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原因探析
吴长川
【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书写了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失败的悲剧,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经典女性形象。对于造成安娜悲剧的原因,本文将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原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156-01
在俄国上流社会中,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宠儿,她是标准的贵妇,有显赫的身份和财富,她端庄美丽、聪慧热情,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具有不同一般的风度和魅力。但是这样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少女却在17岁时迫于家族的压力成为官僚卡列宁的夫人,对方整整大她二十岁,再尊贵的身份也弥补不了感情方面的缺憾。在虚伪冷酷的婚姻中,她的热情、生气备受压抑。一次偶然的邂逅,军官渥伦斯基以其年轻英俊的外形征服了安娜,她坠入情网,不可自拔;她个性率真,为了爱情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最终飞驰的车轮碾碎了安娜的身体和灵魂,演绎出一场惊心动魄的悲剧。一个美丽而不屈的生命在无奈中屈服,就这样香消玉损……我们在为之感叹、为之遗憾后不禁陷入深思: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内在原因
(一)自身思想不成熟。安娜年轻貌美,个性纯真热情,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义无返顾,以惊人的勇气和激情抛开名誉,不惜与整个上流社会对立,与渥伦斯基公然同居。但是安娜是善良的,作为母亲,她对儿子有着强烈的爱,这种爱使她在情人与儿子之间难以做出选择。她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生活后,这种短暂而甜蜜的幸福使她宁可丢弃母亲的身份,但是失去爱子所带来的悲伤却时时侵扰着她脆弱的心灵。安娜是矛盾的综合体,所受的教育和信仰使她无法坦然面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并由此而产生沉重的负罪感,一方面她想大声向世界宣布自己追求爱情,是幸福的女人,但另一方面有夫之妇的身份却使她滋生出罪恶感,她的灵魂渴望爱情,但又受到爱情的煎熬,渐渐地在孤独与无助之中难以自拔。当一个女人把全身心投入到爱情中,其举止在常人眼里是不可理喻的,渥伦斯基面对“反常”的安娜滋生厌烦的情绪,渐渐疏远了安娜,而安娜为了爱已经一无所有,面对情人的冷淡自私,她感到绝望和发狂。
(二)把爱当作生命的独特个性。安娜的爱情悲剧源自她的个性,一直以来她的生活是衣食无忧的,处于上流社会之中,与卡列宁的婚姻生活是乏味的。在这种情况下与渥伦斯基相遇,使安娜内心深处的爱之火被点燃,她渴望自由,渴望爱情,渴望自己掌握命运。她所谓的爱情,其实是一种精神寄托,是期待挣脱枷锁而生成的暴戾,这种非理性的爱情是不会被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安娜一直处于矛盾纠结之中,她虽是狂妄率性的,但从小受的教育和宗法信仰却起到束缚的作用,她的身份是一位母亲、一位妻子,但内心深处的渴望却又时时折磨着她,使她难以决断。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爱没有理性可言,已扭曲变形。她的个性和行为被上流社会所不齿,并非因为她爱上其他男子,而是因为她公开了爱情,这是对上流社会的挑战和蔑视,于是上流社会抛弃了她,失去一切的安娜近乎偏执和疯狂,而此时的渥伦斯基渐渐失去耐心和爱情,对安娜日益冷淡。由于爱情的破裂,安娜陷入绝望之中,她在丈夫那里没有得到爱情与自由,在情人这里也没有得到,上流社会的虚伪和道德、冷漠与残酷共同谋杀了她。
二、外在原因
(一)婚姻的原因。安娜年轻美丽,个性率真善良,对爱情有着无限的渴望,但是却在姑母的摆布下成为高官卡列宁的妻子,这位比自己大二十岁的高官不可能给予安娜所向往的爱情,这是日后安娜背叛家庭的根本原因。八年的夫妻生活,安娜没有得到过爱情的滋润,丈夫热衷于追名逐利,在家庭观上更加看重形式,他的眼里没有爱情与激情,思想僵化,他认为婚姻是法律形式的存在,而爱情对他来说是不可理解的东西,他视安娜为妻,提供安娜所需要的物质享受,却永远无法进入她的内心世界。在安娜眼里,他是冷淡和虚伪的,他的生活是规律和机械的,他热衷于政治,喜欢哲学和神学,忽视夫妻之间的交流。安娜对他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有尊敬,有依赖,也有厌恶。如死水般的婚姻、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令安娜深恶痛绝。
(二)社会的原因。安娜的悲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当时的宗法制社会和宗法制家庭是安娜无法摆脱的。不论任何社会和国家,家庭道德观具有共性,悖于常理的做法是社会所不允许的。安娜身处上流社会,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创造出男女公开社交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滋生出通奸等事件,但是封建礼法却又束缚这种放荡的行为,弥漫着既淫荡又虚伪的气氛。在社交场所中,贵妇人们对于安娜的不贞都执有幸灾乐祸的态度,她们无所事事,安娜的出轨使为她们提供了津津乐道的话题,她们认为安娜蔑视上流社会,这是不可容忍的,所以开始排挤孤立安娜,把她驱逐出上流社会的社交圈。这种冲突在安娜去剧院听帕蒂演唱会时达到高潮,她不敢再抛头露面,开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精神上极度空虚的她寄情于对情人的疯狂爱情,但是由于卡列宁拒绝离婚,加之渥伦斯基的日渐冷漠和疏远,她饱受折磨,最后绝望地以结束生命来做出最后的抗争与控诉。
安娜的悲剧具有浓郁的时代烙印,除自身个性原因外,宗法制家庭传统观念、资产阶级社会和封建社会思想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安娜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她以死抗争,是对上流社会的控诉,揭示了当时婚姻制度对人性的扼杀,控诉了制造官僚机器的官僚制度,控诉了当时背景下缺乏人性的法律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