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法说

    

    墨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人类书写行为紧密相关的,制墨始于汉代,《事物纷珠》载,“刑夷始制墨,字从黑上,烟煤所成,上之类也”。在邢夷制墨之前,人们大多使用黑色的矿物,用研磨器碾压磨细后和水混合。随后在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人造墨块,为手工转造,可以看出造墨发明以后,墨的形制主要以人手传攥成小规则的墨块,更加易于保存,称“墨丸”。

    墨的生产技术成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说那时有位韦诞,他改进了制墨的生产工艺和配料,造出了被人称为“一点如漆”的墨,并记录下中国最早的制墨配方。此配方记载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好醇烟捣讫,以细绢筛于缸内。筛去草莽,若细沙尘埃。此物至轻微,不宜露筛,喜失飞去,不可不慎。墨麹一斤,以好胶五两浸木岑皮汁中。木岑,江南樊鸡木皮也;其皮入水绿色,解胶,又益墨色。可下鸡子白,去黄,五颗。亦以真珠一两,麝香一两,别治细筛,都合调。下铁臼中,宁刚不宜泽;捣三万杵,杵多益善。合墨不得过二月、九月,温时败臭,寒则难干,潼溶,见风自解碎。重不得三二两。墨之大诀如此,宁小不大。”

    同时,墨的质地、类型的不同等对墨法的运用,尤其对墨色的变化起着较大的影响,当下的墨有以下五种制作方法,不同方法制成的墨有不同的特点:

    油烟墨,其燃料是植物油。因油类燃料燃烧后蒸发的碳黑含有油脂类成分,因此墨的磨口有光泽,书写后的字迹也充满光泽,比较适合书法创作,尤其适合写二王行书、小草书、中楷、小篆,既大气又细腻。我们在考察宋人墨迹时,发现黄庭坚、苏轼书法的墨色极浓、厚实,并且保留至今依然浓到乌黑、漆黑的地步,甚至有光,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运用“油烟墨”的缘故。松烟墨则有不同的个性,专用黄山一带的松木做为燃料,取其烟。松烟与油烟不同,乌黑但无光泽,反而更加容易表现墨色的浓淡变化或古朴萧远之感。适合书写大草、魏碑、摩崖刻石等散发苍茫之气的作品。第三种精烟的主要成分是工业碳黑,是石油原料经过化学分析提炼出的制墨原料,特点是墨色虽然乌黑,有微弱光泽,但苍白无力。然而,作为平时最常见的墨汁,是最方便快捷的。但使用墨水完成的作品,比起使用古法而制作的墨块墨丸,则少了一些层次感,写出来的字缺乏生气与灵动。解决的办法是用八分墨汁两分水,再用墨锭磨。

    古今墨法论述:历代书法理论中,古人讲“墨乃书法之助”,墨法是书法艺术中一个不可忽略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审美内容。首次提出“墨法”一词的是北宋时期的朱长文,但其仅仅提出了一个“墨法”概念,至于如何运用,却没有涉及。然可以肯定的是,在当时,墨法问题已得到了书家们的关注。随着书法艺术的逐渐成熟,墨法逐渐成为书法理论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历代的书家也根据自己的艺术实践对墨法提出自己的观点,对我们学习书法来说,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

    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谈道:“待润方燥,将浓遂枯。”这是书家第一次运用辩证的观点谈及“墨法”。“燥”“润”是指书写速度所导致的墨色变化,成字过程中反映出孙氏对书法线条中所表现出的墨象、墨色的直接感受和有意关注;而由“浓”至“枯”是书写过程中笔中蓄墨量由多渐少的自然反映,既表现了用笔的合理性,又描述了墨法合乎情理的自然变化过程。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提道:“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人但知画有墨气,不知字也有墨气”。又说:“用墨需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浓肥,肥则大恶道矣。”宋代以后,随着文人水墨画的逐渐兴盛,书家对于墨法的关注也越来越详细与全面。董其昌认为用墨需要有“墨气”于纸上,反对“浓肥”之感。一方面反映了时代背景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另一方面映射出董其昌的文人思想追求。

    当代书法家黄宾虹谈中国画用墨七种:浓、淡、破、积、泼、焦、宿。下面分别来谈:

