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笔墨语言形态在中国画写生中的作用的思考

    张船

    摘 要:中国画的笔墨语言形态之间有机的排列和组合,是揭示生命形式最直接的方法,会使模糊的生命形式和审美体验更清晰、更鲜明。

    关键词:形态;笔墨结构;审美体验

    在中国画的写生中,除了掌握用线造型,再现客观物象外,更应注重从真实、复杂的场景中提纯抽象的形式因素,在画面中运用这些因素进行有序的组合,形成富有节奏变化的不同的审美感受,理解和掌握形式语言是中国画写生的重点所在。

    真实复杂的客观世界里隐含着种种形式因素,如:形态、质地、势态、色彩等等,这些形式因素的综合对比是产生视觉张力及美感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形态因素(点、线、面)的提炼尤为重要。

    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的形态可分为现实形态和本质形态,本质形态也就是抽象形态,抽象形态的基本形式是点、线、面,画面中所有的现实形态都是由这几项基本要素构成的。

    我们首先来谈点,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它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只有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相对而言形成了点的概念。越小的存在,点的视觉越强烈;越大的存在,越有面和体的视觉。在中国画中,“点”这个抽象元素有着极为丰富的呈现,通过毛笔的提、按、转、折即能表现出无穷无尽的规则或者不规则的点之形状,每一笔皆不同而变化丰富,适用于不同的描绘对象。点在画面中出现时,点的不同形状,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点的面积、点的位置,亦会产生形态变化上的趣味表现;点的内质形状发生变化,会带来一定的审美表现性;点的聚集有时也可以增加画面的厚重感。通过点的形态和组织集成,以及在空间布局上的位置、主次、大小、虚实、疏密、明暗等关系上的处理,点自身的抽象美感就凸显出来。

    在中国画中,线是最重要的形态表现因素。除呈现出粗细、刚柔、曲直、长短等一般形态特征外,还呈现出在空间中水平、倾斜、垂直的笔墨势态,以及笔墨本身所致的特有形态,演绎出无穷变化。同时,线的笔墨形态语言,具有极强的韵律感和简明直率的象征性。中国画线条的韵律感和象征性是由用笔的节奏、线质的不同和墨色的变化带来的。线条的曲直、纵横、主次、聚散、疏密、刚柔、动静、抽象与具象等关系的对比与协调,是中国画内在意蕴的形式表现,能够揭示丰富的审美感受。

    面也称形,由点、线的集合而形成,点是移动的线,线的移动与拓展则形成面。面因形状不同,有着丰富的情感传达,规则的形具有简洁、大方、刚正、明朗、爽直的表现性,不规则的形具有柔软、优美、豐富、温和、复杂的表现性。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中,除了以线表达形状外,还利用点、线的笔墨形态对面的内部空间进行充实,形成了丰富的质感表现。例如山石以用笔的疏密、干湿、浓淡的差别与对比形成粗糙、坚实、圆柔、浑厚、轻薄等审美感受;当这些因素同时作用于画面时,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层次感,极大地丰富了画面效果。中国画以笔墨形态这一独特的语言方式,对物象的质感进行了视觉转换,体现了中国画由物象到心象,再到画面笔墨语言的视觉转换过程。在形状表现方面,中国画对“似”的追求,与西画的“准确”有很大的不同。面在画面上以笔墨语言的综合运用,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形式美因素和审美意趣。

    在对形态因素有了进一步的掌握之后,还要对势态因素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势态因素对形态因素的影响很大,画面之所以产生丰富、细腻的效果,往往与势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画面的节奏感是各种因素在组合中呈现高低、长短、曲直、虚实、疏密、松紧、主次等相对因素对比交替显现而形成的,有着独特趣味的节律。节奏的控制是个性化的,是根据自己的愿望来设定的。节奏控制要自然而然,并讲究多变下的均衡性。在势态因素的组合中,实现某种有趣味的节奏表现,这是我们寻求的理想层面,达到这个层面既需要心理上对生命节奏有体验,也需要技巧表现上有运用自如的能力。在中国画中,笔墨势态的组合也叫笔墨结构,它是指笔墨语言形态之间有机的排列和组合关系。这种排列与组合是与画家主观愿望、意志、情感、学修、经历及对世界的认识有联系。中国画的笔墨结构是纯审美属性的产物,是超越物理属性的,但又以表象的东西为依托,具有抽象的美感。

    中国画对形态的把握,在于将现实形态与抽象形态相结合,重视通过对抽象形态因素的运用来把握和形成画面,即将点、线、面等抽象形态的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有节奏、有韵律、和谐统一地组合起来。在中国画的写生中,从现实中发现和提纯形态因素(点、线、面)时,应是生动的,不是概念的。写生初期,可以有意识地画一些单纯以形态因素构成的画面,起到快速、敏锐地捕捉形态因素的作用,这样会很快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形态因素。在对形态表现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加强视觉意识,在表现上不断提高画面的经营能力,从认识上对形态的表现意义深入地理解,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画面,最终能够运用视觉因素传达审美理想。

    综上所述,笔墨语言形态之间有机的排列和组合,是揭示生命形式最直接的方法。在“浓淡干湿”的笔墨变化和富有概括力的色彩辅助下,揭示主体对大千世界本源的认识,适合表达生命形式的有机性、节奏性与韵律性,以及对生命形式感受的深刻程度。因此,在中国画的写生中,语言形态的秩序化,会使模糊的生命形式和审美体验更清晰、更鲜明。

    参考文献:

    [1] 蒋跃.绘画形式语言研究[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

    [2] 韩玮.中国画构图艺术[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