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必须被重视

    张黎静

    摘 要:语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提高情商、开阔视野和改善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对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实效性;重要性;教学水平;文学素养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基本上属于基础性的公共课程,但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语文课在高考前的小学和初高中学校是主干课程,学生和老师都非常重视,因为高考时,这门课程的分数占比大,不容忽视,但进入中专和大学教育后,有的专业性强的学校专业课教学的位置凸显,语文课开始处于边缘位置,不大被重视了。尤其在中职学校,语文课相比专业课课时少,学生比较轻视,逃课的比较多,尤其理科生为甚,甚至许多学生用于学英语的时间非常多,很少有时间看文化素养方面的书。语文学习首先应该是对于母语文化的学习和掌握,这样的情形显然是本末倒置的。必须认识到,语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提高情商、开阔视野和改善思维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所以,各级各类学校都需要提高对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1 提高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在当前"重经济,轻文化""重科技,轻人文"的风气之下,中职学校乃至高校"重外语轻母语"的倾向仍然存在,其具体表现是,普遍存在语文教学课时少任务重,师生配比悬殊的现象,作为我们母语的大学语文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与尊重,而且人文教育缺失、人文精神的缺失让我们忧虑。我们知道,"语文的目标是打好'三个基础':为提升综合素养,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听说读写能力对一个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学语文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教师自身要提高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识,并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学生的人格,赋予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比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现实的技能更为重要。我们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都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语文课在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好将这种认识传递给学生,共同提高对语文学科的重视。

    其次,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产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在自我激励下保持学习兴趣。如要努力创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诱导内驱力,激发兴趣;要精心设计教学导语和课堂的提问,以故事导入法、情景导入法、实事导入法等引入教学,以难易适度的课堂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探究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欣赏经典美文、开展语文活动等以语文的内在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大学语文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多数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缺乏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我们看到,大学语文课程由于不受重视,作为公共课,语文教师有的来自中文专业,其主要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的教学上;有的是刚刚从教的新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由于学科自身特点,语文的教学不像其他一些专业课可以和科研很好地结合,在学校非常强调科研成果的条件下,这些老师总体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竞争力也在不断地减弱。所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组织业务学习,进行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听专家讲学,集体听课、评课来透视课堂,为教师订教学刊物,开展研究课、示范课活动等都为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锤炼和提高搭建了平台。同时还要培养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适当而有效地选用适应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教学技能的一种表现。

    其次,要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修养。人文素养是每一位教师的必备品质,而语文教师的素养包含了文化素养、审美素养、人格素养等诸多方面,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民族语文知识,可以拥有"常饮常新"的知识活水。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有学问渊博,学富五车,文化视野开阔,人文底蕴深厚,才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感染力,课堂上才有精彩的解读和独到的见解,才能够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提升人文修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要读书,饱读诗书,让读书成为自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读书中还要不断培育人文品格、人文精神。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传统语文课程的教学,大多是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老师讲、学生听。即使在当下,教学改革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正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媒体化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手段等等的做法,但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禁锢学生的个性和自由发挥的空间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低。因此,对于语文教学说来,我们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结合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实践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学方式要灵活。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以精讲为主,尽量以"点拨"代替满堂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之美,对教材的难懂之处提出问题,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由单一的教师讲变为多向的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自己找答案,课上提问、讨论,教师总结概括,学生参与性强而且学习效率高。如,学生基本上是能粗略看懂一篇文章的,可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就未必能够领会,这是仅仅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点,只要三言两语,恰到好处,让学生茅塞顿开。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的能力就会提高。"另外,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教学中就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的题材学习方法就要不同,学生自然就会感到新鲜,产生学习兴趣。。

    其次,要课内外结合,改变重课内灌输,轻语文活动的现状。语文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如,课后可以让学生写写诗歌,写写散文,写写随笔进行调查研究、专题演讲、课本剧创作表演等活动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都能得到发展,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另外,多读经典作品,无疑是提高语文修养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进行广泛的阅读,既涉及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也要涉及体现最新文学研究成果的作品,开阔眼界,提高文学修养。

    再次,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辅助教学。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声像并茂,使学生耳目一新,在一定程度上能营造课文情境,丰富学生审美体验,具有提高教学效率和优化学习的效果。由于多媒体手段灵活多样,使得学习兴趣大增,如学习《蒹葭》时,多媒体引入歌曲《在水一方》,语言文字的顿挫、画面的意音乐的节奏相融合,带给学生全新的艺术享受,更感受《诗经》的亲切与强大生命力。而且,多媒体进课堂可以打破课堂与课外的界限,学生可以查阅资料,积累材料,看到大量有关作家作品的图片资料,听到名人对作品的朗读和演唱,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扩大知识视野,进而提高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林焕章主编.教学方法与技巧[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10).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