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法在体育类院校中的应用与研究
吕士杰 李洪玉
摘 要: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范围大部分都集中在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方面上,很少有人关注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院校学生的重要性。核心力量是一种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的力量,对体育院校学生的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体育专业;学生
0 前言
核心力量的训练在体育类院校中应用更是少之又少。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人体运动核心区域稳定性及核心力量问题的探本寻源、去伪存真,为核心力量训练法在体育类院校中的应用和训练能够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提供新思路,进而达到更有效率地提高训练效果的目的。
1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
人体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人体的动能产生了人体的力量,力量在人体运动和体育竞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竞技中力量并不单一的实质力量的强弱,而且还包括力量的协调。而人体核心力量以力量大小和协调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人体虽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但是我们抛开复杂的现象看本质,我们通过力学的原理来了解和理解人体力量产生和作用的过程。人体力量的产生是通过肌肉群发生作用,身体力量传递是通过肌肉群带动人体骨骼躯干完成力量的传递,在传递过程中关节起到了链接和支点的作用。人体的肌肉群,可以分为大肌肉和小肌肉,大肌肉固然是力量产生的主要方面,而小肌肉对于人体的力量的传递发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节作为力量传递的支撑点,但是力量的肌肉群较小,所以在传递过程中关节部分的小肌肉群力量的传递核心力量相比较效果较差。
核心力量训练传统的力量训练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力量训练强调对于人体大肌肉群的训练,对于人体大肌肉群的训练主要是通过重量的训练,实现对于大肌肉群的锻炼,传统的力量更注重于力量增加。培养大肌肉群的肌肉纤维训练达到人体大肌肉群力量的增加,在训练过程中,人体在相对稳定的支撑下通过对重量的负重,对单一维度的肌肉群进行训练。其训练的目标肌肉群主要是集中于人体表层肌肉群的训练。核心力量的训练与传统力量的训练相比较,核心力量的训练强调对于人体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的训练,在力量的训练上不是单一的重视力量的增加,更加重视力量的协调,并不只重视与人体表层的大肌肉群的训练,而是重视人体表层的大肌肉群和人体深层的小肌肉群的共同协调发展。在运动过程中,核心力量的训练与传统的力量训练相比较,对于负重的要求远远低于传统的力量训练;在训练的维度上与传统的力量训练相比较,注重多维度的力量训练;在训练的环境上,强调训练中不稳定的训练环境,增强小肌肉群的训练和增强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关节、躯干整体的协调性。将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与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相结合,二者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最终达到力量训练的最佳效果。
2 核心力量训练的功能和作用
在实际的体育竞技中力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竞技中对于力量的要求具有多样性,包括了爆发力、耐力、负重力、平衡力和协调力。很多人对于力量的认识,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力量的增加,而核心力量的训练,是对人体整体力量的训练。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能够更好地全面提升人体肌肉群的力量,不单单是对肌肉的训练,也是对人体躯干关节的训练。通过核心力量的训练,能够提升人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使运动员在体育竞技中,更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我国著名的田径运动教练马俊仁先生,在总结自己对运动员训练的经验时,曾经说过他更重视运动员的协调力的。马俊仁先生曾经举例说明,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经常出现损伤,例如扭伤了自己的脚踝。马俊仁先生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是以生物模仿理论为基础,它要求运动员像梅花鹿般奔跑,马俊仁先生曾经幽默地说,梅花鹿在奔跑过程中永远不会扭伤自己的脚踝,这是由于梅花鹿在奔跑过程中的协调力极强。而核心力量的训练恰恰能全面提升我们整体的协调,让我们在竞技运动中,技术动作更为和谐和自然。技术动作的和谐,不但能降低我们运动员在运动中的损伤率,而且能够降低运动员在竞技运动中的疲劳感,最终实现竞技成绩的整体提高。
3 核心稳定性训练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3.1 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
由于核心力量的训练起步较晚,受重视的程度较低。因此对于核心训练的训练方法,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特别是对于小肌肉的训练和对于深层肌肉的训练。目前对于核心训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训练方法有待于完善、系统化和科学化。其次,对于核心力量训练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评价的体系有待于确立。最后,对于核心力量的测量,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目前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还处于教师自行摸索和整理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用平衡法训练学生的核心力量;有的教师教传统的腰马步站桩运到核心力量训练之中;有的教师利用和凭借训练器械的变化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2 与专项相结合的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存在的最大困惑就是如何将核心训练的效果转化为专项运动表现,因此在核心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所设计的核心训练方法一定要与专项技术动作相结合,这样才能把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通过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运动成绩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蕊. 核心力量训练的理性阐释--科学化训练新视角[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20-123.
[2]于丽江.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网球专选班发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纪祥磊. 我国优秀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跳发球及其核心力量训练的肌电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4]张明俊. 论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和方法[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Proceedings of 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Society(ICSSS 2012) Volume 8[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USA,2012:6.
[5]马成顺,隋远杰,刘凯,王超,张海珊. 竞技排球后备人才"核心力量训练"实践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2,06:19-24,47.
[6]马将,黄力平,黄洁,韩振萍,于诗情,章礼勤. 8周核心力量训练对中年男性出租车司机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12:1131-1135.
[7]张秋爽. 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武洪涛. 核心力量训练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协调性影响效果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9]李游. 核心力量训练对华东师范大学二级男子篮球运动员跳投命中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10]刘俊莹. 系统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影响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
[11]于红妍,王虎,冯春辉,贾嘉.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06:509-511.
[12]吴方雷,钱雯,班德玉.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运动中的应用[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