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民间艺术文化传播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一大批民间艺人一个个离世,中国民间艺术濒临灭亡的危险和困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组织各国申报“非遗”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引起了我国政府对民间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于是在2006年6月把每年的6月10日定为“文化遗产日”。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以在全民中形成,黑龙江民间艺术文化传播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作为一个有着民族责任心的学者,郁正民老师深感保护和传承黑龙江民间艺术的历史责任重大,自觉地参与到黑龙江黑土地精神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民间艺术文化工作之中,他通过大量考察和记录,编著了《保护与传承——黑龙江民间艺术》(2012年6月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一书,该书对研究、保护和传承黑龙江民间艺术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该书内容编写得比较详细,系统阐述了黑龙江各个民族地区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特色和发展、历史渊源等。第一,作者详细介绍了杨小班鼓吹乐棚创建的历史渊源、发展及生存空间、保护与传承方式等。通过杨小班鼓吹乐棚民间音乐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我国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第二,重点论述了黑龙江地区的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以及达斡尔族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人口最少的3个少数民族之一,由于这个民族分散在很多地方,甚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亦有分布,因此在不同地域的达斡尔民间艺术都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民族民间艺术更是迫在眉睫,因为很多达斡尔民间艺术都已经失传或绝迹,加之这个民族人口太少,又没有自己的文字记载这些民间文化艺术,所以他们独特的民间艺术显得更加珍贵。第三,作者重点阐述了蒙古族民间音乐四胡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黑龙江境内的蒙古族民间艺术形式与内蒙古蒙古族民间艺术有着很多异同之处,作者重点介绍和阐述了蒙古族的四胡艺术,有着一定的缘由,内蒙古蒙古族民间艺术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过,因此,把蒙古族四胡这一独特的乐器挑出来加以重点介绍,有利于蒙古族民间艺术的完整性。第四,重点论述了黑龙江下江派东北大鼓传承与保护策略。东北大鼓这种民间艺术,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濒临绝迹,如果不加以及时的保护和传承就很容易消失,现在很难再找到自愿传承的年轻人。第五,主要介绍了黑龙江黑陶工艺特色、技术手段、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等。黑陶是黑龙江特有的一种陶塑,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最后论述了海伦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艺术特色和风格特色,以及海伦民间剪纸艺术与其他地区剪纸艺术的共性因素、海伦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方式与特点、发展及保护方式,同时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剪纸艺术产业化产品的类型、各地剪纸艺术的产业化现状和剪纸艺术产业化未来的发展之路等问题。
笔者在开展所承担的2016年度黑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KYYWF-0917)和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A027),以及2017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D018)科研的过程中,对这部教材进行了系统的阅读和分析。研究认为虽然对黑龙江民间艺术理论研究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很多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专门人才屈指可数,研究水准较高的研究员更是寥寥无几,这严重制约了黑龙江民间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尤其是政府在民间艺术研究经费的划拨上、研究人员在研究方向的确定上、设备配备和成果发表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困难。加之很多研究者都是以兼职为主、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以致严重制约了黑龙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为此,需要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采取更多积极措施和对策。笔者认为,政府一定要加大保护和传承资金投入力度,保障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地方政府、各个文艺团体和机构也要担负起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办好各种民间艺术传承培训班,尤其要培养有着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年轻一代,让他们成为黑龙江民间艺术重要的传承人。在物质生活上给他们提供一定的保障,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褒奖;通过各种社会展演方式,让他们深感传承民间艺术无上光荣。还可以把一些民间艺术融入中小学艺术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从而担负起自觉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的作用;还可以把民间艺术与旅游经济充分结合起来,把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活态保护相结合,这样的保护与传承才更加有活力和生命力。
(张智昊/硕士,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该书内容编写得比较详细,系统阐述了黑龙江各个民族地区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种类、艺术特色和发展、历史渊源等。第一,作者详细介绍了杨小班鼓吹乐棚创建的历史渊源、发展及生存空间、保护与传承方式等。通过杨小班鼓吹乐棚民间音乐的介绍,让读者了解到我国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第二,重点论述了黑龙江地区的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以及达斡尔族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人口最少的3个少数民族之一,由于这个民族分散在很多地方,甚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亦有分布,因此在不同地域的达斡尔民间艺术都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民族民间艺术更是迫在眉睫,因为很多达斡尔民间艺术都已经失传或绝迹,加之这个民族人口太少,又没有自己的文字记载这些民间文化艺术,所以他们独特的民间艺术显得更加珍贵。第三,作者重点阐述了蒙古族民间音乐四胡音乐的保护与传承。黑龙江境内的蒙古族民间艺术形式与内蒙古蒙古族民间艺术有着很多异同之处,作者重点介绍和阐述了蒙古族的四胡艺术,有着一定的缘由,内蒙古蒙古族民间艺术也有很多学者研究过,因此,把蒙古族四胡这一独特的乐器挑出来加以重点介绍,有利于蒙古族民间艺术的完整性。第四,重点论述了黑龙江下江派东北大鼓传承与保护策略。东北大鼓这种民间艺术,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濒临绝迹,如果不加以及时的保护和传承就很容易消失,现在很难再找到自愿传承的年轻人。第五,主要介绍了黑龙江黑陶工艺特色、技术手段、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等。黑陶是黑龙江特有的一种陶塑,具有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最后论述了海伦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艺术特色和风格特色,以及海伦民间剪纸艺术与其他地区剪纸艺术的共性因素、海伦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方式与特点、发展及保护方式,同时对民间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剪纸艺术产业化产品的类型、各地剪纸艺术的产业化现状和剪纸艺术产业化未来的发展之路等问题。
笔者在开展所承担的2016年度黑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KYYWF-0917)和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A027),以及2017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D018)科研的过程中,对这部教材进行了系统的阅读和分析。研究认为虽然对黑龙江民间艺术理论研究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很多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专门人才屈指可数,研究水准较高的研究员更是寥寥无几,这严重制约了黑龙江民间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尤其是政府在民间艺术研究经费的划拨上、研究人员在研究方向的确定上、设备配备和成果发表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困难。加之很多研究者都是以兼职为主、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以致严重制约了黑龙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为此,需要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采取更多积极措施和对策。笔者认为,政府一定要加大保护和传承资金投入力度,保障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地方政府、各个文艺团体和机构也要担负起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办好各种民间艺术传承培训班,尤其要培养有着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年轻一代,让他们成为黑龙江民间艺术重要的传承人。在物质生活上给他们提供一定的保障,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褒奖;通过各种社会展演方式,让他们深感传承民间艺术无上光荣。还可以把一些民间艺术融入中小学艺术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孩子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从而担负起自觉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的作用;还可以把民间艺术与旅游经济充分结合起来,把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活态保护相结合,这样的保护与传承才更加有活力和生命力。
(张智昊/硕士,绥化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