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少儿节目中主持人的媒介角色

刘嘉
摘要: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其受众的影响往往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漫长过程。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作为此类节目传播过程中的综合形象体现,对于其受众的影响甚是深远。电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合理架构自身的媒介角色,明确角色定位对节目本身的成败及少年儿童受众的健康成长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 少儿节目 主持人 媒介角色
电视少儿节目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陪伴,其节目主持人也成为了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玩伴”,是孩童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角色。电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代表,以其鲜活的媒介角色形象呈现在受众面前,其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示范都对成长期的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电视少儿节目中主持人应具备的媒介形象
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少年儿童接触最多的媒介仍然是电视,少年儿童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仍然是少儿类节目。可以说,电视媒介对于孩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成为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主持人合乎规范的言语、和蔼清新的形象、恰切自然的举止,亦或是专注的眼神、诚恳的微笑、耐心的倾听、礼貌的握手,都会影响着少年儿童受众的认知、学习、心理、情感发展以及审美与人际交往等。
电视媒介长期以来给予少年儿童受众的文化熏陶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是少年儿童受众思维方式养成、发展与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这种由电视媒介架设的“拟态环境”中,主持人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都会通过节目这一中介影响渗透到受众的意识中。对于主持人而言,更是需要肩负起这种社会责任与媒介角色使命,在每一次节目生产中以恰当的引导。
电视少儿节目的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优秀的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往往会成为少年儿童受众心中的偶像。电视少儿节目理应致力于为少年儿童服务,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这一媒介角色责任尤为突出。主持人应尽力做到寓教于乐,做少年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引领者,做少年儿童审美能力的间接培养者,做少年儿童思维方式养成的有力影响者。
电视少儿节目中主持人媒介角色认知不当的表现
一、过度消费儿童。近年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亲子类及游戏互动类真人秀电视少儿节目火爆电视荧屏。在节目受到观众热捧的同时,也引起不少人的反思,孩子们在真人秀节目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孩子被当做大众媒介的消费对象,惹来各大电视媒体、互联网媒体在他们身上做足文章。拍电视、接广告、上访谈、演节目等,一些孩子的曝光率甚至赶上了国际巨星,以至于造成“爸爸很忙,宝贝更累”的尴尬局面。
二、奉行“娱乐至上”。当前,各家电视媒体的少儿节目类型繁多,迫于追求收视率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为博人眼球,忽略了节目的品质,忘记了作为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职责。尼尔·波兹曼提出的“娱乐至死”现象在电视少儿节目中也是泛滥成灾。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及时遏止,恐怕“娱乐至上”的歪风终将成为电视少儿节目的主导思想。电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是此类节目的整体节奏和进程的把控者,务必认识到自己之于节目的重要性,理应从自身出发,坚决杜绝电视少儿节目的过度娱乐化。
三、文化修养不足。我国目前的主持人培养仍以艺术类专业教育为主,注重艺术形式与技巧的训练。随着越来越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出身的主持人活跃于电视荧屏,这种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的弊端——娱乐有余、思想不足,包装有余、内涵不足的问题就愈发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电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中,这一现象尤为严重。缺少社会历练、阅历的不足、人生经验的欠缺,在这一类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的一言一行中都展露无遗。
四、专业素养偏差。电视少儿节目的参与者与服务对象均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求主持人具备相应的服务少年儿童的专业素养,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此类节目的主持人工作的特殊性。然而,很多电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并没有清楚认识到这一点,不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在节目中缺乏真情实感,不能够与孩子做到真诚顺畅的交流,传受双方心理距离疏远,最终也影响到了节目的质量。
电视少儿节目中主持人媒介角色的合理建构
当前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电视媒介越来越注重传播过程中的反馈与互动。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只有通过对自我具体媒介角色形象的打造,结合节目传播过程中少年儿童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反馈不断完善自我媒介角色认知,进行合理的媒介角色建构,才能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一、了解儿童认知方式。电视少儿節目传播活动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他们的心理需求与成年人大为不同。在少儿节目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应系统学习和了解少年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心理需求,从幼儿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理论中汲取完整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与心理发展的特点,明确少年儿童独特的认知世界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理论结合电视媒介少儿节目主持传播过程中的专业能力,才能被受众接受,更好地完成少儿节目的主持工作。
二、架构“平等”交流关系。受惯性思维方式的影响,加之媒体职业的特殊性,作为成年人的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常常容易忘记受众与主持人的平等性,说教化倾向时有体现。电视少儿节目在内容设置方面常体现出教孩子学会某项本领、引导孩子知晓某种道理的创作思路,从幕后主创团队到节目中的主持人都期望通过自己的引导达到提高孩子认知水平的目的。然而,受到过分强调“教”的习惯思维影响,主持人在表达方式等环节“说教化”严重,似乎忘记了平等交流才是传受双方良性沟通的前提。电视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以平等的视角与孩子们进行交流,以启发式的表达去影响少年儿童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交流美感,不仅在形式上更易于少年儿童受众的接受,也更利于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健康身心。
三、规范主持语言表达。作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工作者,主持人语言功力的高下是其从事这个职业的基本能力指标。在主持传播过程中,一旦主持人的语言失范,该主持人的其他素质也就无从谈起。长期以来,社会大众一直都将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视为标准语言的代表。与其他社会角色相比,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一媒介角儿对于少年儿童受众有着最为直接的言语示范作用,无论是语音的模仿、语态的习得,还是语法的规范都将成为少年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总之,少儿节目主持人这一媒介角色担负着社会生活中规范使用语言榜样的重任,必须在少年儿童心中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美的典范。(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1.孙惠柱,邓添天:《关于“社会表演学”——上海戏剧学院孙惠柱教授访谈》,《四川戏剧》,2017(2)。
2.李盛之:《发挥电视媒体优势发展儿童家庭娱教产业》,《电视研究》,2017(1)。
3.王丽娜:《传播学视域下的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
相关文章!
  • 新常态背景下供给结构转型的逻

    【摘要】吴敬琏等学者编著的《供给侧改革》一书,选题切合时代需求,研究视野宏阔,求真务实且见解独到,弘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

  • 电视剧《西藏秘密》的史诗性

    王泉<br />
    根据刘德濒同名小说改编的46集电视连续剧《西藏秘密》,以僧人扎西顿珠的沧桑人生经历为线索,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至50年代末

  • 个性打造精品特色塑造名牌

    陈 雪<br />
    【摘要】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