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助推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郭丹 石宝军
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南和助推器,两者相互促进并协同推进区域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结合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选取经济发展、人口就业、农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5个一级指标及30个二级指标,运用Stata层次聚类分析法对衡水下辖的9个县(市)进行归类处理,将所分类别定位于民营经济、园区经济、文化产业、现代农业和项目建设五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期明确衡水各县(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为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1-0027-06
新型城镇化是针对城镇化提出的包含城乡一体化、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和谐等内涵的一个“新”概念,“新”的地方在于对城镇化偏重城镇数目增多、人口规模扩大的现象进行了革新,注重质量内涵的提升,强调以人为主体,营造生态宜居环境。2014年3月,《國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以来,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制定并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转变以往机械式发展模式,采取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由于衡水建市时间短,下辖县市较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但进展缓慢。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8年衡水市城镇化率分别为46.64%、48.89%、50.60%和52.06%,呈逐年递增趋势。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及成效,近年来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中注重发挥地域特色,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带动小城镇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壮大县域经济。
本文借助新型城镇化发展契机,按照县域经济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区域经济范畴,以衡水市下辖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河北经济年鉴(2018)》提供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tata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将9个县(市)进行归类整合,使发展相近的县(市)归为一类,根据各县(市)发展实际确定县域发展模式,以期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供可行性思路,并为相关部门制定县域发展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有益借鉴。
一、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方法
1.聚类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采用定量数学方法,根据样本或指标的数值特征对样本进行分类,从而辨别出各样本之间的亲疏关系,往往被用来进行经验性类型的探索,包括划分聚类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两个宽泛的类别。其中,划分聚类分析(Partition Cluster Analysis)是将观测到的样本划分到一系列事先设定好的不重合的分组中去;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使得最相近的样本聚合到一起,然后逐步放松标准使得次相近的样本聚合到一起,最终实现完全归类,即把所有的观测样本汇集到一个组的一种聚类方法。两者相比,层次聚类分析计算过程更为复杂,计算速度相对较慢,但不要求事先指定需要分类的数量,符合聚类分析探索性的本质特点[1]。本研究由于对衡水9个县(市)的县域经济具体适合何种发展模式,以及县与县之间是否存在发展共性等问题事先尚不明确,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做出判断,再将9个样本进行聚合归类,因此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更为科学合理。
2.层次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层次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距离相近的样本(或变量)先聚成一类,距离相远的后聚成一类,过程一直进行下去,每个样本(或变量)总能聚到合适的类中。层次聚类过程是:假设总共有n个样本(或变量),第一步,将每个样本(或变量)独自聚成一类,共有n类;第二步,根据所确定的样本(或变量)“距离”公式,把距离较近的两个样本(或变量)聚合成一类,其他的样本(或变量)仍各自聚为一类,共聚成n-1类;第三步,将“距离”最近的两个类进一步聚成一类,共聚成n-2类;……以上步骤一直进行下去,最后将所有的样本(或变量)聚成一类。为了直观地反映以上的聚类过程,可以把整个分类系统地画成一张树状图。
3.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在进行层次聚类分析之前,首先要定义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由类间距离定义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常用的有最短联结法、最长联结法、平均联结法、加权平均联结法、中位数联结法、重心联结法、Ward联结法等[1]。应注意的是,各种方法的归类步骤基本一致,只是距离的递推公式不同,因而所得结果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基本保持一致,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对照,选取最适合的分析方法。由于本研究涉及样本较少,各类分析方法对于分析结果差异不大,这里拟采用最短联结法聚类分析。
4.最短联结法聚类分析数学模型。设dij表示样本Xi与Xj之间的距离,Dij表示类Gi与Gj之间的距离,定义类Gi与Gj之间的距离为两类最近样本的距离,即:
最短联结法聚类分析步骤如下:
首先,定义样本之间的距离,计算样本的两两距离,得到一个距离阵,记为D(0),开始每个样本自成一类,这时Dij=dij;其次,找出距离最小元素,设为Dpq,将Gp和Gq合并成一个新类,记为Gr,即Gr={Gp,Gq};再次,按上式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距离;最后,重复前两步,直到所有样本归为一类为止。倘若某一步距离最小的样本不止一个,则对应这些最小样本的类可以同时合并。
