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艺术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田卓玉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同时世界多元文化的输入对中国自身文化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音乐文化领域对钢琴艺术的研究与发展,更是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成了群众文艺与艺术教育的蓬勃兴起。新时期,不断发展创新的钢琴艺术更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音乐文化发展。文章在全面分析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历程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音乐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艺术 音乐文化 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钢琴这个西方乐器不断融入中国音乐文化,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产生了大量经典的专属音乐作品,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发展创新的钢琴艺术更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音乐文化发展。
一、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概述
纵观中国音乐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百余年,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最早的钢琴键盘乐器是随着鸦片战争爆发后外国侵掠者打开中国国门而被带入的。在那之后一度兴起西洋教堂和新式学堂的钢琴教学热潮,钢琴艺术逐渐在宗教、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领域实现了不断的发展和运用。但是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家并不是特别追求钢琴艺术的研究,而是仅仅将其作为从事音乐教学的一种方式。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才开始出现一批自己创作的钢琴曲,开始探讨钢琴艺术,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摇篮曲》,刘雪庵的《中国组曲》,江定仙的《摇篮曲》等,其艺术风格都包含着明显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并渗透着作者自身独特的个性。在中国音乐文化全面发展的50年代,钢琴创作已不再满足于单调的形式,中国音乐家开始追求新的音乐织体的钢琴化,在作曲技巧以及民族化的多声技法上开创出新的形式。如马思聪的《舞曲三首》,江文也钢琴套曲《乡士节令诗》,丁善德的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第二新疆舞曲》,殷承宗等人集体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更是这一时期作曲家和钢琴家对大型体裁但额钢琴协奏曲创作的试探。一直到70年代,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实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首先是钢琴改编曲的产生,这是以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作品为基础的,代表作有黎英海由《浔阳琵琶》改编成的《夕阳萧鼓》,王建中由同名笙曲改编成的《百鸟朝凤》以及由古琴曲改编的《梅花三弄》等。其次是作曲家在自己的钢琴创作中不断吸收和融入西方先进的创作技法经验。如汪立三《梦天》中十二音序列手法的运用等。
二、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特点
虽然我国的钢琴音乐发展起步较晚,但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创作,我国钢琴艺术仍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首先,多声思维。纵观中国大部分音乐作品,可以发现,和声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琴音乐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开创出一种新的和声方法,即以“4+2或5+2”度相叠和“4、5”音程相叠的形式来改变和弦的音程结构。其次,结构特点。由于我国对于钢琴接受的独特形式使得大多数曲式结构是传承了西方的单乐章及多乐章协奏曲的结构特点。为此,我国作曲家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结构方式,以更好地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审美意渗透进了钢琴音乐的曲式结构中。比如改编而成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就开拓性的将原来的七段乐曲转换为四乐章的套曲结构。
三、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
(一)对“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作曲家和演奏家深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钢琴艺术发展所起的作用,即继承传统音乐文化以开创出新的钢琴音乐艺术。而且两者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也实现了自身在发扬、进化上的需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钢琴艺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内容的诞生,并开创出了中国钢琴作品中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格”,为中国音乐发展不断提供新的音乐审美视角。
(二)对“中西文化”的结合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随着钢琴音乐在我国的发展,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在创作和演奏方面不断的尝试和磨合,使得钢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显成熟。经过几代作曲家、钢琴家的不断探索和追求,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体系。他们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内表现出个性化、独创技法的突出倾向,并在钢琴音乐的结构、音乐表现意蕴、文化内涵等诸方面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钢琴音乐风格。完成了东西方文化灵魂的碰撞和结合,促进了两者的共同繁荣,更为音乐发展的方向提供了种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三)对“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创新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使得中国的钢琴艺术日益呈现出民族化、国际化的发展特点,在中国钢琴艺术发展中极大的融入了不同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使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并充分吸收世界音乐文化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扩充自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陈锐.呼和浩特地区钢琴艺术的本土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年.
[2]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02).
