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分析及思考

    摘 要:京歌,是融入京剧元素的现代歌曲,不仅包含着大量的京剧元素,也含有许多现代歌曲的特性。京歌是对京剧的创新,也是对现代歌曲的充实。《梨花颂》是京歌中的典型代表,加入了梅派的唱腔特色,整首作品缠绵蕴藉,气势恢宏。本文就以《梨花颂》为研究对象,分析该首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对京剧艺术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京歌;《梨花颂》;艺术特色

    1 京剧与京歌

    京剧,是一门极其严谨的文化艺术。在唱腔、舞台表演、人物妆容、锣鼓伴奏等方面都经过了许多艺术家的长期实践。

    京剧艺术强调程式化,其四项基本功:唱、念、做、打,是每个京剧演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其行当划分是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进行严格划分的,分别是生、旦、净、丑。在唱腔方面,也分为真嗓、假嗓、喊嗓、吊嗓等。

    京歌,则是吸取了京剧元素,并运用现代音乐作曲技法写作的新音乐形式。它没有京剧的严谨与程式化,是对京剧的改革与创新。在伴奏、配器方面,京歌加入了西洋乐器,但仍然强调板眼,使得歌曲节奏性强,旋律流畅;在唱方面,京歌既吸收了京剧的唱腔特色,也参考了现今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声音更加大气、优美。

    京剧与京歌都是时代的艺术产物。在不同时期,京剧也进行了不同的改革,例如新中国成立以后,《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现代京剧,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成为当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而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在不断丰富,新兴的娱乐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快餐文化逐渐占领市场,传统京剧已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为了满足大众审美,为了被大众所接受,京剧再一次进行了改革创新,京歌由此诞生。这种通俗易懂、曲目短小精湛的新形式一出来,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再加上许多词曲作者和歌唱家们的共同努力,更多的优秀作品开始面向观众,例如《梨花颂》《故乡是北京》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逐渐在社会各界传唱开来。

    2 《梨花颂》的创作背景

    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是近代京剧重要的丰碑,它取材于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剧目《太真外传》,同时参照了洪升的《长生殿》、白朴的《梧桐雨》、白居易的《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凝聚了现今文艺工作者的智慧。这部作品主要描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京歌《梨花颂》是该剧的主题曲,由翁思再作词,杨乃林作曲。《梨花颂》在《大唐贵妃》中总共出现3次,这3场分别是《序幕》《魂断马嵬》《蓬莱相会》。《梨花颂》的反复出现,不仅使剧情前后呼应,紧扣主题,而且让情感再一次升华。

    3 《梨花颂》的作品分析

    京歌《梨花颂》是一首一部曲式的作品,A宫民族调式,共51个小节,非方整性结构。

    1~8小节为前奏部分,分为两个乐句。旋律流畅自然,气势恢宏,凸显出了杨玉环高贵大气的形象,为整曲作铺垫。

    9~46小节为本曲主体部分,共7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梨花开春带雨”和“梨花落春入泥”为平行乐句,同头换尾,节奏平缓大气,既描绘了故事发生的场景,也为最后的悲剧结果烘托气氛。主体部分是按照中国音乐特有的起承轉合来创作的,在短短的几句歌词中就将故事交代清楚,让人久久回味。作品中大量运用装饰音,不仅使唱腔更加婉转动听,也让情感更加细腻丰富。整体的旋律线条自然流动,与歌词的搭配恰到好处,朗朗上口。

    47~51小节为尾声部分,与前奏部分互相呼应,升华主题,完美终止留给人们无限遐想。

    在表现京剧作品的过程中,咬字吐字是非常讲究的,《梨花颂》当然也不例外。首先,咬字咬的是字的字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声母,但是在演唱《梨花颂》的过程中,咬字的口型变化不能夸张,这样才能符合人物形象的气质——大气优雅的贵妃形象。例如“梨花开,春带雨”中的“开”“春”等字都属于开口音,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多加注意。其次,吐字吐的是字的元音,在一字长音,一字多音的情况下,我们要延长字的元音,音有多长,元音就要延长多长,这样才能保证吐字清晰。例如“道他君王情也痴”中的“也”字属于一字多音的情况,我们就要延长它的元音“e”(也,ye)。最后,我们的歌唱是由造字和造声两大部分组合而成的,就像老话常说的“字正腔圆”,咬字要正,行腔要圆。现今的声乐表演者多少都是接触过一些西方美声唱法的,在京歌的演唱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借鉴这种西洋唱法。在打开喉咙的基础上,要把自己的发声乐器想象成一个小管子的乐器,让声音位置更靠前,挂住头腔,字在气上换。

    4 对京歌的思考

    京剧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被人们所喜爱。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多的艺术文化接踵而来,使得京剧艺术渐渐走向低谷,直到京歌的产生才让京剧再次回归到大家的视线中。

    京歌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它既有京剧艺术独特的韵味与魄力,也有现代歌曲朗朗上口的魅力。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曾经说过:“音乐无国界,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融会贯通才是生命力。”传统与新潮的结合,不仅没有让京剧处于不伦不类的尴尬地步,反而使两者碰撞出了新的火花,推动了京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当代年轻人要想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京剧,传承与发扬下去,京歌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使京剧艺术再次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而且推动了传统文化在年轻一辈中的影响力,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京剧艺术独有的魅力。

    作者简介:解珊妮(1994—),女,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