(二)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并结合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从《河北经济年鉴(2018)》各县(市、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7)目录中筛选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的经济发展、人口就业、农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5个一级指标,下设30个二级指标(见表1)。
二、实证研究
(一)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选取的指标变量都是以不可比的单位进行的测度,它们具有极为不同的方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可以避免使结果受到具有最大方差变量的影响。本文选择的标准化处理方式是使变量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即对变量的标准差标准化,将某变量中的观察值减去该变量的平均数,再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用公式表示为:X′ij=。
这里,我们利用Stata 14.0软件对搜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变换后的数据变量名称用zv2至zv31表示。
(二)最短联结法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得到标准化变量的相应统计量(如表2所示)。
通过观察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效观测样本共有9个。zv2的平均值为-1.49e-08,标准差是1,最小值是-1.102488,最大值是1.427451;……;zv31的平均值为0,标准差是1,最小值是-1.417902,最大值是1.497695。
(三)最短联结法聚类结果分析
运用最短联结法聚类分析,可以使系统产生一个新的变量,即聚类变量_clus_1((cluster name:_clus_1)(如表3所示)。
通过数据查看界面可以看到,_clus_1数据(见表4)包括3个组成部分:_clus_1_id、_clus_1_ord、_clus_1_hgt。其中,_clus_1_id表示的是系统对该观测样本的初始编号;_clus_1_ord表示的是系統对该观测样本进行聚类分析处理后的编号;_clus_1_hgt表示的是系统对该观测样本进行聚类计算后的值[1]。
为了使聚类分析的结果可视化,通过系统操作绘制出聚类分析树状图(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具体的聚类情况:4号样本与8号样本首先聚合在一起,进入数据查看界面查看_clus_1_id变量,4号样本代表的是饶阳县,8号样本代表的是阜城县。4号样本与8号样本聚合后又与2号样本(武邑县)聚合,依此类推,最后9号样本(深州市)与所有样本聚合为一类。
三、衡水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以及各县(市)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将观测样本分为五类,即:1号样本(枣强县)和5号样本(安平县);6号样本(故城县)和7号样本(景县);3号样本(武强县);2号样本(武邑县)、4号样本(饶阳县)和8号样本(阜城县);9号样本(深州市),再结合各县(市)发展特色,将所分类别定位于以下五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枣强县、安平县:民营经济带动型发展模式。民营经济带动型发展模式主要是依靠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开展的经济活动,枣强县和安平县以民营经济为主体高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2018年底,衡水市已形成以十大特色产业为基础的十大民营产业集群,涉及工业企业6 500家,从业人员达55万人。枣强县着力做大做强裘皮、复合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优势特色产业,玻璃钢产业依托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发展成国内三大玻璃钢生产基地之一,全县民营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早在2014年,枣强县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就已达到10 180个,新增注册资本金达36.9亿元,民营经济总量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98%以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安平县作为中国丝网之乡,是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形成了以丝网、生猪两大产业为主导,汽车配件、卫生洁具、化工等行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丝网已成为安平县的特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全县民营经济的主体,2018年县内丝网工贸企业已有1.3万家,从业人员21万人。全县85%以上的民营企业都与丝网有关,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均达70%以上,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第二,故城县、景县:园区经济推动型发展模式。2019年8月,衡水市确立了“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总的发展思路,出台了《关于推进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着力抓好顶层设计、平台建设、龙头培育等8项重点工作,加速推动“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园区经济推动型发展模式正契合了该发展思路,是区域经济主体的现代化、特色化和社会化,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故城县和景县通过打造工业园区,推动县域经济集群式发展。2013年以来,故城县充分发挥冀鲁交界、东出西联、南进北上区域中心优势,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为承接京津产业项目转移落地,积极打造衡德、西苑、营东三大工业园区承载平台,持续推动园区提档升级。三大园区注重培育特色、完善功能、加快聚集,加强同企业的了解和沟通,截至2013年底,为企业协调资金5 000多万元,解决实际问题160多个,力争三年内全县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家以上,年纳税1 000万元以上企业新增20家,并实现年纳税超亿元企业的零突破。2013年1—9月份,全县主导产业纳税5.14亿元,同比增长44.3%。景县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聚集、政策向园区倾斜”的思路,重点打造县工业园区、冀鲁经济开发区、龙华工业基地和广川工业基地四大园区,实现工业企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跨越发展[2]。目前,全县投资5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纳入园区建设,四大园区已入驻项目287个,总投资900多亿元,成为景县承载重大项目建设的主阵地。2013年,四大园区上缴税金6.3亿元,占到了全县财政收入的63%,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第三,武强县:文化产业创意型发展模式。文化产业作为武强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是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点。