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别让我走》生命伦理的解读
魏凤英
影片《别让我走》是作家石黑一雄的一部科幻主义小说,其讲述的是一群克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经历以及作为器官捐献者的一系列故事。以生命伦理的层面对本部影片进行分析,发现在人类进行克隆人的根本目的是随时随地的取得克隆人的身体器官,其实该种做法是对克隆人尊严的严重侮辱,更是对于生命的漠视。本部影片对于人类以利益至上的观念予以了谴责,从而希望人类在进行克隆技术研究过程中加强伦理道德的体系建设,对生命形成敬畏和善待。
一、 对克隆人伦理身份的确认
在本部影片中的开始阶段是大量的DNA数据,之后是人类在医学方面形成的全新突破,即所有疾病都是可以被治愈的,人类的寿命更可以超过100岁。虽然在电影中并没有明确称之为克隆人,而更多的被称之为大学生,这是因为该部分人群的外表和普通人不存在任何差别,根据凯西的记忆,这些克隆人曾经也是一群极为可爱的孩子,都拥有一双有神的眼睛,在灰色毛衣衬托下一张张忧郁稚嫩的面孔。这些孩子有着相同的衣着,相同的年纪,吃着相同的饮食,生活中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一致和相似。当看到这一切是大家肯定会产生疑惑,这群孩子是谁,来自于何方,父母又是谁,但是这些问题的答案无从而知。对这群孩子进行识别的唯一方式是其手腕上佩戴的识别链。[1]
在本部影片中始终没有出现克隆人的家庭,而对于自我身份的解答仅仅是校长的一句告诫:“你们是特殊的。”该种特殊性在起始阶段便准确展现出来,即天下的所有人都可以抽烟,但是在该所学校中的学生坚决不允许,否则将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对于这群学生来说,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这其实也在说明进行器官捐献是他们的唯一任务。这群人来到社会的唯一目的就是捐献器官。克隆人的身份长期以来都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而关于器官捐献的事情,他们都不是特别清晰,因为从来没有监护人对自己提及此事。
当这群克隆人一起在学校渡过了自己快乐而懵懂的童年时期之后,他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地区。然后便是等待身体进一步发展成熟进行器官捐献。影片主人公凯西、汤米以及露丝一起被分配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舍之中,而处于青春期的克隆人对于自己的真实身份越来越好奇,并且试图通过找寻自己身世的原型对内心深处存在的自我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突然有一天,露丝特别激动的告诉凯西,早一年来到村舍的一对情侣在外出时看到了露丝可能存在的原型,这个消息对于缺乏自我认同感的克隆人来说,借助可能存在的原型对自己未来可能存在的境况进行分析,基于此,露丝在自己朋友们的陪伴之下满怀希望的寻找自己可能存在的原型,最终对自己的身份进行确定。
在寻找之中发现那位身着蓝色职业套装的女士并不是自己的原型时,露丝特别失望,甚至出现了自我意识失望的现象。而露丝已经对自己的原型产生了巨大怀疑,认为其可能是个人渣,但还尚存希望,即只要不是疯子就可以了。[2]而另一位克隆人则在自己的细致观察中发现,自己的原型是情色杂志中的一位妓女,而该种想法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性欲极为强烈。其实,无论生理还是心理,克隆人都无法对自己的真实身份形成确认,更不可能产生自我认同感,逐渐使自己产生自卑的感觉。正是受到该种因素的影响,才使得露丝在现实生活中模仿电视中人类那样对汤米进行调情,在外出之时也假装对人类的生活极为了解,但是在实际点餐过程中却变得不知所措。克隆人希望在对人类的模仿过程中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但是当克隆人通过自我可能存在原型的身份确认失败之后彻底崩溃。克隆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丧失了自我,难以找寻到自己在世界上存在的根本意义,因此在最后被人类肆意屠宰的时候并没有进行任何反抗。
二、 克隆人伦理意识中的灵魂认同
其实在本部影片中一直在试图告诉观众,克隆人和现实社会的普通人并没有任何差别,根据凯西的记忆也可以发现,凯西和露丝其实也曾存在友谊,有过争吵,也会和好,更曾有过纠缠不清的三角恋。在学校期间,他们接受了各种方式的教育,其中包括文化课程的学习,画画以及体育锻炼等,甚至他们的优秀绘画作品以及诗歌被送到了伯爵夫人的艺术长廊中进行展示。但是这正是该所学校存在的可怕之处,即人类不但创造了他们的肉体,更为这些肉体融入了灵魂和感情。而在学校举办艺术长廊展出的真正目的不是检验学生的个人品格,而是窥探学生是否存在灵魂和感情,或者为了证明克隆人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而该所院校其实是最后一个进行器官捐献伦理考核的地方,对于捐献者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没有人关心,这是因为人类不愿意再回到那些被各种疾病折磨的时代。随着克隆人教育院校的关闭,意味着克隆人终究只能成为人类身体器官的提供者,而在于人类看来,克隆人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因为克隆人不存在属于自己的灵魂。但是客观来说,人类将自己的利益完全凌驾在世界万物之上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反伦理的行为。
