盐碱地的主要土壤成分是粘胶土和盐碱。
草原地形地貌里,盐碱地使用率是比较低的。因为盐碱地土壤的透气性差,土壤有很大的粘合作用,因此导致植物根系不能在盐碱地土壤里舒展和生长。植物的生长主要是植物根系的发达而旺盛,根系不生长地上部分就萎缩。植物的茎叶全凭地下部分的养分供应而生长。土壤疏松,土质细腻,土壤的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植物叶茂繁盛。相反,因为土壤的粘合使根系无法舒展生长,萎缩在很小的空间里,因为没有透气性,根系就得不到呼吸换气,这就是盐碱地植物单一的原因。
科左中旗地域里的盐碱地植物主要的碱蓬。碱蓬的营养价值地牲畜不喜欢采食。每年秋季的时候碱蓬变成一片片黑色的植物。远远的看去像烧焦了一样,这就是盐碱地的景观特征。
盐碱地即不生长优质牧草,种植其它农作物也长不出什么产量。科左中旗以及很多地区的盐碱至今使用情况都不是很好。一般主要用于简单的放牧。
那么怎么才能把这么多的盐碱地利用起来呢?
首先要把盐碱地微薄的土塘层保护好,其次要进行改良。盐碱地的表层土壤很薄,这批薄土层如果被破坏掉了,盐碱地就有流失掉了一部分营养基础。过度的放牧和取土都会造成盐碱地固有土壤层的破坏。其次,要分出一部分一部分或一小块一小块的分离出来改良。在自己改良能力之内进行改良采取适当措施。那么改良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这是很关键的。一般情况下,盐碱地粘合性土壤不宜被风蛀蚀,所以,采取秋季深翻的措施是最好的方法。在漫长的冬季,北方地区有大量的风沙土要流动,在深翻的沟沟坑坑里会集聚流沙流土,填满这些坑洼,使其土壤部分吸纳大量的刮风土而改良其质地。如果,连续几年甚至长期注意保护和改善土地的养护就能够得到效果的。每当有营养成分的土壤来参加这些盐碱地的怀抱里,如牛粪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1],盐碱地慢慢就得到丰富,慢慢就會有植物来居住。改良土壤是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这是最简单而见效的护养措施。
在很久以前,盐碱地都是水域。在地表水蒸发后变成了盐碱地。
盐碱地不是废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盐碱地因为长期的护养逐步得到改善,有些盐碱地因为破坏性利用而越加板结,不长一草一木,越来越发亮发白,这就是盐碱程度加重的表现。
盐碱地的利用其实有很好的前景。
首先,盐碱地的水分叫沙地水分是充足一些,盐碱地一般都是低洼地,水位比较高。
第二,盐碱地土壤因为紧凑不宜流失。这也是盐碱地的一个优势。盐碱地的改良要充分使用这两个特点,所以经常反动土壤结构是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比较而言,沙土地是容易出坑,而盐碱地是容易填坑,它俩的土壤结构特点正好相反。沙土地是不宜破坏土壤结构,而盐碱地是适合破坏土壤结构的。
草原的管理要抓住土壤特征来进行改造。
因此说,盐碱地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在于认为的改造。改造好了是能够持续利用,改造不好就会越来越板结发亮,利用价值越降低。
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改变其外在的形式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应该时时刻刻遵循的自然规律。决定事物变化结果的主要因素都在事物本身的内部。改变它内部因素才能改变它外部形状。盐碱地的内部结构是坚硬的盐碱地土壤,只有在慢慢的改变这个坚硬的内部结构才能改善它的外貌特征。所以,改变内部因素的过程是漫长的,艰巨的,有的时候可能我们的能力又无法去改变它,这就可能造成它的外部变化只会因消极的对待而越来越往坏处接近,造成人为的向盐碱地荒漠化类型草原发展。
当这篇盐碱地草原在没有外力的改善情况下,在人们破坏性的使用情况下,它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变成一片光秃秃的荒地,也许在人们的重视改良保护情况下,在节制使用情况下也许变成一片绿色平坦的草原,再也看不到那种黑乎乎的烧焦的碱蓬的颜色。
事在人为,在现代的生产技术发达的环境下,如果还任其自由的变坏,那将是我们愧对过去和将来,愧对前人和后人。在自己的时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 马玉露,马金慧,范富,等.不同改良物料组合对盐碱地生物性状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7,32(06):499-502.
(编辑:赫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