武强县依托木板年画和金音乐器集团,大力发展年画和乐器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06年,武强木板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又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名录。近年来,武强县在木板年画的基础上相继开发了高档画轴、画镜、年画挂历、屏风、张搭等几十个年画新品种。目前,全县年画行业共拥有作坊200多家,从业人员12 000多人,产品涵盖挂历、工艺品、邮品、饰品、礼品等2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畅销国内外。2010年,全县年画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5 000多万元,极大地拉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此外,武强县乐器文化产业底蕴深厚,金音乐器集团作为武强县第一家乐器生产企业及乐器行业的龙头企业,2010年实现产值5.1亿元,上缴税金1 166万元,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西管乐器生产厂家,并同国内外知名公司共同打造中国武强国际乐器文化产业基地,不断延伸乐器文化产业发展链条。武强县以工业聚集区为平台,谋划了占地280亩的武强乐器工业创意园,力争打造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乐器文化产业集群。目前,全县乐器制造及配套加工企业已达51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行业年产值10亿多元[3],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第四,武邑县、饶阳县、阜城县:现代农业主导型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是基于传统农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武邑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立足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农业特色经济,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发展,加快推进2个省级、4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清凉店现代农业园区;武罗现代农业园区、泰昌现代农业园区、古早清凉现代农业园区、乡土乡情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并积极创建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饶阳县是个传统农业县,近年来,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立足独特的区位、产业和环境优势,将果蔬产业作为农业主导特色产业来抓,以打造京津地区、雄安新区“大菜园、承接园、后花园”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饶阳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突破4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4万亩,位居全省第一,葡萄种植面积12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设施葡萄种植基地,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享有“中国蔬菜之乡”“中国设施葡萄之乡”的美誉。2018年以来,阜城县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已创建省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9个、县级园区13个、乡级园区达到50个。其中,阜星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省级精品现代农业园区,并被列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被设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实现园区提档升级。另外,阜城县还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积极推进品牌农业,并大力发展电商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第五,深州市:项目建设引领型发展模式。项目建设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和助推器。近年来,深州市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主动承接并融入国家战略,制定出台了《深州市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指标及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鼓励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深州市县域特色产业振兴计划(2019—2022年)》等相关文件,对项目建设予以政策保障。同时,深州市利用区位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了12.5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区,先后投入3.4亿元,用于路、电、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承载京津科技成果转化、高端商务服务于一体的产业新城,并构建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营造便捷、高效、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搭建了功能完善的发展平台,打通了项目建设的通道,提升了项目服务效能,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稳步发展。截至目前,深州市在建项目19个,总投资62.3亿元;列入省市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83亿元;谋划储备项目23个,总投资127.7亿元,项目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市财政每年列支5 000万元用于奖励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注重创新项目研发工作,激活企业发展活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及效率,引领县域经济高速高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甜,李爽.Stata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64-185.
[2]? 张英花.以工业园区为主导县域城镇化模式研究——以河北景县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66-69.
[3]? 胡金霞,王國洪.促进武强乐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7):26-27.
[4]? 王灿,李柱.京津冀一体化下衡水市现代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农村科技,2017,(5):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