    “浓墨法”,用浓墨作书作画,作品充盈着神气。在书法创作中,用浓墨法的比较多。写出来的书法线条具有厚重感,更易于让观者眼前一亮。“淡墨法”,用淡墨作书难度比较高,墨法变化之妙,主要还是用笔,用笔用墨得当,笔精墨妙也。“破墨法”,破墨法始于唐人,宋元人将其发展,是指在宣纸上利用墨中水分的自然渗化,可以自然形成墨色的明暗变化,也可体味出轻重变化之感,能用破墨法所表现的作品,整体看来极为生动,亦有神韵,这是运用“破墨法”的效果。“积墨法”,所谓积墨,就是将墨层层累积,层层积染,多次皴擦点染。但积墨法对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积墨法用得好,墨色将始终保持光泽漂亮;积墨法用得不好,就会出现灰色,没有光泽,作品看上去没有骨气神韵。“泼墨法”,泼墨法是唐代王洽所创造的,根据记载王洽性情豪爽,尤喜饮酒,醉后激情迸发。以墨泼在绢上,根据泼墨出去后形成的图像,然后在图像上作画,自然天成的效果。这一技法被书法家吸收并沿用。“焦墨法”,浓墨之极为焦。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时,在画面需要突出的地方,用焦墨点缀,起到提神作用。用“焦墨法”作书显得苍茫有力、古朴自然。“宿墨法”,是指砚中隔宿之墨,这种墨的特质是既粘而又浓黑,“古人用宿墨者,昔如倪云林,以其胸怀高古,手腕简洁,其用宿墨重厚处,正与青绿相同。水墨之中,含带粗挥,不见污独,益显蓝铁。”宿墨常用于最后一道墨,用得好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可以说,在书法作品中,笔为书法之骨骼,墨则为书法的血液。笔法是书法作品的精神内涵,墨法则为其表现形式。同样还有一些理论,如:“笔为骨法,墨为肌理血脉”“墨法在于用水,以墨为形,以水为气,气形乃活也”“干非多墨,湿非多水,在神而明之耳”“墨浓,力容易凝聚,有凝结起来的力感。墨淡,力容易散,有一种疏放外展的感受,凝聚和疏放各有力度之美”,在此就不一一详细列举了。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大致的审美取向,而这种取向会影响到墨法的变化。沈增植曾说:“墨法古今之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元人墨薄于宋,在浓淡间,香光始开淡墨一派,本朝名家又用干墨者。”正如上面提到晚明的思想風貌对董其昌艺术观的形成起到极大作用,正因如此,董书的审美追求就是直指本心、抛却杂念,以“虚”“静”“淡”来表达一颗真实的心。可以说,虽然书家的个性或习惯存在差异性,但历史时期中的文化脉络无疑将经典作品打上烙印,进一步说,尽管我们不能左右时代之墨法审美,但我们能引领这种倾向。

    不同书体之间的墨法必然不同。楷书用墨微浓,在润枯之间,使书体更具规范性、庄重性和森严性,小楷用墨更为精微,最好磨墨,油烟更佳。而在隶书中,用墨较软,常常有的以水兑墨,以生宣纸为载体,写出洇墨的韵味,目的在于把隶书体形的柔和意味表现出来。行书为了速度快,便捷起见,需要书写流畅,每一笔能多写几个字,故用墨略淡于楷书。再如草书,趋于随意性,最能彰显书家的个性,因此用墨不拘一格,千变万化。

    包世臣曾说:“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墨法与笔法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互相依存的。我们知道笔法主要是指发笔、收笔、中间行笔,还包括运笔的疾徐、顿挫、提按、转换、铺毫、绞锋等,包括由此而形成的中锋、侧锋、方笔、圆笔以及运笔的快慢与墨色相关的润笔、涩笔等。这种笔法间的运用和组合无疑对墨法影响甚大。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思想观念、书写形式的改变及书画笔墨互渗因素的出现,笔法的组合更趋自由,从而导致墨随笔变、墨随意变的总体趋势,并由笔法的自由组合而随意取舍,这也成为书法艺术走向创新的新阶段。

    不仅如此,墨法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如使用松烟与油烟、使用单宣和甲宣、水的比例、毛笔的规格品质等。可以说,如果琢磨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很耐人寻味的,单单一个“墨法”就能有如此多变化,可见书法艺术的闳大浩瀚,能在此徜徉,岂不快哉!

    参考文献:

    [1]黄谆.中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孟庆珍,连云港市赣榆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三级美术师。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