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问题与对策研究
蔡博 邹洋 王斌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终身教育"的理念己经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各行各业在职业人员都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适应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本文通过针对当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特点和现状研究,发现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许多问题,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经验,提出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应对策,从而确保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非全日制硕士;招生;对策
1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内涵及特点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以"进校不离岗"为主要学习方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己经就业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更新专业知识,并使合格者获取硕士学位的终身性教育形式。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专业硕士教育,另一种是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专业硕士的招生是"严进宽出",学生在入学时需要参加每年10月份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在我国开始于1985年,主要是为那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在职人员提供申请硕士和博士的机会,更侧重于学术型,专业也是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为主,与专业硕士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的招生也属于"宽进严出",凡获得学士学位三年以上的在职人员都可以参加高校的研究生进修班,并通过2年课程学习,学习方式可以是自学、集中听课等多种,最终需要通过每年上半年的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是英语和专业综合,考试通过后并通过论文答辩即可获得硕士学位[1]。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特点:(1)年龄差异大:考生大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骨干,人员的年龄差异很大;(2)工作年限差异:考生年龄差异、工龄差异极其不均衡;(3)业绩的差异:显示出能力的差异;(4)岗位工作的差异:考生来自于各单位的不同岗位,有管理岗位的领导,有工程技术一线的技术骨干,也有一般的工作人员,不同的岗位带来了对客观事务的认识能力和水平的差异:(5)行业的差异:不同的领域之间的差异很大,有搞农业的,有搞工业的,各专业技术领域均有各自的特色[2]。
(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目前的主要渠道是每年5月同等学力申硕和10月全国联考,截止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15年来累计报名总人数209万人,通过总人次59万,如下表所示:
如表所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企业对高端人才需求不断提高,在职人员提高理论水平的热情日益高涨,非全日制硕士无论从报考或者录取角度,都有一定提高。
2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报考人数偏少。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与全日制硕士差距较大,非全日制硕士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虽然近年来非全日制硕士报名人数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但与学校的投入及专业领域增长相比,生源的增长量仍然偏少。一方面,高校针对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吸引措施偏少;另一方面,企业针对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研究生的鼓励措施偏少。
用人单位与学校合作办班偏少。随着各高校非全日制招生观念逐步改变,生源竞争日趋激烈,为获取生源,高校加大投资力度,盲目投入精力、经费招收面向社会招揽生源,无法集中精力和优势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办班,事半功倍。
高校服务非全日制硕士意识不到位。较于全日制硕士,高校普遍忽视提高对非全日硕士的服务,比如提供集中授课阶段的餐饮、住宿服务,图书借阅服务,爱校荣校教育等等,致使非全日制硕士对就读学校缺乏归属感和荣誉感,难以达到"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宣传效果。
招生政策亟待完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备自身显著特点:时间紧、任务重、理论差,经验足、能力好、实践强,因此国家政策以及高校招生单位规定应量体裁衣,更加贴切在职人员实际需求,比如现场确认时间、体检要求、复试要求、课程设置等,都会影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生源数量和质量。
3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对策
(一)做好招生宣传,让可能的学生成为学生
所谓让可能的学生成为学生,就是让有继续学习意愿的同志通过努力成为招生单位的学生。一方面扩大招生宣传对象的范围,根据学科特色,加强招生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吸引各个行业生源;另一方面,扩大招生宣传者的范围,做好招生宣传不仅是招生部门的工作,也是全校的事情,要形成人人抓生源,人人关注招生质量的局面,学校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教职员工利用自己与行业的合作关系,展开全方位合作。
(二)激发用人单位需求,稳固生源渠道
优质生源是非全日制硕士培养的重要基础,是实施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的有力保障,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都关系到在校培养的质量,为了吸引优质生源,高校应主动出击,引导企业对在职硕士培养的需求,积极鼓励企业管理部门参与招生工作。
加强与高校特色行业背景相关的大型企业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效机制,高校提供培养平台,为企业定期培养提升员工文化层次,夯实理论基础;企业提供生源,为高校定期送培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一方面为高校稳固了生源渠道,另一方面为企业优化了人才结构,充分体现校企合作,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双赢。
(三)制定配套政策,吸引在职生源
国家应制定更加科学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配套政策,以利于在职人员继续深造,比如经费支持、鼓励企业送培、考试内容更加合理、报考人员年限规定进一步科学、减少考生参考成本等方面。
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目前部分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培养以及众多职业培训等教育都采用远程教育模式,非全日制在职硕士培养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为在职人员提供便捷,更好的服务考生,有利于促进非全日制硕士招生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悦.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2]袁俊榆.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