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马琳

    摘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逐步完善,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基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论述,提出并分析了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会计核算、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事业单位特点,提出了建设性应对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预算编制;内部控制

    一、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

    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作用在于为社会提供服务而非盈利,其经营活动大部分的资金由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是无偿的,事业单位对财政拨入资金及国有资产的管理容易松懈,会计核算是全面、系统、连续记录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有些事业单位在日常核算工作中存在会计行为不规范,信息失真等问题,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提高財务管理质量,因此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强化财务预算、健全内部控制,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

    预算编制不科学,未全部结合下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的需要统筹安排,所编制的预算带有随意性,各部门在编制本部门预算时多数考虑的是部门自身利益,缺乏整体观和大局观,将上一年度预算数上浮一定比例,简单加总,影响了单位整体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预算执行中,没有严格的预算调整和追加程序,认为资金不足可以写申请,预算超支可以打报告说明情况,因此资金支出控制不严,超支现象频繁出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为维持日常运转,用项目支出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以及没有坚持项目资金应专款专用的原则。

    (二)会计核算内容与过程管理不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是基石,没有牢固的基础,接下来即使会计核算再正确、数据分析再精准,其结果会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做出错误判断。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报账人员填写支票领取单、报销申请单填写存在漏填、错填现象;会计人员填写会计凭证不规范,摘要填写简单,所附单据数量填写不正确或根本不填;会计凭证审核不仔细,对方开具的发票单位名称与本单位名称不符,大小写不一致,发票专用章模糊不清;未及时发现会计科目使用错误;银行账款未达账项核对、清理不及时等。

    (三)对国有资产管理缺乏重视

    忽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如事业单位借出资金随意,不符合审慎原则,又不能及时催还,使得借出资金不能按期收回甚至成为呆账,死账。赊销是有经营业务的事业单位为抢占市场份额采用的一种销售方式,增加销售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赊销而不能及时收回销售款的风险,应收款项资金余额大、跨越时间长,坏账概率逐渐增加,经济利益受损影响事业单位长久稳定的发展;另外,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对已达到报废年限或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未及时申请办理报废审批手续。

    (四)会计岗位人员专业技能与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人员工作入门门槛不是很高,跑跑银行、去几次税务局就是“会计”了,有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素质较低,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创新意识薄弱,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后续教育和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年检的流于形式使得会计人员对新法规、新政策、新知识学习不足,业务能力不能得到提升,制约了会计核算的质量。有的会计人员法制意识淡薄,为了私欲,铤而走险,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使单位利益受损。实践证明,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是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五)内部控制不健全、监督执行不到位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在日常工作中未严格按规定制度执行,随意处置单位固定资产,擅自挪用专项资金,会计人员身兼数职等违规行为;新制度颁布实施后,未及时修订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核算制度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出现疏漏,信息质量得不到保证;部分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稽核流程控制过于简单,监督机制不得力,监管部门对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监督不及时,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不严格,对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罚不坚决,致使许多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纠正。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观念

    事业单位负责人要重视加强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的教育,营造依法办事的环境和氛围,随着国家法制的日益健全,财务人员应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财经法律观念;认真学习和掌握与财务制度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条文,充分了解岗位职责,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自觉依法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及时、准确、真实、合法。

    (二)合理编制预算、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

    从领导层面提高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预算宣传力度,让全体员工充分了解预算管理过程,按照预算执行计划完成年度工作。其次,精细预算编制过程,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充分考察各部门实际工作需要,首先盘点和计算本单位现有可调配资源,从源头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实行零基础预算,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编制方法将全部支出纳入单位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最后,预算的目的在于控制,预算指标下达后,应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倡导效益优先原则,加强收支管理,有效控制资金支出,严禁资金浪费,杜绝超支现象的产生,年度终了,对比财务决算数据对预算目标完成情况及组织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分析指标差异形成的原因,发现经营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为预算的目标或标准的调整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基础,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规范会计核算内容与过程,提高会计核算管理质量

    1. 建立统一的开支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开支标准,根据市场物价水平和单位开展经营活动需要,在全面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经费开支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规定标准执行,遇国家新政策出台或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修改补充,财务部门应发挥监督职能,纠正差旅费、通讯及交通费补助、其他福利待遇等方面超出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等违规现象,还要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监督,将节约的资金用于事业单位的发展。

    2. 强化资产管理工作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和坏账准备计提制度,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各类应收账款进行汇总,对逾期仍未收回的款项加以分析,设置“壞账准备”科目,计提坏账准备,定期与有关部门核对应收账款情况,使工作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加大应收款项的催收力度,保障单位资金良性运转。另外,每年至少一次进行资产清查,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确认各项资产的实际数量与金额,检验会计记录的正确性,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对库存物资的积压和毁损情况和逾期未收回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加大对财产物资的有效管控。

    3. 提高会计核算信息化水平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有部分经济业务核算的单位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收入和支出在业务活动发生时确认、各会计期间收入与费用配比,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缺乏可比性和全面性,不能完整地披露事业单位的相关经济活动,随着财政部门和其他监管机构需要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不断增加,使用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更适合反映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动情况,再与预算执行情况表对照比较,保证核算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正确分析预算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管理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水平

    首先,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为规范会计核算提供保障,新的财务制度不断出台,事业单位应鼓励会计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和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更新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其次,对新入职人员的选用应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针对年轻的会计人员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丰富、电脑操作上手快但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经验、专业判断能力不及年龄大一些的会计人员的特点,可以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进步,让年轻的会计人员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尽快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年龄大一些的会计人员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加深耕、专精专业知识。最后,用良好的企业文化规范员工的行为,强化会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单位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各项财务评估指标的提供者和单位管理监督者的身份,在工作中主动学习,不断学习,奋发向上,实现自身价值。

    (五)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内部控制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将财务管理融入日常业务活动中,设计标准化的会计核算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以满足管理层决策和外部监管部门评价监督的需要。首先,财务部门应发挥资金管理和监督职能,严格按照规定审批流程进行,大额资金支付应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确保资金安全;平衡各部门经营业务对资金的需求,合理匹配长短期资金,保障运营畅通,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在投资过程方面,资金投放结构、投资目标的收益与风险的可行性论证,投资后的跟踪管理、监督评价;在资金筹集过程中,主要对筹资成本、偿还能力、市场及利率风险以及所筹措资金使用方向等方面实施管控。其次,对事业单位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除财务部门外,其他部门禁止私自设立账户,进行转账,所有经营活动的收支都由单位财务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杜绝不规范操作。最后,事业单位应该设置内部控制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梳理会计核算全部流程,评估或可遇见的所有重大风险,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明确防范风险的责任,认真履行授权审批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对管理人员明确分工、相互制约,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接受来自单位内部和外部的审计及监督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审计及监督检查部门,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更加严谨、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罗萍华.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天津经济,2011(06).

    [2]马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

    [3]胡胜,罗莉青.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4(01).

    (作者单位:天津市科技条件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