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新方案

    薛国彬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旧的全球治理体系难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治理亟须新的理念与方案来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实现全球善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了新的航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与新方案。

    关键词:“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F125.4?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1-0163-03

    由于当前全球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西方国家治理方案失灵,主体代表性不足、治理权威缺失、治理赤字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球治理的健康发展。旧的全球治理体系亟须新的治理方案来解决发展难题,变革发展困境。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下,中国以引领者的姿态逐步站到舞台中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问题的解决,为构建新的全球治理秩序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一、创新发展,从“国内创新”到“全球创新”

    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核心,是中华民族之魂,也是当前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也基本完成。在此背景下,要想实现进一步的突破与进步,就必须靠创新来引领发展。新的经济形势下,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提出的创新全球治理的新倡议,既是一次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对当前全球治理发展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与策略创新。首先,“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既是解决国内问题和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统一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完善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改革的正确指引。其次,“一带一路”在实践过程中将现有国际组织、国际合作机制与沿线国家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互联互通”逐步建立一个包容性的开放平台,将原有制度转化到新的制度体系中以实现制度框架的革新,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完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就创新未来经济增长模式与全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中国方案,“一带一路”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将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如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六大经济走廊”、中欧班列等一系列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区域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发展模式的创新。最后,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在全球治理过程中,中国对外传播的不仅仅是中国理念的输出,更重要的是坚持“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策略,使每个国家都能参与其中,以“复调传播”的多元格局来推动“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引领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二、扶贫减贫,从“区域脱贫”到“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成效显著,为全球减贫目标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减贫经验既是国内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需要。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宣布,中国基本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并且成为全世界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减贫是和沿线国家交流的一个重要议题。“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人口占全球总人数的60%,但生产总值占全球的30%,GDP水平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且地區差异明显,每个国家都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减贫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使中国减贫经验借鉴给他国还必须结合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减贫战略来推动沿线国家的人口脱贫,经济发展。首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生态等发展要协调,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精准扶贫相结合,为沿线国家和人民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生产发展,减少贫困人口。其次,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基层政府作用。我国扶贫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因地制宜,依靠基层治理推动减贫方针实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减贫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依靠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引导加之地方因地实施,通过有效调节机制提高当地减贫工作的效益。再而言之,减贫工作需要依靠一定的国际援助。我国在扶贫过程中也曾利用外资进行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以及向世界银行贷款等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以提高减贫投入。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也会向沿线国家提供资金援助,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并主持由中国和联合国共同举办的南南合作圆桌会上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向发展中国家提供‘6个100项目支持,包括100个减贫项目,100个农业合作项目,100个促贸援助项目,100个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项目,100所医院和诊所,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这些对于沿线国家的发展将是极大的帮助。

    因此,“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不仅将减贫经验用于帮助沿线国家减贫项目,同时还将通过实际行动来对当地贫困人口进行实质性援助,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引领沿线国家一起脱贫致富,为世界减贫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三、绿色发展,从“美丽中国”到“生态全球”

    中国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这一重要论述,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安全同样是区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目标成为各国共同的追求。2018年7月20日,在西宁召开的“丝绸之路沿线国际友城峰会上”,各专家也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建言献策,中国生态环保大会用永久落户西宁也得到了丝路沿线国家的支持,为沿线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的支点。会上吉尔吉斯斯坦市政府金融投资局经济部主任塔兰特贝克·凯乌莫夫也提出中吉将加深生态文化合作,加强两国生态建设交流。其次,环保部依托多边对话机制,以绿色“一带一路”为主题开展与东盟、上合组织等对话交流活动,促进各方共识。在信息收集方面,一共整理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信息,并出版《“一带一路”生态环境蓝皮书》两册供参考使用。综合来说,在生态建设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务实的环保合作,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海上丝绸之路绿色使者计划”及建设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交流示范基地为共建绿色“走出去”平台提供了支撑,并将助力“五通”,为最终实现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服务。

    四、改革开放,从“国内改革”到“世界开放”

    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色经验与模式,四十年来的经验积累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通过产业园区、经济走廊等试点,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面的局面,并以中国国内市场为依托,辐射周边,形成欧亚大陆一体化新格局。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巨大,为了有效推进建设,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挥境外工业园的独特作用,这也是中国根据国内改革开放经验为沿线国家提出的策略和方案。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也将产能合作和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在36個国家建设初具规模的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共计77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56家,占72.72%,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大部分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成,已具备招商条件。

    从“一带一路”工业园区和产能合作两方面来看,不仅是中国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国建共建。首先,产业园区的建立需要设施联通作为基础,一定的金融支持,再者是国内企业对园区的投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形成“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优化厂区发展,为当地提供就业、资金融入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一带一路”倡议也是在新形势下应对国家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能转移所提出的重大对外开放战略转变,既转移优质过剩产能,又对沿线国家经济助力,并能从中受益。

    五、设施联通,从“区域发展”到“全球共享”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发展中国家被多次工业革命和全球化差距越拉越大的结果。“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将沿线国家联结起来,推动设施互联互通为“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意相通”发展做基础。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引领的“一带一路”倡议,最终要实现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在需求非常巨大,而且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10—2020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需要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需要8 000亿美元,而亚开行每年提供的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仅100亿美元,资金缺口成为巨大难题。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者和引领者,通过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来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亚投行自筹建之初法定资金为1 000亿美元,在推动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方面提供了巨大的资金融入,同时也避免了金融投资所带来的金融风险,降低了金融危机的发生。

    截至2017年,中国对欧亚地区各类投资约830亿美元,同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设施联通课题组估算,2016—2020年,“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意投资需求至少达10.6万亿美元,至2017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放贷款已经超过1 100亿美元,丝路基金所支持的项目总投资额达800多亿美元,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发展、共赢共融提供了推力。

    六、结语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同与支持。目前为止,中国已同大部分国家实现了政策规划对接,部分项目也取得进展,国家间贸易、产能投资合作深化以及丝路人文合作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发展目标在逐步实现,全球治理秩序也将更加合理。

    国际形势在不断变化,全球治理方式却没有与时俱进,现行的治理体系仍然由西方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虽参与其中却难以获利。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经验与发展方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为这些新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平台,在运用中国经验推动亚欧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在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与治理思想,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惠及世界,推动全球治理新秩序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辛本健.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 江涛.全球化与全球治理[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7.

    [3]? 何亚非.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 靳诺.全球治理的中国担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5]? 秦亚青,魏玲.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J].外交评论,2018,(2).

    [6]? 蔡亮.试析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树立[J].国际关系研究,2018,(5).

    [7]?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新华网,2015-06-08.

    [8]?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2015-05-16.

    [9]? 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中国日报网,2016-08-17.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