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平台运行评估
王颂
我院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平台目前主要有“中国梦”专题教育精品视频课程、形势与政策网络教育,两项网络教育平台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教育内容专题化
以“中国梦”专题教育为例。我院“中国梦”专题教育精品视频课程已经录制完毕。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提出的“5+1”总布局,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全方位推进。这五个方面的建设也是推进和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径。我院根据这一思路,在我院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中,从五个方面展开作为“中国梦”专题教育的主轴:《政治民主中国梦》、《经济富强中国梦》、《文化繁荣中国梦》、《生态文明中国梦》、《人生出彩中国梦》。我们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在社会建设这个方面,我们进行了适当调整,制作了一个名为“人生出彩”的专题,精心甄选我院通过个人奋斗实现成功并回报社会的励志案例,通过一个个鲜活的、身边的学长、学弟的案例,增强他们的感同身受,让他们切实体会个人成功与伟大祖国的繁荣进步密不可分。
二、网络教育互动化
以形势与政策网络教育为例。我院形势与政策网络教育以课部为中心,群策群力,分工合作,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空间。在网页设置关于属于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文字、图片、视频专栏进行讲解;丰富文字、影音资料;利用互联网资讯丰富的特点,设置相关名家讲坛、专家、教授有关热点问题的链接。搭建针对热点问题而设置的BBS论坛、QQ群开展讨论,搭建征文投稿系统,推动学生参与热情,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看法,举办各种形式的文艺晚会表达爱国、爱党之心,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学生实名认证提问,教师定期给予解答。教师尝试性探索利用QQ空间、网络博客等方式介绍专题里的热点问题,利用网上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网络系统动态性、即时性、交互性、多视角性、全方位性等特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探索并坚持运用案例式教学法、项目团队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构筑“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平台,把原本空洞、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同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我院形势与政策教育以“专题讲座”为主体,同时引入的多种教学实践机制如:名家论坛、英模报告、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文艺表演、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校训、校歌、校报、校刊、橱窗、广播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大格局,激发他们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生活、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实现理想升华的直接动力。我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理解基层群众生活、工作实际情况,关心群众,倾听群众心声,明了群众需求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激励大学生坚守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坚定信仰、完善人格、提高综合能力,教学实践机制使形势与政策教育实践课堂与理论课堂相得益彰,互为促进。
三、考核机制灵活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后者属于教育启蒙阶段,多为应试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他们在人生关键时期的迷茫和困惑。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要鲜明,教育色彩有时要淡化,但是宣传的力度要加大,要达到最佳效果,仅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我院高度重视平时教育工作,在意识形态网络教育平台的考核中,改变过去考核以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的传统做法,推行“倒三七”制度,即:平时成绩占70%,考试成绩占30%,这种大胆的创新机制要求教师、辅导员一起参与,“润物细无声”似的教学、管理,着重培养、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解决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困惑、问题。“倒三七”机制的推行,也使学生有了一点小小的压力,自觉抵制各种不文明现象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做文明模范和道德标兵。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参与者、实践者、建设者,“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进取心,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献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用成才梦托起“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伟大贡献。[1]如果说课堂理论学习是大学生认知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那平时的宣传教育则是促进大学生认同意思形态教育的重要手段,平时宣传要把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成长实际相结合,教育、帮助、引导大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课后互动、平时宣传可以突出大学生在网络教育内化过程中的主体认同、理论认同、实践认同。“倒三七”机制的试行使我院意识形态网络教育的宣传无处不在,常抓不懈,在我院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继和.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成才.[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