大家不仅会产生疑惑,难道克隆人真的不存在灵魂吗?但是当老师露西向学生讲解该问题时恰恰刮起一阵风,将讲义吹落地面。[3]所有克隆人得知自己命运的残酷时并没有进行埋怨和反抗,只是默默的接受这一切。在露丝向凯西进行忏悔,说明自己不应当抢走汤米,并希望得到原谅时,露丝流露出了善良的本质以及人性的光辉。当三人再次重逢之后讨论的也是器官捐献的事情,个人更是将器官捐献的次数看作是自己的荣耀和基本责任。但是从他们的天性和无私奉献可以发现,克隆人拥有高贵的灵魂,以及符合自己器官捐献者身份的伦理选择。
将克隆人和现实社会的普通人类进行对比发现,人类极为冷漠和自私,当伯爵夫人到学院收集画作时虽然所有的孩子都无比开心的进行迎接,但是伯爵夫人却将他们看做是毒蜘蛛一般的躲过。在所有人欢呼雀跃,询问邮递员为自己带来了什么玩具时,邮递员只是冰冷简单的重复着孩子们的话语。在凯西满怀笑容的对输送蔬菜的送货人员表达自己的谢意时,送货员看都不看凯西一眼就转身离去。而最为刺痛人心的一幕是在监视的警报器发出刺耳的警报时,医生们依然面无表情的从露丝身上取出大块器官,之后拔下呼吸机,最后将露丝置于手术台上置之不理。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我们肯定会发问人类是否真的存在灵魂,人类是否存在理性。在影片的最后凯西发问,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性的真实人类在获得了克隆人的器官捐献之后难道能够生活的更好吗?而这一切也会使人们产生极大地疑问。
三、 克隆人的生命与普通人有何差异
其实和普通人类相同,克隆人希望能够在现实社会中获得尊严,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得到延续,甚至在他们学习的学院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即只要克隆人能够证明相互之间存在的感情是真实持久的,便可以申请延缓器官捐献,将自己的生命延长3-4年。在凯西和汤米破镜重圆之后,试图申请延缓器官捐献,而为了证明两人的真挚爱情,汤米找到了自己创作的大量动物画,而在这一幅幅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画作展现出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克隆人生命的脆弱之处。对于自己生命被肆意践踏的现象并没有进行任何反抗,对于自己的命运也只是试图通过证明自己的感情来延缓自己的死亡。或许会有观众会提出疑问,该种做法人类会允许吗?但是,对于该种问题人类其实并不在乎。
在凯西和汤米一起来到当年选择画作的女士家申请延缓器官捐献时,恰巧遇到了自己儿时的校长,而他们也被告知当初成立艺术长廊的目的是观察克隆人是否真的存在灵魂,而器官延缓捐献的事情根本不存在,校长的话语彻底击碎了两人仅存的希望,在返回的过程中,汤米对着天空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叫喊之声,他更想知道,既然自己拥有对爱的渴望和对于生命的欲求,但是却为何没有该种权利,为什么自己的生死由不得自己。[4]或许克隆人永远也不会理解,自己作为工具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成为被人类利用的对象,自己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克隆人的真正命运其实类似于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木船那样,只能搁浅在沙滩边,被人类所遗弃。
虽然在汤米进行最后一次捐献时眼神中包含暖意和愧疚,但是依然看得到他对于人世间的无限留恋。人类的残忍手段和克隆人交织在一起使大家感到震撼和难以接受。而在影片最后,凯西的独白正是这些生灵对于人类的质问,凯西说道,自己所不能确定的是自己的生命和受捐者的生命有什么差异,所有的生命都会被终结,但是永远不会有人理解自己真正遭遇。此时的影片已经终结,也为大家留下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其实,所有人都明白,那存留在手术台上的生命和你我以及世界上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命没有任何差异。
结语
在本部影片中,并没有对人类制造、养育以及利用克隆人的做法提出任何道德质疑,只是借助近乎冷静的叙事方式和凯西的回忆为人类提供反思的素材,最终对于现实人类的日常生活形成探索。而本部影片的命名来自于凯西之前拥有却又神秘失踪的一盘磁带中的一首民歌。影片的命名也采取疑问的方式表达克隆人对于世界、人生的无限眷恋,对于死亡的恐惧,但是由于其存在的身份便是捐献和死亡,在影片中该首歌曲多次出现也使得广大观众不得不思考,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看待和定义克隆人以及自己,对于人生以及死亡的意义又该如何定义。
参考文献:
[1]杜明业.《别让我走》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14(3):26-28.
[2]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田[J].外国文学研究,2010(1):19-21.
[3]刘晓华.克隆人的身份危机与伦理困境——解读科幻小说《镜舞》[J].焦作大学学报,2014(4):41-43.
[4]朱小丽.《别让我走》:一首人性缺失的悲鸣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