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动力与对策研究
董世彪
摘 要: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一种推动河南省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其无论是对于河南省农业、工业以及相关行业,还是对于包括高校体育在内的教育行业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自中原经济区建设活动开始以来,其已经给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而这种机遇又是以一种动力呈现出来的,因此,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提出相关对策,显得尤为关键。本文紧紧围绕着这一需求出发,从中原经经济区建设对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的具体影响出发,给出相关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动力;对策
0 前言
2011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我省首次出台专门指导体育产业的政策性文件,而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河南的体育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省体育教育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为相关高校的体育教育发展营造其良好、稳定的环境,而相关高校体育的发展又反过来需要为进一步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和输送相关人才,因此,在这样一种互相影响的深刻现实面前,如何进一步将这种动力机制以及影响所在,配合如今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有效地提出相关可行的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影响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河南省社会经济建设而提出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试图从工业、农业、教育等多个环节入手,促进相关行业改革,从而为相关经济活动的开展营造起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事实上,自从《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并实施以来,相应的经济区建设活动已经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而就这种开展的目的而言,其实际上又是一种农业、粮食、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协调发展具体实现起来并非易事,其总是需要相关的人才、科学技术、理念以及体制作为有力支撑,而这种支撑实际上也就与相关的高校教育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
事实上,中原经济区建设与高效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为高等学校是作为一种培养人才的角色而提出来的,而这种人才类型实际上又取决于相关方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当然,就中原经济区建设而言,其实际上将三农问题放在首要地位,而就三农问题的核心主体-农民而言,其在实现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建设上又有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农民体质的高低,实际上对于粮食的安全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只有身体素质质量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粮食的安全稳定生产,因此,如何将农民的整体素质提上去,将是经济区建设中的一个工作重点。当然,就这一工作而言,高校体育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实际上包括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其需要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农民进行体育知识传播和宣传,从而培养起其体育意识。另一方面,其需要相关高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深入农村,组织农民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广泛传播体育知识。因此在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之下,河南省高校的体育教育必将面临着新的改革,而作为体育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竞技体育教育则更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方式和培养理念,从而为相关体育功能的发挥奠定有力的基础。
总之,就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而而言,其实际上就是一把双刃剑,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可以成为其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指导和内在动力,而相关政府部门为推动其经济区建设而提供的政策及资金则又可以为其提供有了的支撑,而这种支撑和要求又在无形之中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也就需要我们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给予足够重视。
2 目前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就目前河南省高校的经济体育发展来说,其实际上也只是处于一种并不乐观的状态之中,而就这种状态而言,其又集中地表现在其教育机制、教育理念、方法以及师资力量在内的多方面内容。
(1)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意识模糊
高水平运动员,是目前我省高校竞技体育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目标,但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之下,也有不少的高校就会自然而然地陷入一种盲目功利化的死循环之中。事实上,就如今的竞技体育而言,其实际上是学校体育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所要实现的实际上并不是单一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其更多地是将体育理念注入到学生脑海之中,并配合相关的体育文化教育,形成一种理论与实践、能力与知识的一体化模式。当然,这种一体化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高素质运动水平以及高储备量运动理论知识在内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理念。但是许多高校在实际的工作中总会忽视这一点,这对于进一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注入身体素质保障来说,无疑是一道需要攻破的障碍。
(2)高校竞技体育经费及设备不足
当然,就高校竞技体育而言,其主体是学生或者运动员,手段是相关的训练方法,然而,纵使这两个方面均处于一种较好的状态之中,其在相关教育经费以及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也只能是一场空。事实上,就省内包括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在内的大学来说,其实际上在发展自身的竞技体育中总会普遍存在着一种竞技体育经费以及训练场地不足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在相关的独立院校和专科院校中则表现得更为严重,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的是,作为一个高校,其若要将其竞技体育水平提上去,其就必须需要足够的资金保障,而这种保障实际上又在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相关的企业协作、或者自筹资金,这两方面工作的不完善,已经制约了其发展。不过,随着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相关的经费投入将会更多,我们就应该切实地把握好这一机遇。
(3)高校竞技体育教育设置不合理
竞技体育教育设置不合理,是如今制约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其在包括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育学业设置上的不合理,实际上直接影响着整个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事实上,就如今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而言,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实际上又表现在其文化水平的不高以及就业压力十分严峻。因为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我省的许多高校都将学生和运动员安排在一个普通的课堂之中,他们的学习压力相对来说较大,而且其专业上的教练也只是技能性,而非师范型,这样一来,也就必然导致其在实际的训练和指导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当然,也正是在这种偏差的影响之下,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素质相对来说普遍较低,则又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其原先都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不过,值得欣喜的是,这种就业形势实际上又可以在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带动之下得到有效缓和,大量的人才可以到需要的地方中去。
3 提高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可行措施
当然,既然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已经实质性地对河南省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无限的动力,但这种血液和动力实际上又与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那种不乐观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这也就需要我们及时地采用相关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应对,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高校学生群体性体育竞赛
高校应该将学生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有机衔接。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学生阳光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和学生体育先进单位评选制度,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有力,学生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协会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学校每年有十项制度化的全校比赛,并以此为龙头,推动各个学院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此外,每个学院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运动竞赛,包括项目较广,并由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带头参与其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2)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实行目标管理
教练员均是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两头兼的体育教师。选拔具有较高专项水平、较强业务能力和丰富训练比赛经验的教师担任高水平运动队实行公开竞聘和目标管理,由部门教练员招聘领导小组进行公开面试后竞聘上岗,每届教练员任期两年,期满后进行业绩考核。在训练和比赛工作中认真实行教练负责制,并建立了教练员业务档案。注重教练员思想教育,广大教练员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责任心、勤奋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政治可靠、工作认真、业绩突出,在搞好训练竞赛工作的同时,教练员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3)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在国内想做和做成一件事,至为关键的条件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用心投入,倍加关心,全力支持。重视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表白和态度,而是把重视工作落实到具体实处,这样的重视才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河南大学为例,体育教育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多次参加河南省田径、武术等比赛,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体育系代表队为河南省历届大学生田径和武术比赛的团体总分第一名。如今,建设有序、规划合理、发展健康,目标定位符合学校实际,正以前所未有的饱满信心和办队业绩步入可持续、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总之,在如今中原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深刻现实面前,我省高校只有抓住其机遇和动力,努力地落实好以上几个方面,才能真正意义上将其发展水平置于一个最高点。
4 结语
经过上文的分析和介绍,我们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影响以及其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面临着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深刻现实,如何在抓住其对高校竞技体育带来机遇的同时,将高效竞技体育教育作为进一步推进其经济区建设的助推器显得尤为关键。当然,正如我们上文中所说,三农问题的反复强调,实际上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开展注入了活力,而这种活力又与目前其在实际发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相悖的,我们应该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冰.河南体育产业现存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08).
许昌学院科研处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