[3]王浩.倪洪进钢琴艺术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4]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5]周为民.钢琴艺术的多维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同时世界多元文化的输入对中国自身文化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音乐文化领域对钢琴艺术的研究与发展,更是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成了群众文艺与艺术教育的蓬勃兴起。新时期,不断发展创新的钢琴艺术更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音乐文化发展。文章在全面分析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历程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钢琴音乐艺术在中国音乐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艺术 音乐文化 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发展进程中,钢琴这个西方乐器不断融入中国音乐文化,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产生了大量经典的专属音乐作品,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发展创新的钢琴艺术更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音乐文化发展。
一、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概述
纵观中国音乐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钢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百余年,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最早的钢琴键盘乐器是随着鸦片战争爆发后外国侵掠者打开中国国门而被带入的。在那之后一度兴起西洋教堂和新式学堂的钢琴教学热潮,钢琴艺术逐渐在宗教、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领域实现了不断的发展和运用。但是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家并不是特别追求钢琴艺术的研究,而是仅仅将其作为从事音乐教学的一种方式。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才开始出现一批自己创作的钢琴曲,开始探讨钢琴艺术,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摇篮曲》,刘雪庵的《中国组曲》,江定仙的《摇篮曲》等,其艺术风格都包含着明显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并渗透着作者自身独特的个性。在中国音乐文化全面发展的50年代,钢琴创作已不再满足于单调的形式,中国音乐家开始追求新的音乐织体的钢琴化,在作曲技巧以及民族化的多声技法上开创出新的形式。如马思聪的《舞曲三首》,江文也钢琴套曲《乡士节令诗》,丁善德的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第二新疆舞曲》,殷承宗等人集体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更是这一时期作曲家和钢琴家对大型体裁但额钢琴协奏曲创作的试探。一直到70年代,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实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首先是钢琴改编曲的产生,这是以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作品为基础的,代表作有黎英海由《浔阳琵琶》改编成的《夕阳萧鼓》,王建中由同名笙曲改编成的《百鸟朝凤》以及由古琴曲改编的《梅花三弄》等。其次是作曲家在自己的钢琴创作中不断吸收和融入西方先进的创作技法经验。如汪立三《梦天》中十二音序列手法的运用等。
二、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特点
虽然我国的钢琴音乐发展起步较晚,但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创作,我国钢琴艺术仍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首先,多声思维。纵观中国大部分音乐作品,可以发现,和声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琴音乐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开创出一种新的和声方法,即以“4+2或5+2”度相叠和“4、5”音程相叠的形式来改变和弦的音程结构。其次,结构特点。由于我国对于钢琴接受的独特形式使得大多数曲式结构是传承了西方的单乐章及多乐章协奏曲的结构特点。为此,我国作曲家开始探索一种新的结构方式,以更好地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审美意渗透进了钢琴音乐的曲式结构中。比如改编而成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就开拓性的将原来的七段乐曲转换为四乐章的套曲结构。
三、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在音乐发展中的作用
(一)对“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作曲家和演奏家深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对钢琴艺术发展所起的作用,即继承传统音乐文化以开创出新的钢琴音乐艺术。而且两者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也实现了自身在发扬、进化上的需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钢琴艺术的有机结合促成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内容的诞生,并开创出了中国钢琴作品中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格”,为中国音乐发展不断提供新的音乐审美视角。
(二)对“中西文化”的结合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随着钢琴音乐在我国的发展,作曲家和演奏家们在创作和演奏方面不断的尝试和磨合,使得钢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显成熟。经过几代作曲家、钢琴家的不断探索和追求,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体系。他们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内表现出个性化、独创技法的突出倾向,并在钢琴音乐的结构、音乐表现意蕴、文化内涵等诸方面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钢琴音乐风格。完成了东西方文化灵魂的碰撞和结合,促进了两者的共同繁荣,更为音乐发展的方向提供了种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三)对“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创新促进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使得中国的钢琴艺术日益呈现出民族化、国际化的发展特点,在中国钢琴艺术发展中极大的融入了不同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使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并充分吸收世界音乐文化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扩充自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陈锐.呼和浩特地区钢琴艺术的本土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年.
[2]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02).
[3]王浩.倪洪进钢琴艺术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4]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5]周为民.钢琴艺术的多维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