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下预调微调政策及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启示
王阳
摘 要:今年下半年以来,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和CPI的居高不下以及一直困扰着中国居民的房价问题把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上来。加之国际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提出预调微调的宏观经济政策。本文阐述了对这一政策的理解以及实行此政策后对我国食品价格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商业银行经营方面受到的启示。
关键词:宏观调控;微调政策;商业银行
1 政府宏观调控
(一)定义
市场经济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这并不是说它就是完美无瑕的或万能的,有时市场会发生失灵现象即市场不能正常发挥其导致经济效率的作用,市场调节下的经济运行状态并不是完美的,还需要政府这只能"看的见的手"-----指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或管理,也称"有形之手",以此来弥补市场调节下的经济运行状态的不足和失误。
宏观调控在一般意义上说,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主要运用间接手段,对一定范围内经济总体的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的过程。这一概念主要说明了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是调节市场经济所不能触及的方面,并辅助市场经济调控,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
(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搞好宏观调控有利于维持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越性的重要条件,政府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规政策,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既能维护企业的利益又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搞好宏观调控,有利于维护公平分配和国家整体利益。由于市场经济调节的不足,单靠市场调节,不仅不能保证公正公平的分配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相反,还会拉大收入差距,甚至两极分化,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国家可以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来确保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缩减高收入人群,扩大中层收入者,以此来避免两级的分化;(3)搞好宏观调控,有利于应对经济周期性的波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不是平坦的、笔直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亦如此。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的调控,采取一系列的新政策新手段来应对,防止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脱轨的现象。
2 新形势下"预调微调"的宏观经济政策
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调研时指出,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完善财税政策,大力推进结构性减税(10月25日新华网)。11月30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在基调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政策正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自今年10月以来,随着房价和物价的不断上涨以及欧债危机、美元贬值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使得世界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明显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向预调微调的方向倾斜,在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上,党中央更是强调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预调,既是一种调整手段,更是一种预测工具。预调的前提是预测,预测的前提则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全面把控。预调可以调,也可以不调,关键要看下一步经济的走势。微调是一种最常用的政策调整手段,除形势变化必须对政策作出较大幅度调整之外,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微调手法。而从最近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温总理此次讲话的情况来看,货币政策的微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支持,二是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要予以重视 。
无论是预调还是微调,都不能将其隔裂开来,预调需要与微调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政策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面对国内外经济运行的新特点,预调微调要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把物价过快上涨势头真正遏制住,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起落。
3 "预调微调"对稳定物价的影响
(一)预调微调是稳定食品价格的需要。
预调微调是针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的一些必要的政策调整,同时也是稳定物价的需要。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增长较快的态势,但是也一度出现了蔬菜、鸡蛋等需求弹性较小的生活必需品狂飙涨价的尴尬局面。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7、8、9三个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达到6.5%、6.2%、6.1%,7月份甚至创下了连续37个月以来的新高。通过一系列的微观调控措施,10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到5.5%的常态,价格调控取得了成效,11月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CPI为4.2%,物价拐点特征明显。虽然近期价格涨幅不高,但物价总水平仍处高位,从百姓感受来看,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仍然很大,加上国内劳动力等价格上涨形成的成本推动因素,未来价格走势不容乐观。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预调微调对于稳定物价,进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显得十分重要。
(二)预调微调是调控房价的必要手段。
"祖孙三代九平方,公婆儿媳床靠床,方桌搭在床铺旁,左边马桶右水缸"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居民住房情况的一个真实写照。作为老百姓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住房问题,房价一直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国家对住房问题的调控是从1998年开始的:"从1998年开始,中央决定将住宅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大发展,但国民经济却出现过热苗头,随之而来的是2003-2008年持续近5年的第二轮房地产市场调控。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宏观调控方向转变,政府刺激计划再次带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房价也出现迅速上涨"。2009年,楼市从的"小阳春"之后便疾速升温,房价如脱缰般上涨不休。与此同时,调控之剑也如期再度出鞘。(《中国房地产发展与金融调控论》张云,胡新智,中国金融出版社)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前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且基础在不断巩固,但欧美等国在主权债务、货币政策等方面的新动向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国际热钱在人民币升值、银行加息预期下觊觎国内楼市,均考验着房地产"保"与"压"分寸的把握。长期来看,房地产与整个宏观经济的"深度关联",其泡沫还得一点一点挤,而不能一下子全部刺破。
地方政府要有所预判,比如房价下跌一定幅度,对地方的土地出让、房地产税费收入以及对钢铁、水泥、建筑、商贸以及就业、社会稳定等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以此来把握调控的力度和节奏,以规避对经济运行的风险并稳步释放"经济拉力"。但是,预调微调并不代表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有任何的削弱,所谓微调,是根据形势适时适度的调整,新的一年,在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的同时,调控目标更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升级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各界一致预期,即便政策在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等领域出现定向微调,房价合理回归的基调依然不改。
统计数据显示,1到4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9%。一些热点城市3月份出现成交回暖,但4月又出现下滑迹象。随着传统促销窗口期的逐渐关闭,今年上半年楼市估计难有起色。
投资方面,今年前四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7%,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3.9%,增速回落5.1个百分点。一些热点城市投资回落尤为明显。今年前四个月,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613亿多元,同比出现0.1%的降幅,这是2008年以来首次步入负增长区间。投资降速的背后,是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面积等指标的全面回落。
这种情况下,如何让首次购房、合理的改善性购房等刚性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由刚需构成的房地产市场就是实体经济,应该通过制度安排让银行资金支持这部分购房需求。"
4 商业银行经营启示
建立边发展边调整的意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下调存准率是央行进行货币政策预调微调的措施,是在近几个月宏观经济指标不乐观,市场中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浓厚的情况下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所采取的举措。但正如前文所说,世界经济格局的不稳定性意味着本次下调并不能看作成货币政策特别宽松,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边发展边调整的意识,随时调整资产、负债的经营策略。
改变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已成下降趋势,"房地产开发贷款"俨然不能再成为商业银行竞相追逐的"大餐",只有适时改变贷款投放政策,转而投向发展势头向好的中小企业,才能保持贷款份额不下滑,控制贷款风险。
加强定价能力,为利率市场化做好准备。利率市场化是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12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基于通胀等综合因素考虑,当前利率市场化条件逐步成熟,利率市场化呼之欲出。对商业银行来说,这将会导致银行利差缩窄,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将直接受到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的定价能力要随之提高,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具有专业素养的具有议价能力的客户经理队伍,同时加快产品创新,发展高技术含量、高价值的中间业务产品,提高客户忠诚度。
参考文献:
[1]《如何正确理解"适时适度与预调微调"》新华网.
[2]《GDP和CPI温和下降,"预调微调"窗口开启》人民网.
[3]《中国楼市调控十年历程回顾》《瞭望》新闻周刊.
[4] 谢以建.《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介入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