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万晓春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研学旅游在经济发展及学习生涯中的教育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研学旅游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对学业发展的促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蜀山区位于合肥市西南部,科教资源最为丰富,人居环境极佳,是开展研学旅游不二之选。本文运用SWOT方法对蜀山区研学旅游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得出蜀山区研学旅游的优势和所面对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合肥市蜀山区
一、引言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肥蜀山区科教资源丰富,人居环境极佳,政府对旅游关注度高,在此背景下,合肥蜀山区研学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青睐,这促使研学旅游在旅游产业中具有了越来越高的地位与经济价值。
然而与国内许多地区相比,合肥在研学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并不具备强势地位,一些省份如山东针对孔孟文化进行的研学旅行开发模式也不一定适合照搬执行。因此,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研学旅游方案势在必行。基于上述情况,本文运用PEST方法对蜀山区研学旅游进行分析,结合本地实际,凸显资源优势,推进地学类研学旅行产品开发。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学旅游研究综述
研学旅游在国外十分流行。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研学旅游已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在一些国家还被纳入到本国教育法律和学校教学体系当中。国外学者的研究对象主要为青少年的研学旅游, 研究的内容集中在修学旅游者对目的地国家的理解与态度方面的变化。他们指出,有出境修学旅游经历的学生,他们对东道国与东道国民众的态度,均产生了较积极的改变。也有学者从组织行为学角度解释研学旅游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
(二)国内研学旅游研究综述
我国虽然研学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具有相当丰富的研学旅游资源,随着全国各地研学旅游的逐渐兴起,各种案例性的研究文章大量涌现,如丁敏,杨飒分析了我国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这些研究包括对研学旅游发展典型地区的介绍和评价,某地区研学旅游的特点、某地发展研学旅游的可行性分析,某地研学旅游产品市场的开发,更多的学者则是在分析研学旅游发展的环境下,提出了不同地区研学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三、运用SWOT方法对蜀山区研学旅游进行分析
(一)优势分析(S)
合肥市蜀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独特,是合肥园林城的“城中之城”!区内生态资源、人文环境得天独厚:蜀山森林公园、董铺水库等山水相连,风光宜人!三河古镇等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品牌效应逐渐形成。
合肥市蜀山区科教气息浓厚,科教游已成为一大亮点品牌。不光有合工大、安大、中科大等知名高校,更有合肥科技馆等具有科技特色的旅游品牌。科教优势明显。
交通通讯便捷,物流、信息自然集聚,便于行动。京九、合九铁路,312、206国道与市区一环、二环干道纵横交汇,华东第二电信枢纽雄据区内,交通通讯便捷,物流、信息自然集聚,蕴藏着无限商机!更好地方便学生进行修学旅游。
(二)内部劣势(W)
可调配公共资源较少,对旅游业宏观调控能力弱。合肥市政府赋予旅游部门的公共资源较少,旅游部门可配置的公共资源有限,对旅游业宏观调控能力较弱。
旅游产品内涵挖掘不足,无法形成独特的修学旅游体验。合肥市蜀山区拥有众多隐藏在民间的各色旅游产品,但是对旅游地点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旅游的文化魅力展示不足,削弱了本来应该具有的旅游优势。
修学旅游产品以及宣传力度不足。修学旅游发展缓慢,宣传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
(三)外部机遇(O)
客源市场前景好。政府近年来对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关注和省发展旅游强省目标的提出及合肥产业升级的需求。尤其是在修学旅游方面,合肥市走在时代的前列。
我国修学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并且当下已经逐渐形成一种时尚的潮流。
作为交通枢纽,并且交通在不断完善、发展。合肥市位于安徽省的正中央,便于各方面的交通往来。
(四)威胁分析(T)
区域竞争日益激烈。除蜀山区外,合肥还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尤其是蜀山区处于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位置,其周围存在诸多的竞争对手,区域竞争日益激烈。
经济发展的弊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古建筑、村落的消失不可避免地减少了修学旅游对象的乐趣,降低了吸引度。
旅游环境质量下降。随着修学旅游的逐步发展,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的措施与之同步,盲目的开展,放纵。加之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旅游环境质量会越来越差。
四、蜀山区研学旅游开发策略
(一)积极开拓研学游市场
积极开拓研学旅游市场。研学游是增进沟通交流,寓知识于旅游之中的有益活动。通过来本地旅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进友谊,蜀山区要发展研学游市场,应对游客进行分析,根据区域旅游划分游客群体,了解其需求特征;整合本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按专题分类进行研学游产品设计,针对不同市场,营造不同主题的研学项目;要加强和不同地区教育旅游机构的合作,做好宣传促销,吸引客源。
(二)加强政府监管,优化研学旅游管理机制
国务院和教育部都出台了推广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很多地方也在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对开展研学旅行的学校,政府应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将研学旅游的实施纳入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同时给予相关旅游设计主体一定的政策(如税收优惠等)支持,从政府层面推动研学旅游发展。增强研学旅行产品的针对性
一方面,针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需要结合教材来进行,课程化地开发研学旅行产品,才能达到研学的目的。另一方面,尤其针对普高学生, 可以推出了“名校游”“大学游”等旅游项目。
(三)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广旅游产品
创办微信微博的服务号,利用当代青年学生爱好接受新事物的心理,将研学旅游通过这种新的方式推广出去。开发类似“旅游去哪儿”的软件,这类手机APP是为了旅游者而开发的,我们可以做一款简单的蜀山区研学旅游软件,用户可以搜索景区景点、交通路线、住宿地点、购物场所等等的介绍,还可以看到其他用户的评价和分享,为蜀山区研学旅游的游客提供更真实到位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壁,王镝等.利用湖北优势旅游地学资源推进地学类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建议[J]2015,(09).
[2]宋娟,秦升阳等.“中国高句丽史”课程开展研学旅游的探索与实践[J]. 通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06).
[3]丁敏,杨飒.论我国修学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 商业时代,2010,(04).
[4]徐春梅.对盐城市发展修学旅游的思考[J] 魅力中国,2010,(4):89.
[5]钱远坤.“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旅游业担当[J].政策,2014,(7):37-38.
[6]文红,孙玉琴.对开发修学旅游市场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5,24(1):50-54
[7]胡亚琴.广东省发展修学旅游的优势及策略[J]. 全国商情,2009(9):88-89
[8]陈非.修学旅游初论[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9(8):88-91.
[9]黄年丰.外国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和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