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人如何应对智能化写作
一是现场采访。脚板底下出新闻,没有现场采访就难有真实可言。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还会有差错,何况机器写作依靠自媒体提供的信息“拼凑”稿件,其可信度有多高,更值得怀疑。一般的会议新闻是机器人写作的长处,普通新闻发布会也可以让位于人工智能,但重大政治活动,机器人就不一定长袖善舞了,因为它把握不了政治要求、宣传纪律和新闻标准之间的微妙平衡。二是深度报道。在这个碎片化和浅阅读的时代,新闻人绝不能为了适应快餐化需求而知足常乐,从而失去自己的拿手好戏——深度报道。不被表象迷惑,不做浅薄写作,理性思考、深度思考才是人类的优势所在。三是新闻评论。用评论传递主流价值观,用评论引领人们的价值判断,这是新闻人的職责所在,优势所在。重大的新闻评论是对国际形势、国内局势,对宏观政策、微观措施,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综合把握和判断,人工智能会有这样的综合思考吗?或许有,但这一天的到来,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米厚民于《中国记者》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